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雲知聲李霄寒:不計成本研發芯片,探索語音之外的“硬”實力

最近半年,雲知聲的芯片研發速度可謂是緊鑼密鼓。

5月16日,雲知聲發佈第一代UniOne物聯網AI芯片及解決方案——雨燕Swift。在此前後,雲知聲完成了C輪系列共計超過19.8億人民幣的融資。據瞭解,該筆融資將有相當一部分投入到其AI芯片的研發上。

7月24日,在雲知聲組織的一場小型媒體溝通會上,雲知聲UniOne芯片研發負責人、IoT事業部副總裁李霄寒公佈:將開源AI芯片UniOne針對智能家居、智能音箱場景的語音交互解決方案,並於9月15日的Turnkey方案開源研討會上與合作伙伴共商此事。

與傳統芯片廠商僅提供SoC的設計不同,雲知聲希望更進一步:足夠開放、高度可定製化,讓更多不具備AI能力但希望參與到這個市場的人進來,包括客戶、方案商或開發者,成為其下游或合作伙伴。對他們來講,可以只做淺層次的定製化改造,如喚醒詞修改;也可以做深層次開發,如基於雲知聲架構框架增加自己的對話Session ;甚至可以在看懂整體方案情況下,完全重寫。

對話雲知聲李霄寒:不計成本研發芯片,探索語音之外的“硬”實力

與我們第一反應想到的"芯片層面或芯片指令集"的開源不同,雲知聲選擇在應用層面的開源有其內在邏輯。

"其實,開源不同的部分所面向的群體是不一樣的。如果直接將芯片開源了,那麼我們面向的一定是底層芯片的設計者。而我們要做的是在這個芯片方案已經Ready的基礎上,讓AI的能力更好地在物聯網的某些垂直場景裡先一步落地,去改變這個市場的格局。"李霄寒這樣對AI科技大本營解釋。

那麼,這是一個怎樣的市場格局?

就在雲知聲宣佈開源兩天後,Google就宣佈推出了其針對IoT終端的Edge TPU和配套軟件棧Cloud IoT Edge。相比已進化到3.0的雲端芯片TPU來講,該款芯片則以邊緣運行TensorFlow Lite ML模型為設計,用以處理ML的預測,其計算強度要比訓練模型小很多。

這一動作隨後被外界認為是Google"利用Edge TPU提供給其他廠商使用,意圖搶佔物聯網市場"的野心。

實際上,早在今年4月RSA 2018大會上,微軟推出了基於Linux的端到端物聯網安全平臺Azure Sphere,試圖從芯片、操作系統、雲三個層面上解決物聯網安全問題。其中,芯片MT3620則由聯發科提供。

無論是自研還是與芯片廠商合作,巨頭們的每一步產品動作,都影響著市場的格局。

而這種感受更直接地體現在創業公司中,如目前競爭最為激烈的幾個物聯網場景:自動駕駛車載、智能家居、智能音箱、機器人等。可以看到,除了雲知聲,思必馳、出門問問、Rokid也相繼表示投入力量打造AI芯片。

此前,芯片創業公司佼佼者之一的深鑑科技被FPGA巨頭賽靈思收購,讓不少人看到:創業公司專做芯片,風險性非常高,它們也在謀求資源上的能力互補以提高競爭壁壘。

那麼,作為一家以語音交互起家的創業公司,雲知聲選擇自研芯片,甚至以開源的方式吸引合作伙伴參與其中,可以想象道路之難。

以下為記者對話李霄寒博士的七個問題,精彩而乾貨。

對話雲知聲李霄寒:不計成本研發芯片,探索語音之外的“硬”實力

雲知聲IoT事業部副總裁李霄寒

<strong>問:目前在資金及人員支持上,雲知聲在造芯這條路上投入了多少?

李霄寒:"不計成本。可以說融資的很大一部分資金會用在芯片的研發上。此前,芯片研發還停留在比較淺層的芯片設計,後期我們會在芯片設計、封裝、後端開發搭建全面的團隊。"

<strong>問:選擇造芯,雲知聲會收穫哪些好處或利益?

李霄寒:"芯片是一種趨勢,傳統芯片在AI的場景下有點擔負不起來,包括算力、性能、成本、功耗等因素。例如,市場上不一定隨時有適合你的芯片算力強的成本高,成本低的又算不過來。而且,基於通用芯片,很難實現差異化,只有軟硬一體化,基於軟件去設計一個高性能的硬件,基於硬件去設計你的軟件。"

<strong>問:有人會說,中國沒有開源環境,也就是沒有開源合作伙伴以及後續開源項目的維護,為什麼選擇開源?可能會遇到哪些挑戰?

李霄寒:"這是市場必須的。在過去的半年時間裡,通過跟潛在客戶的不斷交流,我們才針對性提出這套方案。方案成熟後,我們還會邀請潛在的種子客戶探討技術和產品。

挑戰其實有很多。一是芯片真正實現客戶量產之前,業界會一直對我們存在疑慮。二是在自身的產品演進上,對下一組芯片和方案的需求是非常高的。"

<strong>問:據瞭解,思必馳思必馳已與某芯片巨頭合作成立合資公司,進行適用於智能語音交互的AI芯片研發。你如何看待?

李霄寒:"以我們這款芯片為例,降噪引擎、喚醒/識別、語音合成、以及SoC等模塊之間的耦合是非常緊密的。如果這些引擎之間要產生效力,就需要有一個專門的硬件與軟件進行交互和支持。我們的技術演進很大程度上考慮的是硬件支持的能力,也就是能獲得很高的性價比。相比之下,這種合作研發的方式更顯得比較鬆散。"

<strong>問:你跟全志等芯片原廠之間還有合作嗎?

李霄寒:"我們一直是以一種開放的方式合作,假如我們的客戶想用全志、MTK的芯片,都可以。"

<strong>問:但這並不代表思必馳不會選擇自研芯片。

李霄寒:"我們只關心我們的邏輯,以及下一步我們投入資源加強這方面的力量。相比來說,自研要比跟芯片廠商進行一些鬆散合作要更有優勢。因為,SoC本身正處於一種激烈的變化當中,這時效力是非常重要的。而我們會為我們未來的成果或失敗買單。"

<strong>問:格力董事長董明珠宣佈要投資500億造芯,這樣來看雲知聲跟格力(你們的客戶)之間未來是一種競爭關係還是合作關係?

李霄寒:"要知道,空調銷售最大的亮點是節能,其二才是語音功能。作為家電企業做芯片,格力是第一家,而且做得不錯,自己去做芯片很大的優勢是可以量級、可以自我消化,但劣勢在於並非中立的'第三方'。這對於雲知聲來講就是機會。

從產品本身的形態來講,格力做出來的東西就會像SoC一樣,仍需要上層架構、軟件、服務方面的支持。這樣來看,我們與格力之間的合作會更為豐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