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营收30亿利润却惨遭腰斩 这家拟上市包装企业揭示行业背后的秘密

日前,嘉美食品包装(滁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美包装”)向证监会递交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

据招股书显示,嘉美包装本次拟发行9526.31万股,募集资金主要用于项目建设和补充流动资金。

关于嘉美包装

嘉美包装成立于2011年1月26日,自设立以来,长期从事食品饮料包装容器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及饮料灌装业务,为食品、饮料行业客户提供一体化包装容器的设计、印刷、生产、配送、灌装及全方位客户服务的综合包装容器解决方案。

嘉美包装的主要产品包括三片罐、二片罐、无菌纸包装和PET瓶,主要用于含乳饮料和植物蛋白饮料、即饮茶和其他饮料以及瓶装水的包装,同时提供各类饮料的灌装服务。主要客户包括养元饮品、王老吉、银鹭集团、达利集团、喜多多等国内知名食品饮料企业,为其提供“六个核桃”、“王老吉”、“喜多多椰果”、“燕京啤酒”、“青岛啤酒”、“旺旺牛奶”、“达利园八宝粥”、“南方黑芝麻糊”等市场热门食品包装容器的生产、销售及灌装服务。

截至目前,嘉美包装已在全国设立了18个生产基地,分布在安徽省、广西省、湖北省、福建省、四川省等地,已经具备年产能三片罐85.50亿罐、二片罐10.00亿罐、灌装能力42.02亿罐、无菌纸包26.60亿包、PET瓶14.79亿瓶的生产能力,建立起覆盖面积广、产品类型齐全、生产能力强大的中国饮料服务平台。

年营收30亿利润却惨遭腰斩 这家拟上市包装企业揭示行业背后的秘密

嘉美包装IPO前夕净利润遭腰斩

近年来,嘉美包装实现年均销售收入约30亿元,年均净利润约2亿元,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嘉美包装拥有21家子公司,总资产为34.68亿元。

年营收30亿利润却惨遭腰斩 这家拟上市包装企业揭示行业背后的秘密

据招股书显示,2015-2017年,嘉美包装实现营业收入29.21亿元、29.42亿元和27.47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4608.42万元、25861.79万元和8733.66万元。以此计算,嘉美包装2017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下滑了6.46%和66%。

2018年上半年,嘉美包装实现营收13.23亿元,同比增长10.57%,实现净利润5235.38万元,同比增长4.21%。而去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下降53.6%,在基数明显下降的情况下,公司目前盈利增长情况并不佳。

对于业绩稳中有降的原因,嘉美包装表示,主要是2017年公司下游客户需求周期性减弱、销售旺季缩短、马口铁及辅料采购成本上涨未能及时向下游客户进行完全的转嫁等因素综合导致公司主要产品三片罐毛利下降。当然了,这只是官方的解释,后文我们将一步解释其业绩下滑的原因。

此外,招股书提示了客户集中等风险。数据显示,2015-2017年,嘉美包装对前五名客户的销售收入合计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4.74%、76.99%和72.45%,其中对第一大客户养元饮品的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0.83%、57.25%和54.84%,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

过半收入依赖养元饮品

对于嘉美包装来说,养元饮品是不得不提的客户,如果没有养元饮品每年给予它过半的业绩贡献,可能嘉美包装至今还是一家默默无闻的安徽小包装厂。

双方合作14年,养元饮品从一家业内没多大名气的小厂发展成销量近百万吨的食品饮料大厂,嘉美包装紧跟其后壮大成为国内食品包装业中,仅次于奥瑞金和宝钢包装的大企业。

在2017年,养元饮品出厂价2元多/听的“六个核桃”,有0.56元贡献给了嘉美包装,全年合计向嘉美包装采购总额超过15亿。

根据嘉美包装披露的招股书显示,2015年至2017年,养元饮品对公司的采购额分别为17.77亿元、16.84亿元和15.06亿元,虽然在报告期内呈下滑趋势,仍每年为公司贡献一半以上营收。

因此,养元饮品销量直接影响嘉美包装的经营状况,这与红牛和奥瑞金的关系如出一辙,奥瑞金对红牛的销售收入占比约 60%,受此前红牛品牌纠纷事项影响,奥瑞金毛利直接下滑了6个亿。

与之相呼应的则是,2017年,养元饮品营业收入77.41亿元,同比下滑13%;净利润为23.10亿元,同比下滑15.72%。这或许更为直观地说明了嘉美包装业绩稳中有降的原因。

十余年的合作,双方也形成了默契。嘉美包装给养元饮品价格上优惠,大多数时期,嘉美包装对养元饮品的平均销售价格低于银鹭集团0.03元/罐和达利集团0.08元/罐。养元饮品则缩短和嘉美包装的账期,平均10天的账期,远低于银鹭集团平均45天和达利食品平均45至60天的账期,这样的账期恐怕要让不少同行人艳羡吧~

养元饮品与嘉美包装的持续深度绑定

2013年11月,养元饮品和嘉美包装闭门商定一项10年期限的合作,主要内容是嘉美包装在养元饮品生产基地附近建配套制罐公司,养元饮品承诺将年度用罐总量的60%交给嘉美包装,确保嘉美包装产能使用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这与奥瑞金跟随红牛基地设立制罐工厂策略几乎一模一样。

不过,二者的合作关系还不止于供需业务上的合作,在股权上的合作更能深化双方相互依存的关系,

2014年5月,养元饮品实控人姚奎章通过雅智顺与中包开曼签署认购协议,以1.5亿元认购0.12亿股的代价,间接持有嘉美包装7.06%的股权。

中包开曼是一家注册于英属开曼群岛的企业,止于招股书签署日,嘉美包装实控人陈民和厉翠玲分别持有中包开曼股权为58.86%和28.16%。

其实这在印铁制罐行业早已是一种常态,即印铁制罐企业与下游客户,以交叉持股的方式实现深度绑定。

在中国快消品市场格局中,上下游企业互相抱团已经成为维持业务合作稳定的主要方式,比如,奥瑞金背后有红牛遮风挡雨,中粮包装背后有铺天盖地的王老吉,宝钢包装则背靠青岛啤酒,嘉美包装的背后有着养元饮品支持也就不足为奇了。

IPO前突击豪派红利3.74亿

除了深度绑定养元饮品而陷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困局外,嘉美包装自身的负债率较高、流动性不足问题也很突出。

更为关键的是,2017年9月,公司突击分红3.74亿元,这一分红金额是前三次分红之和的37.4倍。

招股书显示,2015年至2017年,嘉美包装年年实施现金分红。具体为:

2015年11月,嘉美包装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利润分配方案,派发红利300万元。

2016年1月8日,派发红利200万元,

2016年1月29日,派发红利500万元,

合计为700万元。

到了2017年2月8日,嘉美包装分红开始大方起来,一次性派发红利3000万元。不仅如此,仅过半年,嘉美包装又令人惊诧地豪派红利3.74亿元,这一年所派发的红利合计高达4.04亿元,是前两年40.4倍。

客户集中度高、IPO前夕突击大额分红恐怕将为嘉美包装IPO之路蒙上一层阴影。至于,嘉美包装最终上市如何,小编不好断定,我们还是拭目以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