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沒想到,連蠟燭也要與時俱進,而且要用到這種特殊生產線!

1實驗與結果

經過多年長期的實驗研究,瀋陽真空技術研究所在該領域的工藝與設備已趨於成熟,以下列舉幾臺設備的研製過程以供參考。

1.1真空脫氣澆注爐第一號設備實驗內容

抽真空加熱,首先實驗各系統的性能:脫氣澆注爐的真空度及漏氣率均達到要求。

脫氣澆注爐的加熱效率。設備實測數據為:

  • 在空爐、室溫9℃時,對導熱油加熱從12℃~120℃,加熱時間1h50min;
  • 在室溫10℃、導熱油預先達到120℃後,在料倉注入8.5℃的原料260kg,罐子加滿料後,大約3h,三個測溫點溫度達到120℃;
  • 將原料加熱到120℃,加熱時間為4h50min;經加熱後做蠟液脫氣實驗,將蠟液加熱到115℃,並開始攪拌15min,觀察攪拌效果;
  • 開始抽真空,5s後大量氣泡上升至吸氣口高度,立即停止抽真空,約2min後,氣泡漸漸下降,可以看到部分液麵露出;
  • 繼續抽真空,氣壓下降到7.0×103Pa~7.5×103Pa,停止抽真空,氣壓上升到1.0×104Pa;
  • 完成了蠟液的抽真空實驗,初步達到預期效果。

1.2真空脫氣澆注爐第二號設備實驗內容:加熱、抽真空、灌裝

在第一號設備實驗基礎上,改進後重新做蠟液實驗及設備檢測實驗。

  • 將原料加熱到115℃,待原料融化成液體後,加入顏料,並同時開始攪拌,耗時15min,觀察攪拌效果;
  • 抽真空,打開主抽空閥3s後大量氣泡上升,液麵消失在視線中,立即停止抽真空,約5min後,氣泡高度漸漸下降,直到露出液麵;
  • 再次開啟主抽空閥3s後氣泡再次大量出現,停止抽真空約3min後,氣泡漸漸下降,表面開始露出一半液麵;
  • 如此循環20min後,主抽空閥保持開啟,約5min後氣泡基本消失,氣壓保持在8.6×10Pa。這時關閉主抽空閥、停止真空泵,加入香精,攪拌10min後停止攪拌機,緩慢放氣;
  • 開始直接灌裝產品,第一批8只,胎膜預熱至45℃左右,使用灌注閥直接灌裝。其餘胎膜沒有預熱,胎膜溫度約12℃。

實驗結果:預熱的胎膜中間蠟液上有極少氣泡,沒有預熱的胎膜內壁上有少量氣泡。第二次蠟液脫氣實驗成功。

原因分析:通過正確控制抽真空速度的方法,解決了堵塞管路的問題,確保了實驗的繼續進行。

設備操作過程:

  • 對爐體進行加熱,在室溫10℃時,將導熱油加熱到120℃,1h後鎧甲外層溫度為25℃(保溫鎧甲使用不鏽鋼材質,邊角經過壓邊處理);
  • 操縱電控面板自動打開爐蓋,爐蓋上升前,需要手動打開罐蓋鎖緊螺栓,上升到上限位最高點;
  • 加入石蠟和顏料;
  • 下降時,需要手扶罐蓋來確保它降落在正確的位置;
  • 然後進行抽真空;
  • 觀察電子儀表顯示,在未啟動攪拌器時,電子溫控儀比機械指針式溫度表的顯示值高9℃~10℃,啟動攪拌器約6min後,設備上的這兩種溫度顯示器顯示差值為1℃;
  • 機械指針式真空表為相對真空度顯示,電子真空儀顯示為絕對真空度,電子真空儀顯示更精確;
  • 測試抽真空速度與氣密性,當原料倉清空時,抽真空從1.03×105Pa至5.3×101Pa,耗時3min;
  • 在真空度達到5.3×101Pa時,關閉主抽空閥、停止真空泵,5min後儀表顯示值上升到6.0×102Pa,1h後儀表顯示值上升到8.2×103Pa;
  • 查看真空管道過濾器,在原料260kg,香精等添加劑10kg,執行一次連續抽真空操作後,原料在過濾器內沉積5kg。

從表1中可以看出:蠟液沉積到過濾器內與第一次抽真空時間,和蠟液數量有關。

真沒想到,連蠟燭也要與時俱進,而且要用到這種特殊生產線!

