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太阳底下走一走吧!

去太阳底下走一走吧!

今天难得晴空万里,出了个大太阳,在太阳底下走着真的会很暖很暖~

这让我很怀念那个院子(俗称:坝子)。

说起院子,其实就是南方乡下(俗称乡坝头),家家户户门前惯有的一大片水泥地。

方方正正一块地:一个角落用来摞稻草堆,隔两米,红砖砌出一小方花坛,种些易活又好看的植物,石榴、月季、栀子花。当然还得留一块土种些小葱和香菜。另一边,会拿几根结实利落的竹竿,搭出一个方便晒衣服的露天坝子。

去太阳底下走一走吧!

小学毕业之前,姨娘家门前的这片院子几乎占据了我每一个夏天的记忆。

最喜欢暑气散去的夏日傍晚。从家里搬出高脚方凳,拼成饭桌支在院子里。新鲜油亮的丝瓜韭菜,刚出锅就被端上桌。小孩子嘻嘻哈哈追逐,大人盯着饭盆“哎呀慢点!汤要被你打翻了!”

刚坐下,邻家阿姨也拎着长凳出来了。

“吃饭啦?”

“欸哇,今天烧了肉的,等歇儿来夹几块。”

“哦哟,烧得香好香啊。”

你家红烧的肉,他家的粉丝汤,还有隔壁端来的粉蒸肉,不消一会儿,各家门前的院子上满是饭香了。

把肉汁浇进白米饭,拌一拌,小孩子哧哧扒饭吃得香,恨不得把头埋进饭碗里。

大人们隔着花坛聊肉价、掉毛的黄狗、和即将来临的雨天。老人们用蒲扇给小孩扇风,突然“啪”的一声,那是打死了一只蚊子。吃到一半,听到老远传来的摩托车声音,愈来愈近,刚从厂里下班的舅舅回家了。

去太阳底下走一走吧!

听到摩托车的声音,家婆就会立马起身回家拿酒瓶酒杯和花生米。

“回来啦?”

“快点去吃吧,我们都吃一半了。”

“回来啦。”

舅舅从村口开进来,一路招呼声。

“哦哟,烧了肉啊。”

先拈两粒花生米扔进嘴里,坐下,往小酒杯里倒酒。咪一口、咽下肚、张开嘴、发出喝酒人品酒时常常发出的一声赞叹。虽不知道这一声“啊“到底是在赞美什么滋味,但能听出他此时此刻的知足和适意。

“舅舅啊。“

“欸?“

“你什么时候最想喝酒呢?“

“开心的时候噻。“

“那你什么时候不开心呢?“

“嗯…应该没有不开心的时候吧。“

小时候跟舅舅的这段对话我可是一直记着呢。当时隐约意识到舅舅性格中有一些令人愉悦的地方,长大后明白是乐观、松弛、知足这些轻快的词。

在这样美丽活泼的地方长大,也难怪有如此性情吧。

去太阳底下走一走吧!

我沿着童年时常走的野路往前走,回想起在这里听到过的蝉鸣、乡音、蒲扇声,回想起那些鲜活质朴的夏天。在这里度过的日子,是无论何时想起,都能鼓舞你度过阴雨天的日子啊。

走着走着阳光会有些晃眼,也会晒得头顶暖热。

去太阳底下走一走吧!

ps:最近我总是莫名的想起乡下的老房子,如果回家,我一定会乘很久的车,回去看看,我想,在少有人问津的村落里,四下都会显得破败。唯有门前的大水泥地,还是会像十几年前的老样子。

仿佛太阳一下山,就会有人端出桌椅饭菜。

如果遇到烦恼的话,就回到这里或是在太阳底下走一走,应该会你振作一些吧?暖和一些吧?让你好很多!

加油,十七。

去太阳底下走一走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