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张之洞的一个故事,教你置身事外的艺术

清朝末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和湖北巡抚谭继洵关系不融洽,二人之间都不服气,遇到什么小事都要相互辩论一番。

清朝张之洞的一个故事,教你置身事外的艺术

故宫

有一次,在长江边上的黄鹤楼,谭继洵和张之洞都受邀去参加宴会,当地的各级官员都在现场。就在这时,有个官员说起了这长江江面宽窄的问题,张之洞说是七里三分,他说自己曾看的某种书中对这江面宽度有记载。谭继洵想到张之洞可能是胡邹乱造,他就故意说是五里三分,自己也曾经在另一本书中见到过测量记载。

清朝张之洞的一个故事,教你置身事外的艺术

江面

总督和巡抚二人争执不下,谁也不服谁,在场的各级官员又不敢说话。二人都不肯丢自己的面子,张之洞就派人去把当地的管理江海河运的官员请来断定裁决,说出个谁是谁非。当时的官员是陈树屏,听来人说明了情况,连忙整理了仪容仪表前往黄鹤楼。等到陈树屏刚刚进门,还没来得及开口。张之洞和谭继洵二人同时问道:“你管理这江河海运,汉水在你的管辖之内,那你知道江面宽度是七里三分,还是五里三分呢?”

清朝张之洞的一个故事,教你置身事外的艺术

黄鹤楼

陈树屏知道二位大人是借题发挥,内心对两个人这样胡搅蛮缠十分不满,但是又害怕扫了在场各级官员的兴致;退一步说,二位大人官职都比自己高,这两方面谁都得罪不起。他灵机一动,故作权威地说:“汉水江面水涨时,就宽到七里三分。水落时,便是五里三分,张总督是当水涨而言,而巡抚大人则是水落而言,那两位大人都没有说错,这又有何可怀疑的呢?”张之洞和谭继洵,二人本来就是信口胡说,又听了陈树屏这个有趣的圆场,失口大笑,一场僵局就此化解。

清朝张之洞的一个故事,教你置身事外的艺术

清朝颐和园

由此可见陈素萍用的策略就是座山观虎斗,置身事外的策略,最终获得了自己所希望的结果。如果面对的两人都是自己不能得罪的时候,切不可操之过急,说谁对谁错,免得反而使他们联手。

清朝张之洞的一个故事,教你置身事外的艺术

人在很多时候都需要一种置身事外的艺术。两个朋友,为了一件小事而发生争执的时候,一个聪明人不会直接说出任何一个朋友的不是。因为这种由小事引发的争执,影响他们作出的判断的因素有很多,不管对错,他们相互之间都是朋友。当面说一个人的不是,会伤害他的自尊心,让他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甚至很可能会因此失去他对你的信任。而得到支持的那个朋友,虽然一时会感谢你,但是等明白过来,就会觉得你帮了倒忙,使他失去与朋友和好的机会。

清朝张之洞的一个故事,教你置身事外的艺术

清朝建筑

由清朝末年张之洞的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即使是枪手博弈,在枪弹横飞之前甚至之中,也仍然会出现某种回旋的空间。这时候对于尚未加入战团的另一方来说是相当有利的,因为当另外两方相争时,第三者越是保持自己的含糊态度,保持一种对另外两方的威胁态势,那么其地位就越是重要。当他处于这种可能介入但是尚未介入的状态时更能保证其优势地位和有利结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