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自己成了“岛民”

很多人都身处在自己营造的孤岛上,完全以自我为中心,漠视他人的存在。

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大多数都是手机、电脑屏幕上迅速闪现的冷冰冰的文字,听不出语气、听不出情感。

别让自己成了“岛民”

因为缺乏面对面的沟通,逐渐的,我们发现自己的内心越来越小,越来越不会考虑他人,做任何事全凭自己的心情,我们以为这是对的,但其实,我们正身处在自己营造出来的孤岛上,孤零零的活着。

因为我们是“岛民”,所以我们只在乎自己的感受,永远以自己的视角去看待这个本就应该丰富多彩的世界。

“我是最好的”“我是最完美的”“所有人都应该喜欢我”,这种趋向于执着的自我陶醉,过于的自信,是一部分人的通病。如果现实和自己所想的不一样,这种执着就会让人患上精神疾病。

还有一种人,我想叫他们“说不得”,听不了别人一丝一毫的刺耳的话,哪怕是这句话是对他们好,希望他们能够认识到不足而改正。

就像有一位大德说的那样,这个世界的真相是不可能所有人都喜欢你。同理,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也不可能听到的全部都是赞美的话,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兴许就能快乐很多。

别让自己成了“岛民”

有这样一个故事:

小和尚有三个师兄,师兄们每天都是默默地做事,从来不多说话。小和尚却不同,小和尚总是想引起大家的注意。

有一天,小和尚穿了一件新衣服,是师父给他的。

小和尚逐一地找他的大师兄、二师兄、三师兄都问同一句话:“师兄,你看我今天是不是有点特别?”而他得到的回复却是:“没什么特别。”

小和尚心里接受不了了!三个师兄都没有看到他今天穿了新衣服。小和尚就去了师父那里,相当委屈地说:“师父,三个师兄都没看到我穿了新衣服!”

师父说:“你就为了这事生气呀!他们认认真真地干他们的事,哪里会注意到你的新衣服呢!一个人,不要太在乎自己了,把自己看得很重要,结果就只能让人失望。”

从此,小和尚也像师兄们一样默默地做事,尽力把事情做好,不再多说话,不再哗众取宠。

许多年过后,小和尚成了寺院的住持。他禅房里的墙壁上写着:一个在乎自己的人,别人往往不在乎他;一个不在乎自己的人,别人往往很在乎他。

别让自己成了“岛民”

细细体味小和尚成了住持之后的写下的话,不在乎自己,就是不执着于自我,放弃了最可怕的“我执”,慢慢习惯了总想着别人,自己的执着会越来越少,痛苦就会越来越少。

我执,是一切痛苦的来源,因为我执会让我们的心量越来越小。别再做“岛民”了,走出孤岛,敞开内心,装些他人。

你我,有多久没有体会到包容他人而带来的快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