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毫赞铁军

闽西革命系列故事

挥毫赞铁军

1929年,红四军攻取闽西汀州,消灭军阀郭凤鸣旅。而后三战三克闽西重镇龙岩,歼灭军阀陈国辉旅。闽西局面已经大定。6月间,红四军政治部主任陈毅豪情满怀,挥毫题作《反攻连下长汀龙岩》五绝一首:“闽赣路千里,春花笑吐红。孤军气犹壮,一鼓下汀龙。”极其生动、深刻而准确地记录了红四军入闽的伟大历史进程。后来,陈毅把“孤军气犹壮”改为“铁军真是铁”(见《陈毅诗选》)。“孤军”指的是1929年1月离开井冈山转战赣南闽西时的红四军主力。而“铁军”二字,很容易使人想起北伐时期,叶挺独立团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

陈毅为何要改动诗句?“红四军”与“铁军”有何缘源?有史实为证:1926年,北伐开始,叶挺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团长,始终站在战斗的最前线,屡建奇功,威震中外,为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光荣称号。北伐军占领武汉后,叶挺担任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师长、兼武汉卫戍司令。原属叶挺率领的独立团,由周士第领导,番号是第四军第二十五师第七十三团。1927年8月,叶挺率部队参加南昌起义,任第十一军军长,辖第二十四师和第二十五师。第二十五师是新建制,由第七十三团(原叶挺独立团)、第七十四团和七十五团组成,师长周士第。南昌起义军挥师南下,进入闽西后,周士第所率第二十五师归朱德指挥。南昌起义军南下潮汕,三河坝战斗失利后,朱德、陈毅率领二十五师主力转战闽粤边境,1928年1月在湘南发动“年关起义”。4月,朱德、陈毅率领这支英雄部队上井冈山,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胜利会师。5月4日,在山明水秀的宁冈砻市南面的广场上,庄严宣告中国红军第四军成立,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陈毅为政治部主任。朱德以后回忆说:“定名为红军第四军,因为队伍中有很多人来自大革命时期的第四军。”这就是“红四军”亦称“铁军”的缘源。“五绝”经陈毅修改,更显其气势磅礴、意味无穷。

在红四军驻扎上杭古田时,还发生了一件关于“进补”的有趣事情。

1929年12月中旬,红四军经过著名的新泉整训后,在军长朱德、党代表毛泽东、政治部主任陈毅的率领下,浩浩荡荡地来到上杭古田。古田八甲村一幢普通房子,是当年红四军政治部的驻地。毛泽东和红四军政治部主任陈毅就住在二楼。

傍晚,深入连队进行调查研究的朱德来到八甲村毛泽东住所。他经过一天奔波,又累又饿,就在这里吃晚饭。

陈毅忙招呼毛泽东、朱德入座,并笑着说:“朱毛同志,今天我请客。”说着,拿出一个小纸包,说:“吃吧,这是冬天最好的补品,我晓得你们爱吃。”朱德、毛泽东凑上来,看了看纸包里的东西,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朱德说:“好,我们一块儿补吧!”

他们究竟吃的是什么补品呢?笑声惊动了警卫员和炊事员,他们好奇地走过去看看,愣住了,原来他们和大家一样,吃的是闽西红米饭、苦笋煮酸菜、油炸咸鱼,小纸包里,包的是一些辣椒粉。(林瑞荣 整理)

(摘自《红色文化周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