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如何生活,而在于如何设想生活

题记

这世上有人嗜书如命,有人对书无动于衷。爱读或不爱读书,一眼就看得出来。这是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异。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如何生活,而在于如何设想生活

文 |帕斯卡·梅西耶

译 |赵英

节选 |《里斯本夜车》

我们为什么会为无法出门旅行的人难过?因为他们无法跨足外在世界,内在不能随之延展,无法丰富自我,因此被剥夺深入自己内在的可能性,没有机会发现自己还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变成什么模样。

我们总是无法看清自己的生活,看不清前方,又不了解过去。日子过得好全凭侥幸。我们将如何,又怎么面对即将来临的未来?有那么多可能与不成熟在这个未来的世界里,“自由”轻如鸿毛,“未知”沉重如铅。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如何生活,而在于如何设想生活。

假使我们终于明白了,不管我们多么努力,成功与否靠的纯粹只是运气而已;也就是说,假使我们终于明白了,在我们面前,以及对我们自己而言,我们的所作所为和左右体验不过像是流沙一样,那么,所有我们熟悉且赞赏的感受——骄傲、沮丧、羞耻等,都将会变成什么?

想必您还记得《沉思录》中的片段:“虐待你自己。虐待你自己,我的灵魂,对自己施暴。之后,你没时间重视自己,尊敬自己。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仅此一次。你的生命已近尾声,你在这段生命中并未关照过自己,而是把自己的幸福加诸其他人身上……那些不关照自己心情的人,必将不幸。”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如何生活,而在于如何设想生活

(摄影 sex_gun)

真的就是这样,除非你得到了这样东西,否则你永远不知道自己还缺少什么。然后,就在那一瞬间,你全都明白了,那正是你所缺少的东西。

诗歌不是拿来热烈谈论的,我们只能读它,用舌头去读,和它共处;只能去感受诗歌如何感动人、改变人;只能去感受诗歌如何让人的生命有了外形、色彩及旋律。我们不能谈论诗,更不可以把诗当成学术生涯的弹药。

当独裁成为事实,革命便成为义务。

有的人可以对久远的往事敞开心扉,却对后来的和当前的一切紧闭心门。亲密需要时间。

--森林读书会﹣﹣

囿于昼夜厨房与爱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如何生活,而在于如何设想生活

好物推荐

——————

《把日子过成诗》2019年日历

▼▼▼本(套)书已在森林工坊上架,如需购买,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行选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