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片酬真的降了,“限酬令”后明星片酬平均3折起

明星片酬真的降了。

前些日子,小h刚说过,2018年的影视行业历经震荡,受创不轻,虽然总体而言是一个刮骨疗毒的阶段,但处于愈合期的影视行业免疫力低下,恐怕承受不住更多的刺激,因此"取消票补"政策迟迟不见下文,甚至有可能不了了之。

但明星的税改不同,雷厉风行。

明星片酬真的降了,“限酬令”后明星片酬平均3折起

从形式上讲,"取消票补"并没有明确文件下达,而"明星限酬"一事是全国范围内下达过通知的。从性质上讲,"取消票补"更多的在于调节影视行业的走向,而"明星限酬"则是对行业乱象进行拨乱反正。

因此,"明星限酬",势在必行。

明星片酬真的降了,“限酬令”后明星片酬平均3折起

有消息称,"税前"合同已经成为行业共识,明星降酬已成普遍现象,大部分明星片酬折价一半以上,普遍只有原来的3~5折水准。以前报价6000万~8000万的准一线明星,现在2000万~3000万左右的价格就能成交。

比如黄景瑜的《青春创世纪》,在限酬之前报价7000万,限酬之后,成交价为3000万。还有更夸张的,如原本报价6000万的尹正,因十分喜欢《原生之罪》这部剧,自愿降到1000万,这其中肯定也有限酬令的因素。

明星片酬真的降了,“限酬令”后明星片酬平均3折起

当然,这些都是准一线明星,也就是属于有大众知名度但没有爆款代表作的那类人。真正的一线大咖,片酬仍不止这点。按总局规定和行业倡导,目前明面上的原则是主演片酬最高不能超过5000万,但准一线明星都有2000万~3000万左右的价格,那些百分百能抗收视率的现象级流量,不可能和准一线的价格差不多,从商业价值上来算,这个道理也说不通。

因此,考虑到商业价值,市场能够给到一线大明星的实际片酬价格,上线在7000万左右。可若是7000万的片酬,那多出来的2000万肯定是不符合规定的,也无法直接签订合同。

明星片酬真的降了,“限酬令”后明星片酬平均3折起

常见的处理方式是,其中5000万写进合同的明星片酬部分,另外2000万以劳务报酬的名义,与明星经纪公司签订2000万的监制合同,合法合规,税率清楚。至于公司又以何种名义把钱交到经纪人手中,就是明星与经纪公司内部的事情了。

另一种处理方式就用大量的衣食住行费用报销,2000万以内基本上还是可以做到的,但更多就不行了,这也是市场为什么能给到明星7000万片酬上限的原因。

"天价妖风总算能治了",有业内人士感慨,"以前那些大明星,动辄上亿报价,我们哪敢想啊。现在你说我们拿着鸡毛当令箭也好,反正5000万,不能再多了。要是想请赵丽颖或者吴亦凡的,两人加一起1个亿,甚至我们可以给到1.2亿再多一点,想想也没那么可怕了。"

明星片酬真的降了,“限酬令”后明星片酬平均3折起

当然,不管怎么操作,总局对主演片酬占比不得超项目总预算28%的规定是不能打破的,而那些走极限的合同(片酬5000万),都会面临被总局抽查的风险。一旦主演片酬封顶,总局就有可能在片方拿发行许可证之前,要求片方提供详细的整体预算表,甚至查看所有演员的银行账单。

因此,如果有片方通过前文所说的方法,将衣食住行费用来额外提供演员片酬,但又没有做好账的话,极有可能拿不到发行许可证。

明星片酬真的降了,“限酬令”后明星片酬平均3折起

而另一种给明星经纪公司监制费的方法其实也行不通。

公司收到钱后要转交给明星本人也少不了要缴税,无论是给持股明星利润分红,还是直接发工资,一套流程走下来,基本上还是要缴45%的税,也就是说,通过经纪公司转交给明星的那部分片酬,实际到手后,要缩水一半。

影视行业税收问题如此严重,说到底还是行业心态出了问题。缴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年收入千万的人,按照45%的税率缴税;年收入几万或是十几万的人,按照最低3%的税率缴税,或者不缴税。高收入高缴税,低收入低缴税,量能缴税,这是税收公平的原则。

明星片酬真的降了,“限酬令”后明星片酬平均3折起

税法是一张严密的网,合法节税是纳税人的权力,但不违反税法是纳税人的底线。无论是什么咖位的明星,或者有多大的社会权力,都不应该拿职业生命开玩笑。

好融艺致力于中国电影市场的规范

让更多热爱影视文化众筹的爱好者

了解电影行业的发展

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大众娱乐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