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井文:带出一群“金头盔”的“金头盔”

郝井文:带出一群“金头盔”的“金头盔”

搏击空天谋打赢的优秀指挥员郝井文。万全 摄

又是一年岁末。

跑道的四周空空荡荡,冬日南方的湿冷天气从脚底袭入全身,让人不时打着寒颤。对于在万里高空之上度过3000多小时的郝井文来说,这不过是万般滋味中的寻常一种。

今年,是郝井文入伍的第25个年头。

这25年,他体味过枯燥训练的漫长无涯,在拿下首届“金头盔”时也只留给自己两秒时间的短暂欣喜;

这25年,他陪着战友们走出兵败麦城的惭愧懊恼,也带领团队感受过“金头盔”“金飞镖”数量居全空军之首的无上荣光;

这25年,他数次经历与外国军机近距离对峙的剑拔弩张,也见证着中国空军的战斗航迹延伸到远洋远海的热血豪迈!

时光一直这么安静,却又有万钧之力。

(一)

郝井文:带出一群“金头盔”的“金头盔”

优秀指挥员郝井文。万全 摄

当上飞行员,在十里八乡是比中状元还要“轰动”的事儿。

这个从春秋古城走出来的小伙子,胸膛里装着战国的风沙星辰,走的路都笔直通天,没有崎岖绕弯。他一路通过了70%淘汰率的飞行员选拔,进入空军飞行院校,来最优秀的团队,飞最先进的战机。

20多岁的共和国飞行员,风华正茂。生在和平年代的郝井文,此时正意气风发走向未来战场;生在战争年代的王海,彼时正身披战甲升空迎敌——

当朝鲜的战火燃烧到国门,这支平均只飞了几十个小时的“王海大队”,打出了15比0的空战传奇。

人民空军的诞生与成长,背负着民族的希望。穿越时间与空间,英雄部队的力量会愈显光芒。

传承的能量,其实远不止于此。

“总有一天,你们会成为老同志,在年轻时候就打好基础,后面才能扛起一片天!”那年,只有25岁的汤书杳把郝井文的这句话,记在心里。

当听到郝旅长力排众议推荐他去参赛的时候,除了感激,还有忐忑——感激郝旅长依然选择相信他,却又怕自己走不出当年打靶失误的阴影。

“熬过去,雏鹰才能成长为雄鹰!”郝井文自信从没看错过自己的兵。

数月时间同吃同住、手把手带飞,不分昼夜无缝隙指导教学……终于,汤书杳听到了那句——“还不错”。

为了这三个字,汤书杳顾不得背后生了脓包不能碰水,从不会游泳练到比肩专业运动员的水平;为了这三个字,汤书杳把日照角度、空中风力分配等都细细研读,不容有丝毫失误……

从抗美援朝战场打出来的血性虎气,托举汤书杳一举拿下“金飞镖-2018”,成为中国空军最年轻的“金飞镖”得主!

无数梦想拔节生长,无数希望竞相绽放。一路走来,郝井文带领部队6次夺得空军“金头盔”“金飞镖”实战化军事训练比武竞赛团体第一,10人次夺得“金头盔”、6人次获得“金飞镖”……

时光流转着,也见证着。

(二)

郝井文:带出一群“金头盔”的“金头盔”

忠诚使命。韦忠梁 摄

“其貌不扬,身怀绝技”是通信兵刘江对郝旅长的初印象,“他就是白眉大侠!”

战邪恶、灭贼寇,不只存在在单田芳的评书里。

一次,部队在沿海机场驻训,凌晨接到上级命令。

“我第一个上,大家跟着上!”郝井文说罢,就驾机紧急升空。

在任务空域,面对外国军机抵近侦察,郝井文果断前出驱离。剑拔弩张间,外军机发射干扰弹,调转航向飞离空域……

那次任务,郝井文组织全负荷大强度出动、全员额熟悉战场环境,连续18小时不间断出动战机,创下6个“首次”。

追梦苍穹,领头雁的航迹依旧在延续。

“金飞镖·2015”比赛即将拉开序幕,8架战机严阵以待。此时,前方天气突变。

去不去?怎么去?有些人心里犯起了嘀咕。

“敌人不会选择天气来进攻!”

离起飞还剩不到1个小时的时间,郝井文拿起图纸,重新规划航线只用了不到30分钟。

然而天气一瞬万变,等机组飞过去,迎接他们的是一柱柱雷暴云,如“摄魂怪”般迎面压来,堵住他们前行的去路。

这情形,连飞了12年的“金头盔”王立都有点发怵。

无线电里只有“嗞啦——嗞啦——”的响声,能见度达到飞行极限条件,唯有前方郝井文驾驶的长机依稀可见的一点外部灯光,和不远处撕开天幕的一道道闪电……

怎么办?绕飞?油量撑不过几千公里。返航?身后也并非一片坦途。

“你保持好队形,跟我飞。”郝井文的语调前所未有的平静。

理论课上得再多,此时也需要经验加持,才能躲过暗器和关口,8架战机跟着长机,依次从雷暴云的夹缝中飞过去。

天亮了,心也亮了。

“发现目标!”“稳定截获!”

浪尖几乎贴着机翼,发动机灼热的气浪在海面上喷出一道道白色的浪迹,仿佛是在为他们奔腾相贺……

(三)

郝井文:带出一群“金头盔”的“金头盔”

郝井文和他的鹰隼团队。万全 摄

在刀尖上起舞,于深蓝处徘徊,“这才是一名军人应该有的样子!”

“其实也抱怨过,来当兵,却不能到一线。”作为一名空军话务员,赵玉娇每晚都要练口功——把上千个电话号码一遍遍背诵。望着《时代楷模》舞台上的郝井文等一行飞行员,在听到那句“强者都是含着眼泪在奔跑”时,她第一次意识到“对自己要求得还是不够高”。

舞台上的郝井文和他的“金头盔”“金飞镖”们,自带“主角光环”。可在老战友沈行看来,他其实是个“顶无趣”的人——

你跟他聊这道菜挺合胃口,他跟你聊“让战士们吃好不想家”;你跟他聊天气转凉,他跟你聊“临界条件才能检验飞行员”;你跟他聊准备年货,他跟你聊“大年初一我值班”……

“只要跟工作有关,就能跟他聊得来。”跟他做了十几年战友,沈行也仅仅“知道他家在哪一排,不知道在哪一栋”。

“对祖国尽忠,就是对家庭尽责。”像是有些“自我安慰”般,郝井文选择把对家庭和女儿的内疚埋在心里——“只希望她在想起我时,会觉得她的爸爸也是做了点事儿的。”

总归要留些遗憾给未来的惊喜做好铺垫,如此,很多未能成全的心愿都理所当然变成来年的愿景。

再过不久,中国新一代战斗机将列装这支王牌旅团,郝井文也要告别与他并肩战斗了十几年的“老战友”。

别了,我的座舱。

时光仿佛进行着交接仪式一样,我们一点点和它说着再见,又从它手里接过新的世界。

启航时,他的舱外是星辰大海,征途漫漫;返航时,他的舱外是万家灯火,一片祥和。郝井文眼中的美景,也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的愿景。

2019年,中国空军将迎来她70岁生日。14亿中国人期待中国空军肆意翱翔的时刻,已经到来!

这盛世,如你我所愿!

(国防在线客户端·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