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全集|追溯1978·我的电影梦:谢飞、江海洋、张建亚专访(上)

视频全集|追溯1978·我的电影梦:谢飞、江海洋、张建亚专访(上)

视频全集|追溯1978·我的电影梦:谢飞、江海洋、张建亚专访(上)

1978年,是北京电影学院恢复招生的那一年。这一年,对中国电影来说意义非凡,来自五湖四海、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年轻人,因为同一个梦想跨进了这个校门。作为1978年改革开放后北京电影学院招收的第一批学生——以张艺谋、陈凯歌等为首的第五代导演,紧跟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在多元文化“碰撞”下学习与吸收,引领中国电影走上了国际舞台。此时此刻,第五代电影导演的代表人物,江海洋、张建亚,以及第四代电影导演代表人物谢飞,共同回首往昔。追溯1978,对于有着艺术梦想的他们来说,人生的重要转折就此开始。

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观看谢飞、江海洋、张建亚专访(上)

视频全集|追溯1978·我的电影梦:谢飞、江海洋、张建亚专访(上)

曹可凡:我首先问一下两位,你们在进北京电影学院学导演之前都是干什么的?海洋干什么的?

江海洋:我是在上海冶金专科学校做老师,教冶金机械里的液压传动。

曹可凡:这有点难。

视频全集|追溯1978·我的电影梦:谢飞、江海洋、张建亚专访(上)

江海洋,1978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1986年,由他参与编剧并独立执导的影片《最后的太阳》获得上海文学艺术大奖、优秀影片最佳编剧奖,同时入选印度中国电影周。他执导的影片《一无所有》是1990年全国十大卖座片之一,参加了比利时中国电影周。2009年,江海洋编剧并执导的影片《高考1977》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该影片获得第13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第18届金鸡百花奖最佳编剧以及第五届中美电影节“金天使”等多个奖项。江海洋导演的作品负有深刻的历史使命感和文化责任感,受到业界好评和观众喜爱。

曹可凡:建亚兄干什么的?

张建亚:实际上去电影学院以前,我已经在上影厂,但是在进上影厂之前,我是静安区房地局的木匠。

视频全集|追溯1978·我的电影梦:谢飞、江海洋、张建亚专访(上)

张建亚,作为中国第五代电影导演的重要一员,他以独特的影片风格在中国电影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他执导过《红象》、《三毛从军记》、《绝境逢生》、《紧急迫降》等影片,先后获得过中国电影童牛奖优秀导演奖、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导演奖等诸多奖项。张建亚导演敢于在时代发展、技术进步的浪潮中,保持电影创作的独到见解和创意,对技术性、商业性和观赏性进行多维度的探索。

王冠:1978年是全国的艺术院校恢复高考的第一年,也是二位的一个人生转折点,当时是什么样的机缘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江海洋:因为父母就是干这个的。(我)是在报纸上看到电影学院招生的消息。其实从小就没想过要当导演,一直想当演员,年轻的时候形象还可以。

曹可凡:现在也还凑合。

王冠:也很好。

江海洋:然后我也报名了,有一天晚上我父亲从剧场演完戏回来,他说电影学院你报名了?我说报了,说你报什么呢?我说表演系,我爸说表演系,你好像不太合适,五雷轰顶。我想我长的也不难看,你又是演戏的,我接你班多好。我爸说你长得虽然不难看,但是你这个形象属于大路货。

曹可凡

:也就是说现在属于统货?

江海洋:统货,不会缺档的,他说这种帅的男的小伙子在我面前走的多了,你其实一点特点都没有。但是你平时爱看书,你爱琢磨,我觉得你考导演系合适。就因为这句话,我改报了导演系,实际上我对导演是一点概念都没有。

曹可凡:建亚,那时候你在上影厂是做什么工作?

张建亚:在上影演员剧团,那时候1978年高考的时候,我那时候已经在刘琼导演的《沙漠驼铃》剧组里,那时候在苏州下生活,学勘探队,焦晃演李四光为原型的科学家。那个时候看到大学招生的启事,心非常动,因为真的爱电影,真的喜欢电影,觉得要实现这个电影的梦想,如果能够学导演,有读大学的机会,你知道你做什么事。真的觉得一个人应该要有真才实学,要读书。

曹可凡:建亚,你和海洋,你们两个人还记不记得,当你们跨入北京电影学院的大门,别上那个校徽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江海洋:我要解释一下,我们刚进去的时候,盼着学校发校徽。

曹可凡:还没有?

