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俏公主》让中美文化“奶瓶之争”拉开荧幕战局

《两个俏公主》让中美文化“奶瓶之争”拉开荧幕战局

从动画大电影上来看,迪斯尼出品一贯成为国内儿童青睐的品牌,秉承着创意十足的形象设计,色彩绚丽的童话演绎,动情声色的歌曲匹配,很多经典角色和衍生品都侵占了中国市场。而国产动画在打出熊出没、大头儿子等系列之后,动画故事的主题创新和形象创新依旧步履维艰。即将于11月10日在全国院线上映的动画电影《两个俏公主》以两个公主探险的线索贯穿全片,从形象上看,服饰设计其实颇有些迪士尼公主的味道,而在故事主题上,以探险中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这样的中西结合既有传统文化传承的魅力,又有借鉴迪斯尼动画的“拿来主义”,我们希望,这《两个俏公主》会满足每个观众心目中的“公主梦”,关照父爱与女性独立的内涵,嫁接两代人沟通的桥梁。

从“拿来主义”上看,《两个俏公主》红铃和桃茜两个公主的形象设计其实很契合迪士尼公主的卡通元素,公主裙、大眼睛、长发的标配,性格差异化的刻画,友情、亲情爱情的碰撞等都丰富了角色。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对姐妹公主其实有些像《冰雪奇缘》中两位可爱美丽的小公主,艾莎和安娜的故事,但是有所不同的是《冰雪奇缘》中的两位公主更侧重于姐妹情的探索和为其探险,《两个俏公主》中的红铃和桃茜更侧重于携手前行遵守承诺帮助朋友,红铃和桃茜在比赛岛参加比赛的时候,救下了天鹅国的天鹅王子。当她们得知鹰国的鹰王“拿走”了天鹅王子的圣羽之后,两人当即决定帮助天鹅王子拿回圣羽。为了遵守承诺,两人历尽艰险,最终拿回圣羽。这样的诚实守信精神教育青少年,更具有普世朴实的价值观。

《两个俏公主》让中美文化“奶瓶之争”拉开荧幕战局

从传统文化继承上看,这部动画电影的编剧都是90后女性。编剧们从中国经典古籍《山海经》当中提炼元素,结合中国传统的守信、一诺千金等传统文化,表达了“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这种传统的儿女在外,也知道父亲思念自己的真挚情感。电影还表现了当代少女勇敢、坚强、勇于自立的精神。影片中很多台词设计和主题呼唤都让观众感受到浓浓的父爱温情:“每个女孩都是父亲心目中的公主”,这也让两代人之间形成了共鸣。

纵观国内少年儿童对于动画的追逐,小猪佩奇和熊出没应该可以成为中美文化在下一代精神层面的映射,但是,小猪佩奇系列的教育意义和平常的生活化演绎认知,更契合儿童成长的规律,简单和平常的场景化表现弥漫出家庭文化的教育潜意识。而熊出没更倾向于探险和正反派博弈的骗“斗争化”演绎所营造的氛围其实更为架空和武力,后来衍伸出的熊熊乐园则将视点切换到大树幼儿园,其实更具有温和的教育意义。国产动画的创新不拘泥于形象化,你有猪,我有熊这样的意象转换其实没有什么大问题,只是在主题上,如何既能关照到中国文化元素,让国内儿童和家长喜闻乐见,则是需要长期探索和钻研的。

《两个俏公主》让中美文化“奶瓶之争”拉开荧幕战局

《两个俏公主》让中美文化“奶瓶之争”已然拉开荧幕战局,形象上的继承和沿袭并不影响故事的阐述,重要的是主题上如何关照到中国家庭教育的主题和氛围,父女情感、友情承诺等植入其中,让教育意义也更深入人心。作为家长,我们自然更希望孩子们能够讲出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背出更多的古诗词,这是一种对本土文化的认识积淀。所以,“奶瓶文化”任重道远,而动画元素已然成为传播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