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备付金昨日开启100%交存,微信支付宝们躺着赚钱已成过去式!

万亿备付金昨日开启100%交存,微信支付宝们躺着赚钱已成过去式!

1月14日,大限到了。以支付宝、微信为首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备付金账户全部撤销,万亿规模的客户备付金统一交存至人民银行,并撤销在商业银行开立的相关账户。

以后,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机构再也无法沉淀资金,并享受躺着挣利息的待遇了。

备付金?与用户何关?

比如说网上购物,消费者要预先支付货款,这笔钱将放在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机构账户上,等到收货确认后支付宝把款项汇给商家。这笔预付款项就是所谓的“备付金”。

而无数笔备付金聚集在一起形成巨大的资金沉淀,其产生的利息收入让支付机构赚得盆满钵满。这个本质上是客户充值后未进行交易的资金,也就是沉淀在支付机构账户内的资金。客户在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消费转账过程中,由于存在结算周期的时间差,会在备付金账户内沉淀出一定规模的资金。这部分资金的利息收入归第三方支付机构所有,但只能进行银行存款、基金购买,不能进行放贷等投资。

根据人民银行的要求,支付机构把客户备付金存管在商业银行的专户内。但因为客户备付金是以支付机构的名义存放在银行的,对银行来说是一笔非常可观的存款。为了争取备付金的存放,

银行向支付机构支付利息。而当备付金被100%存缴银行,央行不需向支付机构提供利息,意味着支付机构将失去一大笔利息收入

备付金通知缘起何时?

  • 备付金集中交存相关工作始于2017年1月,央行下发《实施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自2017年4月17日起,支付机构应将客户备付金按照一定比例交存至指定机构专用存款账户,首次交存平均比例为20%左右。这一比例自2018年1月起提高至50%左右。
  • 2018年6月29日,央行发布《关于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全部集中交存有关事宜的通知》(即“114号文”),自2018年7月9日起,按月逐步提高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到2019年1月14日实现100%集中交存央行。这是央行第一次对备付金交存提出具体时间。
  • 2018年11月底,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下发《关于支付机构撤销人民币客户备付金账户有关工作的通知》特急文件,规定支付机构应于2019年1月14日前撤销人民币客户备付金账户。《备付金通知》提出,支付机构能够依托银联和网联清算平台实现收、付款等相关业务的,应于2019年1月14日前撤销开立在备付金银行的人民币客户备付金账户,规定可以保留的账户除外。
万亿备付金昨日开启100%交存,微信支付宝们躺着赚钱已成过去式!

备付金接管历程

也就是说,央行要来接管这部分“巨款”。而此次央行支付结算司发布的通知要求支付机构撤销备付金账户也被认为是这一进程的加快。

涉及影响的支付机构及规模?影响如何?

本次是波及了全部的支付机构,两大支付巨头——支付宝、财付通(微信支付)无疑是最大的支付机构,两家的进展也最受关注。

  • 支付业巨头支付宝之前也表示,已实现备付金集中存管账户开立、缴存,交易断直连等工作。
  • 财付通方面称,已按照人民银行要求的进度,推进账户备付金集中交存工作,会按照监管规定完成备付金集中交存。

多家第三方支付机构表示,已按监管要求完成相关工作。

万亿备付金昨日开启100%交存,微信支付宝们躺着赚钱已成过去式!

非金融组织存款即为支付组织交存人民银行的客户备付金存款

人民银行公布的系列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1月末,非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12446.46亿元,较10月末新增2489.55亿元,即仅11月份支付机构上缴金额约2490亿元,比此前几个上缴金额较少的月份,加起来还多。

对许多支付机构来说,备付金利息收入相当于当年税后净利润,一旦备付金利息没了,公司盈亏很有可能发生逆转

中国支付网创始人刘刚指出,备付金账户撤销有两大重要影响,一是支付机构依靠备付金利息盈利的日子彻底结束,特别是预付卡公司这类基本依赖备付金利息生存的公司,或将面临关门停业二是支付机构不再能以备付金作为条件去和银行谈判争取费率优惠,这意味着支付公司和银行之间的合作更为纯粹,可能会进一步导致费率上涨

对于两大支付巨头来说,影响较小且两家均有理财产品作为应对“武器”:零钱通、余额宝,但对于普通的中小支付机构来说随着利差模式的终结盈利或难以为继,同时又无法与支付巨头竞争,洗牌进程或将加快!

对用户影响如何?是否殃及?

总体而言,对于用户资金和市场稳定是有长远利益的。

但短期,由于客户备付金是以支付机构的名义存放在银行的,对银行来说是一笔非常可观的存款。为了争取备付金的存放,银行会给予支付机构费率上的优惠。而支付机构可以以备付金存管、汇缴的筹码跟银行谈快捷支付、代扣等方面费率上的优惠。而用户实际上也享受了低费率。而一旦存管,中小企业的议价权弱化,费率势必走高,如前段时间微信与民生银行提现收取0.05%的提现费用。

举个例子:如果余额宝出现问题、就有大部分人提现,而余额宝拿这钱去投资。如果投资失败,当天弘基金账面余额不足以支付储户的提现金额即所谓的挤兑,那时候用户资金几乎就遥遥无期了。而存管在央行,无论天弘基金出现任何问题,都不会出现挤兑风险。

其实这对大众来说是好事。如果天弘基金出问题,还有全部备付金支付给大众,对普通人影响很小,长远来说还是有好处的。

央行缘何出手了?

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有利于引导支付机构回归支付业务本质,解决以下四个问题:

  • 挪用占用客户备付金

2014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对上海畅购企业服务有限公司实施突击检查,发现其存在挪用备付金的问题。自2014年12月10日起,受宁波地区个别商户散布的负面信息影响,宁波地区首先出现持卡人突击消费的现象,并逐渐扩散至上海等地区,12月12日起畅购卡遭商户大面积停止受理。

  • 分散存放客户备付金,存在流动性风险

支付机构通常会在多家银行分别开立多个账户存放备付金。大量的账户,分散的存放,不利于统筹管理和日常监管,存在一定的流动性风险。

  • 通过客户备付金赚取利息收入,偏离主业,没有动力开拓新支付场景

支付机构与商业银行协议存款的价格区间大约是年化3%,二线支付机构备付金的日均沉淀量在30亿至50亿之间,可以算出一家二线支付机构一年可获得1亿元以上的客户备付金利息。这笔可观的利息对支付机构来说相当于无风险套利,以至于没有足够的动力去开拓新支付场景。

  • 超范围经营(跨行清算)

部分支付机构通过在多个银行开立备付金账户办理跨行清算,突破了法定的经营范围。例如,部分支付机构涵盖分销理财产品的业务,客户购买理财产品的资金通过备付金账户自行处理,完成资金转移的过程,这等同于行使人民银行或清算组织跨行清算的职能。

严监管情势下,合规合法经营是经营之道。专注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的借呀APP,也在撬动银行的资金,运用移动信贷技术和前沿的金融风控技术,为融资难题贡献解决方案!

本期推荐:

无中介 零抵押 长期限随心选 纯线上更简便——借呀APP,专注小微企业主的借贷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