江海洋:但是我们学校才华横溢的美术系,就是现在尹力导演、霍建起这些人,他们自己做了校徽,远看还很像。然后就借给我们,我们借着假校徽就上街了。有一天我别着校徽就上街了,居然被一个人拦下来,他说您是电影学院的?我就不想多说话,因为什么呢?我知道校徽是假的,凑近了看容易穿帮,然后我就匆匆说了一句,我说我是,我就走了。结果他很执着,又走到我前面拦住我,他说考电影学院很难吧?我说非常难,他说您学什么的?我说我学导演的。然后很惋惜地看着我,然后无比同情地说请问你们学导演的人什么时候熬成演员?这是我进电影学院被问到的问题,最奇怪的一个问题,我没办法回答。

曹可凡:很奇怪的逻辑。

江海洋:对。所以我现在看见演员,我都说你们真幸福,你们熬成演员了,我们还在熬的过程中。

视频全集|追溯1978·我的电影梦:谢飞、江海洋、张建亚专访(上)

回首北京电影学院“78班”,这是一群对中国电影有着深远影响的人们。他们当中有诸如张艺谋、陈凯歌、江海洋、张建亚、田壮壮、张丰毅、张铁林、胡玫、李少红等一大批如今活跃在中国影视界的领军人物。1978年,他们正值青春年少,在那个物质贫乏的特殊年代体味了大学生活的艰苦朴素、奋斗和乐观。

曹可凡

:据说当时老师教学的方法,现在看来其实也挺原始的?

张建亚:因为北京电影学院,你知道是上海电影专科学校停掉了以后,赵明老师过去帮助北京成立北京电影学院。该怎么建立我们新的教学大纲?新的教学大纲那时候也没有出来。实际上他们也是在边教学边实践,但是那个年代改革开放,真是开放这俩字。那个时候是全国一片,那种欢欣鼓舞以后的那种努力要大干一场的万象,那时候就看各种各样的电影,什么样的电影都看,大家就讨论。经常是看完电影,废寝忘食就在那儿聊天,大家一起在讨论电影。

江海洋:过去到处有电影看,都是内部的,但是我们不是所有的电影,我们都拿得到票。比如在中影公司放的电影,有一种电影叫过路电影,只放一场,是大使馆拿来的,今天放完了就要拿回去。这个票很难弄,于是有一个同学弄到一张票,我们大家都想去看,美术系的同学就开始画电影票。

王冠:美术系的同学真的是厉害。

曹可凡:谁画得比较好一点?

江海洋:反正我也参与过那样的(事情),它是流水作业。摄影系的同学有裁摄影纸的裁刀,把电影票的大小看好,花花绿绿的纸来,摄影系的同学把纸裁下来,然后美术系的同学有负责打格子的、打线条的,有负责描字的。导演系的同学就出我,我也得出力,我既不会画又不会裁,给了我一个小的药水瓶的盖子,按一点红的印泥。先按一个圆的,这个工作我干,图章里面的字又是美术系的人弄。我们居然靠画票子还看了电影。

张建亚:而且到什么程度?最后他们发现了,他们发现以后,公告栏,我讲给你们听,公告栏里“最近发现大量假票”,然后两张票子贴在底下。

曹可凡:就是你们造的?

张建亚:这里写一个很大的红字“真”,一个箭头,“假”一个箭头。已经到这么贴着对比,你都没有办法,要标明真假。

曹可凡:凭良心说,真假差别大不大?

张建亚:不大,看不出的,公告栏里要贴着,要标上“真假”。

江海洋:再继续爆一个料,有一年文化部艺术院校开联欢会,那时候兴跳舞。主会场是中央乐团演奏的现场演奏跳舞,电影学院的同学比较调皮、比较闹事,所以只给了我们主会场的票10张都不到。但是我们为了进去…

王冠:又画票?

