甜水井街:吃水不忘挖井人,長安城裡最甜的記憶

以前的長安城有好幾口大井,給百姓們提供著乾淨的飲水,但多數院落的的井水都是苦澀的,唯有西南城角有條街的水,不僅沒有苦味,甚至甘甜清冽。這裡就是今天的主角——

甜水井街。


甜水井街:吃水不忘挖井人,長安城裡最甜的記憶



據傳,清代康熙初年,有一位善識水脈的劉某,在西安城西門的雍城內打出一眼水井,井水不僅甘甜可口,飲用效果極佳,而且水源旺盛,可福澤一方人。

由於上世紀五十年代初自來水廠投產後,井水便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大多水井都被填埋,如今保存下來的就僅有位於西門甕城的這口大井。


甜水井街:吃水不忘挖井人,長安城裡最甜的記憶



這口大井開鑿於清康熙初年,井深16米,口徑1.6米,4個木質軲轆,每個轆轤都繫有兩個繩索,轉動軲轆時,一個水桶一個上一個水桶下,可以容納八個大桶日夜不息的取水。即使是大旱之年,也不例外,從未斷過水,所以又被稱為“龍口大井”或者“海眼”。

據說,這口井的水甚是好喝。以至於以前富足人家,都會去買這裡的井水,然後煮飯沏茶。所以,以前長輩老會開玩笑說“你們家是吃甜水的吧?”其實言外之意就是說“你家真有錢”!


甜水井街:吃水不忘挖井人,長安城裡最甜的記憶



其實西門的甜水井一共有四眼,位於甕城偏北稍東的位置,但由於水量、水色都不如東邊的這一口,就慢慢廢棄了。僅剩如今這口立著“井養無窮”石碑的大井,作為西安人的記憶留存於此。


甜水井街:吃水不忘挖井人,長安城裡最甜的記憶



古井仍在,取水的人已不在了。社會的快速發展下,自來水引入各家各戶,這口古井就成了紀念那一時期的文物。一口古井,甘甜可口、取之不竭,曾供應半個西安城。“井養無窮”四個大字,正彰顯了這口大井在西安歷史中的無量功德。

古井的豐功偉績隨著時代的進步已然成為了歷史。隨著社會的進步、城市的發展,西安僅有的井不再是為居民提供飲水服務,它們絕大多數已經成為歷史文物而被保護和觀賞。


甜水井街:吃水不忘挖井人,長安城裡最甜的記憶



現在西安人的飲水主要來自秦嶺深處的黑河水。井水不在,甘甜猶存,對於我們這代人來說,井水在我們生命中只存在了一小段,如同驚鴻一現。

但對於老一輩人來說,每一天去井裡打水,打的不是甘甜清澈的水,而是生活,井口繩索磨出的痕跡是他們的一生,也是那個時代僅存的溫度。


圖/ 網絡 城牆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