澆注時,打開澆注閥,原料流速過快,不易控制,關閥時無法立即截流,並且隨著原液位的變化,原料留出的速度也不同,澆注口目前只能用於放出原料,不能直接澆注產品;

罐體內蠟液放空後,打開閥門,可以自動將蠟液吸入脫氣爐內,但因吸力過大,罐內會產生大量的氣泡,堵塞真空管路前打開放氣閥;

在平臺上觀察窗觀看罐內情況。

真沒想到,連蠟燭也要與時俱進,而且要用到這種特殊生產線!

1.3真空脫氣澆注爐第三號設備實驗

在第二號設備性能良好的基礎上,我們又進行了第三號設備的研製,保證設備抽真空效果良好,可以達到良好的真空度。

氣密性可滿足產品生產需求,一次抽真空操作約需要25min完成;

手動打開罐蓋鎖緊螺栓,在上升到2/3以上高度後,停止上升,再次啟動上升時,電動機表現為動力不足,無法驅動吊件上升,需要加大電動功率;

機械開關罐蓋裝置的上、下限位開關安裝效果經調試穩定,特別是上限位,確保準確而有效;

經改進,攪拌機中軸輸料器,提升原料效果好,提升量多,抽真空時可以觀察原料中含有的氣泡;

真空泵更換動密封后,運行良好。

1.4蠟製品設備生產線

在脫氣澆注爐一號、二號、三號設備研製的基礎上,

做成了適合批量生產蠟製品的成型的生產線,投入生產中使用,用戶反映良好。

1.4.1真空脫氣澆注爐工藝流程

對罐體進行加熱,30min可以將罐加熱到120℃,在罐體加滿料後,大約3h後,測溫點溫度達到120℃,閥門出料口加熱棒與熱電偶,溫度達到120℃,蠟液流動性非常好,容易出蠟;

攪拌速度採用200r/min,攪拌2h,使蠟液攪拌均勻;脫氣時能看到脫氣傘上的液體均勻流下;

觀察真空表,顯示在1×103Pa以下時;控制系統正常運行。

1.4.2真空脫氣澆注爐的檢驗

剛出爐時熱態澆注檢測;

澆口杯位置上、下移動時檢測其澆注效果;

冷卻後檢測產品內有無氣泡;檢測真空與非真空產品對比;

檢測方法為目測與儀器檢測。

1.4.3透明果凍臘產品的實驗結果

目測的結果,設備安裝到生產線上,澆注出的果凍蠟產品,氣泡較少,色澤光鮮,一共澆注了50多杯。

澆口杯位置上下移動時,距離閥門出口位置最近處效果最好,隨著距離的增大,蠟液自重影響越來越大,效果稍差。

同樣原材料,真空脫氣澆注爐生產的產品與非真空生產線生產的產品對比:熱態時同為液體,效果相近,冷卻後非真空生產線生產的產品氣泡多,外觀不好;真空脫氣澆注爐出來的產品氣泡很少,甚至無氣泡,外觀保持非常好。

儀器檢測結果:真空脫氣澆注爐出來的產品,內部結構質密,不受溫度影響。非真空生產線上的產品則受溫度影響較大;熱態時良好,冷態時較差,這主要是由於蠟液內氣泡沒有被抽出。

真空脫氣澆注爐剛安裝到生產線上後,配合不好,但生產的產品比非真空生產線好。真空脫氣澆注爐澆注蠟液到美國澆注保溫箱內,再由澆注保溫箱對澆口杯進行澆注。

脫氣澆注爐與生產線為同一電控系統,則配合問題可以解決,但製造成本會增加。由於蠟製品銷售價格不可能太高,只能靠數量贏得經濟效益,所以不論是脫氣澆注爐還是生產線,在製造上均要求降低製造成本,儘量使用原有生產線,縮短製做工期,儘快佔領市場。改進後的脫氣澆注爐生產線在國內獲得成功,投入使用和推廣,生產線遠銷越南等地。

結論:真空脫氣澆注爐大大改善了以往制蠟生產線設備的不足,原材料石蠟內部的微小氣泡等雜質得以抽出,改善了產品的內部結構。使產品品質提高,未來發展前景廣闊。

真空在制蠟工業中的應用還處於初級階段,如果未來能在真空度控制方面更加準確,真空澆注蠟液與生產線的配合無需人為操作,增加設備的自動化操作程度,效果會更好。

2技術難題與解決辦法

2.1真空管路及泵被凝固蠟液堵塞

解決辦法:改進電控及真空管路結構。通過改進PLC程序,控制主抽閥在抽真空初期階段,間歇性開啟。一段時間後,常開主抽閥。具體間歇時間需要進一步測試;同時改進過濾器結構,加大容積;在過濾器頂部吸氣,在過濾器上方1/5處增加過濾網材料、中間部位進氣(進氣管沿過濾器內壁切線方向,向下傾斜10°角進入過濾器)。