江海洋:继续画票。而且那天画票画出问题来了,出大事了,因为进去以后,你要出来上厕所,必须给你一张票,你才能再进去。在这儿站岗的,我们的会是在全国政协会堂开的,站岗的是解放军。结果有的同学出去上厕所,给他一张票根,他一看是假的。

王冠:我明白,就是刚才我拿的假票,我给了他?

江海洋:对。这个概率很低,这个票是我们自己造的,他怕再进去,危险性很大,说怎么办?正好我们几个人在外面,我说你把票交给我,我就到解放军面前,我说我发现我这张票子是假的,解放军说怎么可能是假的呢?我唾沫一弄,你看假的吧,花掉了。

曹可凡:恶人先告状。

江海洋:这是出大事了。马上上级汇报,我们在那儿说,画得真像,中央美院的人太厉害了。

曹可凡:你们“栽赃”中央美院?

江海洋:因为他们脑子里想电影学院的人不会画,画得这么像,是中央美院。

曹可凡:看来这两位导演表演学得真不错,真熬成了表演演员。

张建亚:江海洋在学校里,从教学部门(看来),就觉得他惹了大祸、闯了大祸,他闹了一件大事。那时候我们美术系招了两个班,一个叫设计班,一个叫绘景班。设计班的是文化考试成绩好一点,绘画弱一点。绘景班的,个个都是绘画高手,可能文化考试弱一点。老师觉得你们创意差一点,绘景班。他(江海洋)串门,每天拿着个搪瓷碗就串门,我告诉你们,你们绘景在电影厂里基本上不算主创,你就是绘景工人。那帮人疯了,什么呀?我们读了大学,读大学很认真。他讲你知道吗,你希望干什么?你们将来就是穿件蓝布大褂,手里拎一个颜料桶,扛着一把大梯子,上面画。然后所有人都围着,不信你去问张建亚,张建亚上影厂出来的,你去问田壮壮,田壮壮北影厂出来的,你问问他绘景是干什么。然后就闹起来了,然后就不干了,然后开始这帮人不干,跟老师谈。闹成了,改为设计二班。

江海洋:这个班里就包括现在很多导演。

张建亚:然后现在这个设计二班出了一大批跟我们抢饭碗的,全改导演。

曹可凡:有谁?

江海洋:尹力,尹力就是这个班的,尹力、何群、冯小宁、霍建起,都是这个班的。

张建亚:都是绘画画得特别好的。

王冠:江导有一句话,出来混的总要还的。

曹可凡:那个时候的张艺谋是不是像现在这样“苦大仇深”,陈凯歌像现在这样?

江海洋:我比建亚稍微跟他们近一点是什么?电影学院有一支篮球队,校队,我们这支篮球队从成立一直到结束,基本上没输过。北京艺术院校,七所艺术院校,我们是冠军。北京文化部直属单位三十几家单位比赛,我们也是冠军。这个篮球队里有谁呢?前锋两位,张艺谋打右前锋,我打左前锋,中锋是陈凯歌,控球后卫是田壮壮。那边一个后卫是张黎,还有一个后卫现在去世了,赵丹老伯的儿子赵劲。我们这五个人打遍北京艺术院校无敌手,所以我和他们特别熟,我们在一块儿打篮球。刚才你说的这些人,我们在学校里,我们自己用电影给每一个人命名。

曹可凡:您说说?

江海洋:就像绰号一样,张建亚因为刚拍过《欢腾的小凉河》。

曹可凡:我看过。

江海洋:张建亚的外号是“欢腾的小凉河”,因为他在学校很活跃,跟谁都很好,讲段子,他一来,大家都乐,“欢腾的小凉河”。田壮壮因为长得老,走路一歪一歪,像老农在撒种子一样,所以田壮壮的名字叫“儿子、孙子和种子”,是上影厂拍的一部电影。

张建亚:王丹凤演的。

江海洋:张艺谋因为年纪是他们班最大的,而且是我们所有学生当中最大的,当年有一部很红的日本纪录片叫《狐狸的故事》,是老狐狸带着一帮小狐狸成长,所以张艺谋的名字叫“狐狸的故事”。我的名字,正好那时候放,现在《绒花》歌的电影叫《小花》。

曹可凡:为什么叫你小花呢?

