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石窟藝術寶庫”,坐落於大同始建於北魏,歷經千年洗禮

我國有四大著名的石窟藝術寶庫,你知道是哪裡嗎?除了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和天水麥積山石窟,還有就是坐落於山西大同的--雲岡石窟。現存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尊,代表了五世紀世界雕刻藝術的最高水平。

號稱“石窟藝術寶庫”,坐落於大同始建於北魏,歷經千年洗禮

雲岡石窟,古稱武州山大石窟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山西省大同市城西十六公里的武州山南麓,十里河北岸。開鑿於北魏時期,歷經1500年歲月侵蝕,由於外部環境因素和人為因素,雕塑有不同程度的損毀,之後又多次重修與修茸,不過過程波折坎坷最終得以保留下來,在新中國成立後,逐漸向外開放。

號稱“石窟藝術寶庫”,坐落於大同始建於北魏,歷經千年洗禮

景區內主要分為石窟群與景觀區。景觀區包括遊客服務中心:曇曜廣場、禮佛大道、禮佛浮雕牆、靈巖寺、摩崖石刻、石兵美術館、石佛古寺、周總理紀念室、清代戲臺、北魏河壩、雲岡上堡、 雲岡皮影、木偶館、雲岡陳列館、演藝中心、石破天驚照壁、接引佛殿、雲岡闕門、雲岡寫經院;食貨街: 康氏絹人、鑑古堂、平城石刻、鹿苑超市、雁門山貨、大同商行、代京木藝、凱鴿酒樓。

號稱“石窟藝術寶庫”,坐落於大同始建於北魏,歷經千年洗禮

據資料顯示,石窟發展分早中晚三期,早期石窟,第16-20窟,叫做曇曜五窟,當時著名高僧曇曜在武州山,開鑿了雄偉壯觀的五窟。第16~20窟即帝王象徵的曇曜五窟。主要造像為三世佛,其雕刻技藝繼承並發展了漢代的高湛技藝。

號稱“石窟藝術寶庫”,坐落於大同始建於北魏,歷經千年洗禮

中期石窟:此時也是興盛的時期,主要是第1到13窟,其中第三窟未完工。這一時期,是北魏遷洛以前的孝文時期,也是最興盛,最穩定的時期,此時期雕鑿出許多精美的大窟佛像。到孝文帝遷都前,皇家經營的所有大窟大像均已完成,歷時40餘年。

號稱“石窟藝術寶庫”,坐落於大同始建於北魏,歷經千年洗禮

晚期石窟:北魏遷都後,大規模的開鑿停止了,但是小窟小龕的鐫建在中下級逐漸蔓延開來,主要分佈於第20窟西側,大約有二百餘座中小型洞窟,多以單窟形式呈現,佛像菩薩像也多以一種清新典雅的藝術形象呈現。

號稱“石窟藝術寶庫”,坐落於大同始建於北魏,歷經千年洗禮

不同時期不同風格,早期的曇曜五窟具有西域情調,渾厚,淳樸,氣勢磅礴。中期則多以精雕細琢,裝飾華麗。晚期時,整個石窟小規模開鑿,比列適中,人物造像也多以一種清秀的藝術形象呈現。

號稱“石窟藝術寶庫”,坐落於大同始建於北魏,歷經千年洗禮

雲崗石窟保護的似乎不怎麼好,沒有莫高窟保護的好,照此下去未來很可能逐漸消失,顏色也在逐漸褪掉,有許多風化後的石頭也越來越看不出原來雕塑的樣子了,確實是一大遺憾。

號稱“石窟藝術寶庫”,坐落於大同始建於北魏,歷經千年洗禮

作為5A景區,裡面的配套設施和建設還是很“浮誇”的,石窟不大,但是對外宣傳建設的佛,廟等等,都是現代建築。

號稱“石窟藝術寶庫”,坐落於大同始建於北魏,歷經千年洗禮

雲岡石窟是四大石窟裡面最小的,但是還是比較震撼,關於拍攝在取得園內向導的許可下,不用閃光燈是可以進行拍攝的。

號稱“石窟藝術寶庫”,坐落於大同始建於北魏,歷經千年洗禮

以上就是我帶給大家的分享,如果喜歡記得點贊,關注,收藏,你覺得這裡怎麼樣?歡迎下方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