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名校模擬卷作文題及示例

2019屆高考名校模擬卷作文題及示例

1、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說說、空間、微博分秒必爭高效刷屏,各種自拍、照片、小視頻充斥網絡,點贊、評論、互動樂此不疲……不少人紛紛用視覺的衝擊祈求他人的駐足回眸。“存在感”這個詞一夜而火。對於上述社會現象,有人說存在感是人的本能需求,人人都需要被重視和認可,並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這無可非議;有人說“為了獲得認可願意拋棄是非,用智商去換取那份讓人倍感安全的存在感”;還有人說真正的存在感不是刷出來的,是來自於強大而自信的內心,如果內心豐盈充實自然,就不會過度尋求別人的關注。

對此你有什麼思考?

請結合材料內容及含意作文。要求自選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於800字。

命題方向

人文底蘊:審美情趣

科學精神:理性思維

健康生活:健全人格、自我管理

審題

限制性

1. “不少人紛紛用視覺的衝擊祈求他人的駐足回眸。‘存在感’這個詞一夜而火。”“存在感”是材料的關鍵詞,立意行文應圍繞“存在感”展開。

2. 引導語要求“結合材料內容及含意作文”,若離開材料只談“存在感”則視為偏跑。

3.“對此你有什麼思考”表明寫作內容必須是你針對“刷存在感”現象的獨立思考,考生要展示思維的深度,表達自己的認識。文中已經列舉了三種觀點,但考生要談談自己的觀點,文體偏向議論文。

開放性

1.“有人說……”的三種說法可概括為:①本能需求無可非議;②拋棄是非,沒有智商;③充實自信,何懼存在?這三種說法引導中心論點的三個方向。

2.雖列舉了三種代表性的看法,但文題“你有什麼思考”暗示考生不必拘泥於上述三種觀點,寫作間較大。

3.“自選角度”“自擬標題”,讓學生的寫作思維更有開放性,不需受過多束縛。材料對“刷存在感”現象並未給出單一認識,考生可以贊同三種觀點中的任意一種,也可有自己獨特的其他看法。

解題

這是一篇分析生活熱點事件的材料作文。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通過電子媒介爭分奪秒地刷存在感,材料在列出熱點事件的種種現象後,給出肯定、否定、不屑三種態度,然後要求學生談對這一現象的看法。因為是自媒體時代現實生活中的熱點現象,學生不僅熟悉,而且周圍的同學、朋友或親人當中就有鮮活的例子,所以寫起來有話可說,立意不難。但同時因過於熟悉,所以有可能出現用形象的語言、大量的篇幅記敘人們瘋狂“刷存在感”的現象,而造成對此現象的思考過於簡單,甚至造成詳略不當或文體不明的問題。

參考立意

1.內心豐盈,自帶光環。

2.存在感刷不出來,它來自強大自信的內心。

3.你刷的不是存在感,而是內心的不自信。

4.自信豐盈,不刷也“存在”。

5.莫再狂刷存在感。

6.莫為“存在”丟智商。

7.“虛擬”的存在感不要也罷。

8.心中有生活,不刷也存在。

範文展示

大拇指下刷出小卑微

說說、微博、微信、抖音……各種分享刷屏,“拇指發表”愈演愈烈,無非是要求得眾人關注、點贊,這樣的狂刷真的能刷出“存在感”嗎?我認為:大拇指下刷出的不是存在感,而是小卑微。

“刷存在感”是因為“存在”而“無感”,於是通過“刷”來找“感”。人們發現通過網絡分享,可以得到“贊”和“關注”,從而找到了存在的“感”,於是就愈愛分享愈愛“刷”了。在我看來,與其用大拇指在虛擬世界刷“存在感”,還不如在現實世界中尋找更真實的自己。沉溺於虛擬的世界,換來的是周圍人的漸漸忽視,這樣刷出來的不是“存在感”,而是“忽視”。

“刷”,不過是大拇指下的小卑微罷了。刷“存在感”反映了精神世界的空虛和寂寞。“存在感”包含物質存在和精神存在兩方面。物質存在表現為人能夠以實體出現並進行相應的實踐活動;精神存在表現為人的精神世界豐盈充實,具有強大而自信的內心。真正的“存在感”是指對精神的一種需求程度,刷“存在感”是因為“存在感”的缺乏。大拇指下刷出的是小卑微。

互聯網時代,人們利用各種方式刷存在感,更有甚者,無視網絡文明,因渴望得到別人重視而發表許多沒有經過思想加工的評論。例如有的人為了刷存在感,在網絡上對別人進行言語攻擊,即使評論中有很多批評和建議的聲音,他們也會不屑一顧,因為他們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別人關注自己。這樣刷出來的存在感又有什麼意義?為了獲得認可,拋棄是非,用 智商換取那份讓人倍感安全的存在感,真的會快樂嗎?

因此在網絡上通過各種“刷”來找存在感,只是表現出人們害怕失去存在感的小卑微。刷的內容就像是飯,點贊關注的人就像在吃飯。人們很快會忘記自己曾吃過什麼,同樣容易忘記自己曾經對什麼內容“關注”和“點贊”過。對於存在感的追求,也許是人們的心理需求,然而“刷”只是手段,只能使人的心靈暫時找到慰藉。而真正的存在感,是隻有自己能給予的,需要我們從內心深處找回那個真正的有魅力的自己。只有奮鬥出的成就,沒有“刷”出來的輝煌。

“刷”,不過是大拇指下的小卑微罷了,真正的存在感來自於強大而自信的內心,如果內心豐盈充實自然,就無需過度尋求別人的關注。

放下手機,從虛幻的世界走出來。不要為了獲得所謂的存在感,丟掉真正的生活。

點評

題目直接表明觀點,“大拇指”“小卑微”對照強烈,新穎且概括力強。行文中對“存在感”的分析認識較為深刻,有自己獨到的思考,語言凝練嚴密,結尾概括力強,收束有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