张建亚:舞会上的小明星。

曹可凡:花嚓嚓,小小的,花嚓嚓。

江海洋:我叫“小花”。

张建亚:壮壮有一句词就是,咱容易吗?扛着小花脸的名,不办小花脸的事。

视频全集|追溯1978·我的电影梦:谢飞、江海洋、张建亚专访(上)

1982年,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江海洋和张建亚都回到了上海电影制片厂。同年,张建亚和谢晓晶、田壮壮共同执导《红象》,成为了北京电影学院78班交出的第一部作品。江海洋则陆续参与了《城南旧事》、《小街》等影片的拍摄。当时上影厂云集了桑弧、白沉等优秀的前辈导演,这些老导演对电影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让年轻的江海洋和张建亚迅速得以成长。

曹可凡:海洋导演,后来你们毕业之后,你们俩都回到了上影厂,你跟吴贻弓导演拍了《城南旧事》,也参加了《小街》剧组的拍摄。你觉得在这两个组里面,作为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学到最多的是什么?

江海洋:学到最多的就是上影厂的一套制度,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好莱坞电影为什么走到今天?它是一套体系,拍电影是不能乱来的。我们学到的是上影厂传统的,对一部电影制作的管理,非常严格。我看到过一本,那个时候还不是随便人都有的,蓝皮书,有这么厚。那个蓝皮书上细到什么?置景打一扇明代的窗,可以领多少木料、用几根钉子,全部写清楚。

曹可凡:完全量化?

江海洋:全部量化。我觉得今天应该把这个东西再找回来,其实电影的制作是一套工业的体系,不是乱来的。拍电影是有规律的、是有规矩的。

曹可凡:建亚导演有几部片子,大家都非常喜欢,比如说…

王冠:《三毛从军记》。

曹可凡:它感动几代人,当时您是怎么想到这么拍法?

张建亚:《三毛从军记》。那时候实际上我们在拍一些影片,武打片也拍过,跟香港人一起拍武打片。心里不甘,我心想我既然在上影,我要拍上海的事情。那时候就想到,怎么把观众吸引到电影院来看我们电影?一定要拍人人喜欢的东西,漫画是人人喜欢,所以那段时间我是花了很长一段时间研究了上海的漫画史,研究了那段漫画史。实际上当时的计划是三部曲,三毛(《三毛从军记》)、王先生(《王先生之欲火焚身》),然后我还没决定是“蜜蜂小姐”还是“牛鼻子”。

曹可凡:梁白波的(蜜蜂小姐)。

张建亚:就拍了《三毛从军记》和《王先生之欲火焚身》,希望能够把观众喜欢的东西加到电影里来。

曹可凡:40年来,其实电影观众的口味发生特别大的变化,所以两位导演对于今天观众对于电影的审美看法,可能我们制作的手段和过去都完全不一样。所以你们心中最大的感慨是什么?

江海洋:我觉得我们这一代人可以说是阅读的一代,我们是看文字长大的,电影是我们的娱乐,最高的娱乐。我们年轻的时候没有电视,看电影就是我们最高兴的事。今天的孩子们是视觉的一代,电影的春天来了。现在全国的票房,平均(观影人群)年龄21.8岁,占90%,是这些孩子看的。所以我说电影现在尽管它有120年的历史,但是电影年轻了,因为孩子们要看电影。

张建亚:中国电影100年,我们非常庆幸,要是没有读北京电影学院,没有那么改变我们的生活,不会有今天我这么一辈子,我们来过、我们玩过、我们创造过、我们快乐过。我最最庆幸的就是没有想到能够看到中国电影有今天,我们总归是这么讲,中国电影一定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因为我们人最多。但是没有想到成为第二大市场,居然我们看见了这一天,这是我们的庆幸。但是我们永远不要突然之间停下来,我们现在还没有到终点,中国电影还在往前走。它继续会往前走,继续会越走越好。

END

视频全集|追溯1978·我的电影梦:谢飞、江海洋、张建亚专访(上)视频全集|追溯1978·我的电影梦:谢飞、江海洋、张建亚专访(上)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视频全集(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