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浅知意,再闻已是其中人,课本里的故事,你感悟了多少?

买椟还珠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楚 人有卖其珠于郑 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 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初识浅知意,再闻已是其中人,课本里的故事,你感悟了多少?

看中装珍珠的盒子而舍弃了盒子里的珍珠,当时我们都笑他不懂得宝贝的价值。好的品质如同盒子里面的珍珠,华丽的外表则像是迷惑人心的盒子,为了“盒子”而丢掉珍珠的大有人在。外表易断,人心难辨!

司马光砸缸

《宋史》:“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

初识浅知意,再闻已是其中人,课本里的故事,你感悟了多少?

小时候学习这个故事的时候,既感慨司马光的智慧,也钦佩他的勇敢。

遇到垂危的病人,尽力抢救最终救治的时候,医生被打骂被围攻。看到路边摔倒的老人,要先拍照,找证人才敢去扶。

成人的世界让我们知道砸了缸救了人,还要赔一个缸,这究竟是谁的悲哀?

亡羊补牢

《战国策·楚策》: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初识浅知意,再闻已是其中人,课本里的故事,你感悟了多少?

丢了羊,便抓紧时间去修补羊圈,一切都还不晚。打小就觉得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怎么就是没有人懂呢?

人生是很脆弱的,有时候走错一步就容易崩溃而破罐子破摔。其实大可不必如此,所做的改过虽说不能挽救过去的损失,却能帮你赢得未来。漫漫人生路,何必消极到老?

负荆请罪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初识浅知意,再闻已是其中人,课本里的故事,你感悟了多少?

大将军廉颇脱下衣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家里认错,从此将军和宰相团结一致,保家卫国。

慢慢发现在成人的世界中,有那么多高傲的人,犯了错误,总是找各种理由来推脱,掩饰。却不愿意认个错误。

低个头,为自己犯的错误向别人道个歉,有那么难?为什人越长大却连最简单的道理越是忘记?

掩耳盗铃

《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揜(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闻之;悖也。

初识浅知意,再闻已是其中人,课本里的故事,你感悟了多少?

一个人,去偷铃铛的时候把自己的耳朵捂住,以为别人听不到铃响了。

爱一个人的时候,身边的人规劝远离他(她),捂住耳朵不听,是你们不懂他(她)的好。孤注一掷做错事的时候,依然觉得是没有人理解自己。

课本里的这个故事初时觉得是在逗我们开心,这要多愚蠢的人才能干的出这么愚蠢的事。其实我们大多数人大多数时候,都在掩人耳目,自欺欺人。

刻舟求剑

《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初识浅知意,再闻已是其中人,课本里的故事,你感悟了多少?

船已经走了,大海茫茫到哪里去找剑?老师讲的时候觉得这个人好傻。

经历过一些事情后才发现,我们也是其中的一员,人已经走远了,茶已经凉了,还站在原地守着记好,执着的等待着。其实我们比刻舟求剑的人还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