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史上那一道漢光!

本山大叔有個笑話,一隻老虎被一條蛇咬了一口,老虎急了,追啊追到河邊,蛇鑽水裡去了,老虎就在河邊等著,不一會,一隻烏龜出來了,老虎一把抓住,小樣,穿個馬甲我就不認識你了?

藉著這個笑話,小編講一講東亞兩個國寶級出土文物那一道神奇的"漢光”

1784年,在日本九州島上,福岡市志賀島上的一個農民在拓寬水路時,從一塊大石下面發現了一枚刻有“漢委奴國王”五個字的金印。金印為純金鑄成,印體方形,長寬各2.3釐米,高二釐米,蛇紐,陰刻篆體字。消息一傳出,轟動了全日本,這是來自大漢的封物嗎? 委奴國是什麼意思?

考古史上那一道漢光!

漢委奴國外印

考古學家開始找典:在《後漢書·光武帝本紀》和《後漢書·東夷傳》中記有漢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奴國奉貢朝賀,使人自稱大夫,光武賜以印緩。”這一枚金印作為中日兩國最早交往的證明,成了日本國寶。但是,一直以來日本的中國史專家對此存有疑惑。他們首先懷疑的是這枚金印的真偽,在金印發現的那個時代,已經有偽造這一枚小小金印的技術,因此,金印到底是不是中國之物讓人懷疑,或者這印章本就是時人為了某種目的而故意偽造。持懷疑態度的學者認為金印上所刻的是“委”而不是“倭”字。而在《後漢書》關於委奴國,沒有其他記載!!!

考古史上那一道漢光!

廣陵王璽

歷史之迷總是在巧合中揭開,200多年後,穿上馬甲的烏龜金印出現了!

1981年,揚州市邗江縣一婦女在甘泉二號漢墓附近的田間,發現了一顆漢代金印---廣陵王璽!後漢書明帝紀載:“永平元年(58年)八月卯子徒山陽王邢為廣陵王,遺就國。”參照附近漢墓中刻在其它銅器上的年號推定,這顆金印既是東漢明帝劉莊於永平元年封劉侀為廣陵王時所賜給他的。這與光武帝劉秀所賜漢倭奴王印的中元二年(57年)只相差一年;而且兩顆金印的字體和製作手法,尺寸大小極為相似...大家看看圖比較一下!真是一對啊,一個蛇,一個龜...

考古史上那一道漢光!

那次放光的龜蛇會面

考古史上那一道漢光!

1989--名古屋博物館製作的紀念電話卡

1989年,福岡市舉行亞太博覽會,要把兩印同時展出,南京博物院同意了。又恰逢南京和名古屋友好城市十週年南京的工業產品展覽會在名古屋,名古屋博物館要借展廣陵王璽,在福岡博覽會後,廣陵王璽被轉到名古屋,一名叫梶山滕的考古學家把兩個金印放在一起拍照時,據說瞬間發出一種燦爛的光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