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教师“成长”之路

1月13日,海南,马云和获得2018年“马云乡村教师奖”的101名教师、获得“2018马云校长计划”的20名校长一起,重新回到课堂。

中国乡村教师“成长”之路

图:马云公益基金会马云和乡村校长们

四年前,当马云把颁奖典礼的地址永久性选择在海南的时候,记者问他为什么选择在这里。他这样回答:“很多老师从未看到过大海。大海带给人想象,没有想象力的老师会很难教出有想象力的孩子。这也关乎尊严,很多老师是第一次走出大山高原沙漠,第一次乘飞机,第一次住五星级酒店。”

“乡村教师”这一群体,在中国往往代表着“艰辛”与“不易”,资源的匮乏与环境的艰苦,让坚守更显珍贵。

而关于他们的故事,要从很久之前讲起。

01

上个世纪,剧烈的社会重组,乡村传统伦理教化逐步消失,农村接受了现代学校教育。然而在追求教育规模、总量、速度的目标下,有限的教育财政性资金大部分投入到了高等教育、重点中小学建设以及城市义务教育等方面,而在农村义务教育方面则实行了多渠道集资办学、“人民教育人民办”。

使得农村中小学“摊子大”——村村有小学,乡乡办中学、“质量低”——学校规模小、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低。

相对应的,这一时期的农村人口急剧增长,学龄儿童大量增加,教育问题急需解决,所以当时乡村教师除了录用制,大多数都是志愿返回家乡或边远地区教学。据《黑龙江日报》首届“乡村教师奖”获得者李桂欣老师回忆,“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中国,正是国家的困难时期,而且我们还居住在地处偏远的地区,经济、文化、生活条件都比较落后,孩子们上不起学。看到可怜的孩子们我很心酸,就用自己勤工的微薄收入,帮助学生们免学费、买书本,没收学生一分钱。”

这种情况,其实在当时中国的乡村学校中普遍存在,当老师,不仅是教书育人,更是用不那么坚硬的臂膀,背负起大山里振兴教育的重担。改善办学条件、改善教师宿舍,添置理化生仪器,争取补贴投入,成为最早一批乡村教师除授课之外,最重要的目标。

恶劣的教学环境、贫瘠的教育资源,从来不能抹杀乡村教师坚守的勇气,学生们对知识、对走出大山的渴望,让这些老师们更坚定地为无数农村孩子,点亮知识的明灯。

02

时间来到21世纪初,快速发展的城市化建设,越来越多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把孩子都带到城里,在乡村上学的孩子越来越少,上世纪“村村有小学,乡乡办中学”的情况基本不复存在,大部分地区都是将乡镇十几个学校并入乡政府统一管理,进入“农村教育政府办”阶段,在办学经费上有了转变。

但乡村教师的处境并没有得到太大改善。对比城市教育的多元化与流程精细化,乡村教育更像缺乏生产力的“小作坊”,不但难以接触到最新的教育资源,甚至结构性缺编,导致老师不仅要教自己的“主科”,甚至还要担起音乐、体育、美术等授课内容,超负荷的工作量,大大影响了教育质量;优质资源的难以触达,也使寒门再也难出“贵子”。

除此之外,职称评定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乡村教师距离所谓“官方认定”的职称愈加遥远,很多老师临退休也拿不到中高级职称;而职称又与工资挂钩,不是老师经常哭累卖穷,而是“情怀”已无法支撑生活。

03

大概在近些年,我们才能明显感受到乡村教师群体正往更良性的方向发展。

首先是群体化特征更加明显,更多的年轻人愿意投身乡村教育。20世纪80年代之后出生的乡村教师,他们是在中国快速转型、高速崛起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青年,也是中国教育百年现代化历程中最特别的“乡村教师”。热爱教育事业、改变农村教育面貌是他们选择当乡村教师的主要原因。对于“为什么报考特岗教师”这一问题,中国教师报调查结果显示,最主要的原因是“喜欢当老师”和“为了支援落后地区教育”,分别占到50.43%和16.12%。

其次是国家政策倾斜与扶持。教育部2015年出台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这个《计划》在我国历史上是第一个关于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计划,意味着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通过“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三个层面的解决乡村教师短缺问题。

最后是社会各界力量的帮持。除马云乡村教师计划外,大学生团队的“三下乡”、社会公益团体以及企业力量都在涌向乡村教育,帮助乡村教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充分发挥,就会更好地促进乡村教师成长这项事业地往前推进。

04

中国的乡村在全球化的过程中逐渐被外来力量所侵蚀,中国的城乡教育正是在这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急速的变迁从而产生痛楚。在上个世纪复兴强国的压力下,中国选择了优先发展城市和工业化道理,我们的沉重的乡村教育便由乡村教师生生扛起,所谓“舍小家为大家”、“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正是他们最好的注脚。

我们感慨于乡村教师群体所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感人至深的代表人物,也深深被蕴含在其中的大爱所折服。

正如马云在重回课堂上所说,“是每一个教师的努力,让我们看到了国家的希望”,“乡村教育,最重要的就是教师,是你们,给了孩子走出大山的希望”。

小唯唯在此致敬乡村教师,也致敬每一位为中国教育发展作出努力的教师!

黑龙江日报:《乡村教师,请接受我们的致敬!》

中华好学者:《失去乡村的中国教育和失去教育的中国乡村》

光明日报:《支持乡村教师 给教育一个坚实的支点》

中国教师报:《调查:乡村教师是教育现代化历程中最特别的人》

中国教育报:《马云:是每一个教师的努力,让我们看到了国家的希望! | 特别关注》


中国乡村教师“成长”之路

大环境下的个体发展,

往往痛并成长。

这些年的教师生涯,

老师,您有什么想和大家分享的?

小唯唯在留言区静静等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