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沒想到!老祖宗發明的這雙筷子還能讓人變得聰明!

真沒想到!老祖宗發明的這雙筷子還能讓人變得聰明!

銅筷子

筷子我想每個人都用過,因做筷子的材料不同,筷子也是五環八門;考究的有金筷、銀筷、象牙筷,一般的有骨筷和竹筷,木筷、塑料筷等等。

中國是筷子的原產國,全世界包括日本、朝鮮、韓國、越南、東南亞等國的用筷子的習俗都由中國傳入。日本還把每年的8月4日定為“筷子節”(Chopsticks Day),這天、每家紛紛購買新箸,焚燒舊筷,以感謝筷子一日三餐地為人們服務。現在,日本的筷子平均年產130億雙筷子,其中90%是“剖箸”(一次性筷子)。

真沒想到!老祖宗發明的這雙筷子還能讓人變得聰明!

金筷子

最初在秦代筷子叫“梜(音同夾)”,漢朝時筷子叫“箸(音同住)”,明朝筷子叫“筷”

《韓非子·喻老》中記載:“昔者紂為象箸,而箕子怖。”3000多年前商朝國君紂王,已經開始用象牙筷子吃飯了!

但您絕對想不到!中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筷子是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出土的銅筷子,是的,銅的!

殷墟大家都知道,距今3000多年!

真沒想到!老祖宗發明的這雙筷子還能讓人變得聰明!

銀筷子

這是中國至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併為考古學和甲骨文所證實的都城。

由於殷墟所處的商朝有著先進的青銅冶煉技術,所以銅製品也大量出現在生活中。銅筷子雖然結實,但會自然氧化,所以慢慢的變成了銀筷子。

目前發現的最早的銀筷子是隋代長安李靜訓墓出土,長29公分,兩頭細、中間粗。從此銀筷子也迅速發展起來,後代的唐代墓中就出土了大量的銀筷子。

1973年在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墓出土的三幹多件精美文物中,有一雙竹箸,長17公分,直徑0.3公分。屬於2100年前的西漢初期的圓箸實物。

魏晉南北朝階段筷子有了很大的發展,在魏晉以前出土的多為竹木箸、牙骨箸和銅箸。

比較起來,西方人大概到16世紀、17世紀才發明了刀叉!

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說起筷子:“早在3000多年前,我們的祖先也用過刀叉,不過華夏民族是酷愛和平的禮儀之邦,宴會上出現刀叉會被人視為兇器,影響友好歡樂的氣氛。再說,中國的烹飪技術大有改善,不需要就餐時一塊塊割肉,所以從商周時代就改用匕和箸進餐了。”

日本的學者曾測定,<strong>人在用筷子夾食物時,有80多個關節和50條肌肉在運動,並且與腦神經有關。因此,用筷子吃飯使人手巧,可以訓練大腦使之靈活。

著名物理學家李政道有一次接受採訪時說:“筷子如此簡單的兩根東西,卻高妙絕倫地應用了物理學上的槓桿原理。筷子是人類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它都能做,且不怕高熱,不怕寒凍,真是高明極了。比較起來,西方人大概到16世紀、17世紀才發明刀叉,但刀叉又哪能跟筷子相比呢?”

所以用筷子的國家的人們腦袋都比較聰明,小編感覺,確實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