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霖手下五虎將 能征善戰 結尾一個比一個慘

公元1875年的春天,張作霖出生於東北一普通農村,年少因誤殺人命投身草莽,後被清政府招安,幫助清政府消滅匪患,平定東北三省,一步一步做到“東北王”。沒有誰能夠隨隨便便成功的,張不僅靠自己的智謀更離不開他結拜的七個生死兄弟還有他手下五虎將。

這五虎將為張作霖獻上了他們畢生心血。他們分別是:郭松齡、姜登選、韓麟春、李景林、張宗昌。可是他們晚節不保,結局一個比一個淒涼。

張作霖手下五虎將 能征善戰 結尾一個比一個慘

郭松齡:叛變被殺

郭松齡字茂宸,出身在瀋陽一個普通的漁村。他是唐朝名將汾陽王郭子儀的後代。祖籍山西太原。郭松齡的遠祖在明朝遷來東北戍邊,到清代由於世亂和兵禍,家業無存,其祖父一代遷到漁樵寨村落戶。

1913年秋,郭松齡進入中國陸軍大學學習,畢業後任北京講武堂教官。有幸結識少帥張學良,兩人志同道合,亦師亦友,關係非比尋常。在張學良的舉薦下,郭松齡進入奉軍,一直作為張學良的副手。一榮俱榮,後成為奉軍精銳的高級將領。

張作霖手下五虎將 能征善戰 結尾一個比一個慘

1925年,聽說張作霖正準備和國民軍打內戰,作為同盟會成員的郭松齡起兵反戈一擊,剛開始張不敵郭。後因為馮玉祥的叛變,加上張作霖不得已請援日本關東軍,郭松齡兵敗被俘。張作霖命令郭氏夫婦曝屍三日方可收葬。

姜登選:活活悶死

姜登選字超六,今河北省南宮縣人,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生。1922年,姜登選任奉軍總參議,歸屬奉系軍閥張作霖。同年4月,第一次直奉戰爭奉系敗北,姜登選親自上陣,率工兵建造防線,支援奉軍撤退,受到張作霖的賞識,被任命為奉軍訓練總監、東三省陸軍整理處副統監等職務。

張作霖手下五虎將 能征善戰 結尾一個比一個慘

1925年,郭松齡反叛奉系,姜登選乘車赴奉天經灤州車站,欲與郭松齡面談,進城後被扣押。郭松齡卻極力勸說姜登選跟他一起反奉。招到姜登選破口大罵叛上之罪。姜後被槍斃。時年46歲。

後郭松齡兵敗,好友韓麟春親自為姜登選移墳厚葬,打開棺材後發現棺內木板遍佈爪痕。原來姜登選未被擊中要害,是活活悶死的。

韓麟春:中風死亡

韓麟春字芳宸,奉天遼陽縣人,也畢業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學習,1908年畢業回國任清政府陸軍部軍械科科員,後升為軍械司司長,又由司長而升為陸軍講武堂教務長等職。旋任陸軍部參事,駐美陸軍武官。在第一次直奉戰爭後,韓麟春投身奉軍,被張作霖重用,成為東三省兵工廠總辦。

韓麟春在軍械製造方面作出過很大貢獻,他運用在日本學到的知識,發明了著名的“韓麟春式步槍”。這種步槍又叫遼13年式步槍,仿製於捷克毛瑟98/22式步槍和日式三八步槍,但其性能比毛瑟和日式三八步槍更優越。

張作霖手下五虎將 能征善戰 結尾一個比一個慘

在任職東三省兵工廠總辦期間,東三省兵工廠成了當時中國規模最大的兵工廠。每年可以生產6萬多支各式步槍、l000多挺輕重機槍,150門野炮、山炮、重炮等各型大炮,20餘萬發炮彈,1.8億發槍彈,以及大量的炸藥、航空炸彈等軍用物資。

1927年冬天,韓麟春突然中風。1931年病逝,時年46歲。

李景林:中年病逝

李景林字芳苓,今河北省棗強縣人,畢業於北洋陸軍速成武備學堂(保定軍校前身),是一代武學大師也是早年因為作戰勇敢唯一獲得清廷黃馬褂的五虎將。

1917年,李景林加入奉系。1921年(民國十年),李景林因練成了號稱“疾行軍”的精銳部隊,而獲得張作霖的賞識和重用,升任奉天陸軍第7混成旅旅長。他任奉軍混成旅旅長時,強化貫徹“武術在實戰中學,在實戰中用”的原則。他用武術方法來訓練士兵的近身格鬥和搏殺本領,後被其它軍隊效法,使武術成為那個時代的軍訓主要項目。

張作霖手下五虎將 能征善戰 結尾一個比一個慘

1925年郭松齡反奉,李景林與郭松齡、馮玉祥結成反張密盟,宣佈脫離奉系。後由於馮玉祥的叛變,被國民軍擊敗。後李景林被迫下野,退出政壇。

其後,由於李景林武功高強,被國民政府任命為軍事委員會委員,倡議武術。1931年,李景林突患痢疾去世,時年46歲。

張宗昌:被人槍殺

張宗昌字效坤,山東省掖縣人,狗肉將軍、混世魔王、三不知將軍、五毒大將軍、張三多。

張作霖手下五虎將 能征善戰 結尾一個比一個慘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9月4日後,鄭繼成刺殺張宗昌、投案自首的消息傳遍全國,鄭繼成成了人們心目中的英雄人物。一個月後,鄭繼成被國民政府特赦。鄭繼成無罪釋放。

算起來,名聲不比前四位的張宗昌卻是活得最久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