2.2實驗中還發現,真空管路存有少量蠟液,在自動進料時,罐內會產生大量的氣泡,澆注不理想。

蠟液換顏色時是否需要清洗,設備結構上,兩側踏板平臺無防護圍欄,在平臺上不能從觀察窗觀看罐內情況。

解決辦法:繼續修改PLC程序,增加一套預抽真空的功能,間歇性開啟主抽閥。20min後,自動切換成常開啟主抽閥;同時調整過濾器吸氣與進氣口方向,設置為過濾器上部排氣、底部進氣。這樣需要將過濾器真空泵端調整到上端、主抽閥端調整到下端,再向下延長過濾器。

進一步改進自動進料的裝置操作,使得在需要進料時,開啟分壓放氣閥,以降低吸力,因為

吸力過大,罐內會產生大量的氣泡,嚴重時會堵塞真空管路設施。(培訓操作者注意這部分操作!)由於脫氣澆注爐內的蠟液最好往生產線上的模具裡澆注,所以本系統關鍵點在於閥門的溫度是否與罐體溫度一致,經過市場調研,選擇帶夾套加熱的閥門。實測該閥門閥體部分溫度滿足要求,而閥口部分溫度稍低,可用增加加熱棒與熱電偶解決。只要溫度一致,就能使石蠟液體流動性良好,又不破壞材質。

在採用導熱油加熱過程時,設備方面需要考慮的問題也不少,因為受空間限制,閥門及泵部分需要螺紋連接,不適合導熱油密封。經過技術人員與工人師傅努力,採用聚四氟乙烯端部密封,圓滿地解決了這一問題。

澆注口只用於放出原料,不直接澆注產品;由於高溫時液體原料放出速度較快,無需清洗。改進設備結構:在兩側平臺上增加圍欄;在平臺上增加一層腳踏板。

操作自動化主要由電控系統及裡面的PLC完成,如下圖,電控面板上有操作按鈕,電控櫃裡面有PLC,將手動操作時總結出來的工藝曲線時間,轉化成程序輸入到PLC裡面。完成後,只要操作者一按按鈕,餘下的動作自動完成,這樣只要一個操作者,便可以操作三臺設備。


真沒想到,連蠟燭也要與時俱進,而且要用到這種特殊生產線!

2.3實驗所遇到的技術難題還有:

3號脫氣澆注爐提升罐蓋時,電動機表現為動力不足,無法驅動吊件上升;機械開關罐蓋裝置的限位開關安裝效果不穩定,特別是上限位;攪拌機中軸輸料器,提升原料效果不好,提升量極小。

真沒想到,連蠟燭也要與時俱進,而且要用到這種特殊生產線!

解決辦法:將罐蓋提升滑輪重新機械加工,保證運轉間隙大,克服偏心阻力;調整上限位行程開關位置;將攪拌機中軸輸料器拆下,調整角度與間隙,使輸料器與外筒間隙均勻,重新裝上;拆真空泵,更換動密封,而動密封損壞的原因為香精腐蝕作用太強,真空泵的密封材料應全部換成氟橡膠;重新裝好後,真空泵運轉正常。

2.4其他技術問題

在操作中所遇技術問題,真空脫氣澆注爐安裝到生產線上後,配合不好。製造成本高。

解決辦法:在澆注方面又增加了美國澆注保溫箱,完成後續澆注過程,產品達到要求。同時在製造上降低製造成本,發揮各廠優勢,儘量使用原有生產線,縮短製造工期。另外,積極做申報專利工作,儘快佔領市場。

整套制蠟生產線除了有真空澆注設備,還需要配一臺加熱去表面氣泡裝置,如圖7,在真空脫氣爐下面:

真沒想到,連蠟燭也要與時俱進,而且要用到這種特殊生產線!

在收集了相關的基礎資料的基礎上,通過對該生產線中的真空脫氣澆注爐的設計製造,安裝調試,並多次改進,製造出滿足用戶要求的設備,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可做到批量生產,並且生產線已遠銷越南等國,受到用戶的好評。


本文首發於《真空》雜誌2016年第2期

原文標題:真空在制蠟工業中的應用研究

本文作者:艾春江1,楊洪帥1,艾博元2

作者單位:1.瀋陽真空技術研究所;2.遼寧工業大學機械工程與自動化學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