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到這點,和愛人鬧再大都有的救

面對感情問題,普通人都會產生2種選擇:

  • 吵架或者冷戰。
  • 反抗或者忍受

總之,不是我打敗你就是你打敗我。

然而這樣的兩種思維反倒帶來了更多的紛爭,於是我們每天都在忙於說服別人,打敗別人,討好或者教育別人。

<strong>好的關係是有你有我,還有不分你我。

如果你開始積極主動,願意相信學習可以改變自己,並學以致用,那麼我們就可以跳出這兩種思維,給自己的關係多一種選擇。

<strong>感情中的第三選擇不需要委曲求全,是一起創造更多。

有人輸有人贏對於一個關係一個家庭整體來說都是虧損。所以第三選擇是:

<strong>我們協同,一起達成另一個更好的結局。

達到第三選擇就要打破原有的“打或者逃”的思維,建立新的思維模式。

<strong>思維模式一:我看到我自己

看到自己,就像我們看別人一樣看自己,感受自己。

問問我在哪?我在做什麼?我是誰?

我在客廳,我在扔東西,我是生氣的。

我在房間,我在哭,我是難受的。

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我們看到的是自己的情緒,掌控自己的也是自己的情緒。

而真實的自己該是一個有獨立判斷力和行為能力的獨一無二的個體。

<strong>思維模式二:我看到你

我看到你,是把對方當成一個人來看待,不是一個物,一個定義,一個身份,一種偏見。

你這個言而無信的人,小氣愛計較,整天無所事事打遊戲;都是情緒加工之後的誇大。

對方也和你一樣,也是一個有獨立判斷力和行為能力的獨一無二的個體。

<strong>思維模式三:我找到你

能夠看到自己,看到對方,當問題來臨的時候就不需害怕躲避,直接面對。

開始可以什麼都不做,如果看到自己的情緒就給自己一個情緒8秒的練習,在心中從一數到八,再給自己一個肯定的點頭。

之後是聽,因為意見不同,更應該傾聽。給他時間去講,同時你也可以回應:

『你不同意?

你有不同的看法?

我需要聽聽你的想法。』

<strong>可以不認可他的看法,但需要理解他的心情。

<strong>思維模式四:我和你協同

找到你是為了達到雙贏,持續的爭辯會讓情緒高漲也容易讓雙方陷入相互攻擊的循環。

嘗試新的方法,錯開之前的慣性思維,四步創造協同。

既然是問題,那就得認真解決,兩個人坐下,喝杯茶,拿出紙筆,正式開始。

<strong>1. 詢問對方:你願意尋找一種更好的解決方案嗎?

<strong>2. 界定:雙方討論“更好”究竟意味著什麼,把雙方所需要的更好的基本條件都列舉出來。

<strong>3. 創造:共同思考,列舉出各自認為的好的解決方式,之後共同去創造一個可以達成界定條件的第三選擇。

<strong>4. 達成:當真正形成第三選擇時,握手言和,開始執行。

能夠深呼吸,坐下來,喝杯茶,說些話,拿出紙筆並認真開始記錄,當這些行動開始發生,問題就已經解決了一半。

<strong>感情中第三選擇就是一種新的思維,不是我為了你,不是我為了我,而是我們一起為了我們。

我們的進退兩難和別無選擇都是自己將自己框定在了一分為二的思維陷進。

感情中打開新的思路,也需要一些自我提示:

Tips

<strong>1. 不要高看自己,貶低他人,放下自己總是正確的想法。

<strong>2. 學會說“對不起”。

<strong>3. 如果他主動求和修復,給他機會。

<strong>4. 多問自己,這段關係中我要的是什麼?

<strong>5. 給自己一些時間,沉下心思考,並他分享。

<strong>6. 當發展不順的時候,先休息一下。

<strong>7. 有情緒的時候不做決定。

<strong>8. 永遠不要忽視第三選擇的可能性。

我很生氣,他總是晚歸;我很難受,他會言而無信;我會絕望,因為他早已冷淡。

<strong>他們會有不恰當的行為,我們會有負面情緒,但真正需要我們去找到的是新的思路,新的突破口。

<strong>這段關係中,我要的不只是好心情,不只是矯正他的行為,而是我們倆有愛的相處。

學習是一種能力,愛是一種能力,學會愛更是我們需要學習的一種能力。在學習中找到我們愛的第三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