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趕2小時為了9點打卡,你有這麼努力嗎?

<strong>通勤的痛,透徹心扉。

<strong>每個奔波在都市通勤路上的上班族,說起自己的通勤故事,差不多都是一把鼻涕一把淚。擠地鐵、擠公交、騎單車……為了趕上打卡,最後還要來一段小跑加衝刺。

<strong>不過,這都不算什麼,成都有個鍾女士,她每天上班的交通工具是高鐵……

每天趕2小時為了9點打卡,你有這麼努力嗎?

<strong>她,趕著高鐵去上班

看看她的上班路線,如果這條視頻素材如果能保存到幾百年之後,一定是研究二十一世紀初人們的出行方式的一個極好案例,因為最能代表當下城市生活的公共交通方式,視頻裡面好像都有了:共享單車、高鐵、地鐵……

鍾女士家住新都,在成都市內的一家互聯網公司上班,兩地的直線距離是三十公里。她每天上下班的時間加在一起,大概是四個小時——相當於一天工作時間的一半。

每天趕2小時為了9點打卡,你有這麼努力嗎?

<strong>九點打卡上班,她七點鐘就要出門。共享單車騎到新都東站,大概是七點半左右,五分鐘之內完成取票、安檢、進站等一系列動作,七點三十五分之前,準時到站臺等車。

<strong>高鐵從新都東站到成都東站,需要行駛12分鐘,不晚點的話七點四十一分開車,八點之前可以到成都東。成都東站可以站內換乘地鐵,二十分鐘到春熙路站——鍾女士上班的地方就在春熙路。九點之前,她會到單位,打卡上班。

在不少一線城市,每天早上花兩個小時輾轉到公司不是什麼奇怪的事,可在一個人均通勤時間五十分鐘的城市,這樣的通勤時間確實夠長,通勤方式也夠複雜。

每天趕2小時為了9點打卡,你有這麼努力嗎?

<strong>在路上也能做很多事

可其實就算面對這麼長的通勤時間,也很少在鍾女士臉上看到煩躁和苦悶。相反,她說“我也可以在路上做很多事情啊。”

比如“偷”能量給女兒種一棵胡楊樹、聽有聲小說、聽行業資訊……她甚至用通勤路上的時間,學完了公務員考試和證券從業資格證考試的全部課程。

每天趕2小時為了9點打卡,你有這麼努力嗎?

其實,對於很多通勤時間很長的人來說,在路上的時間幾乎是全天最大塊的屬於自己的時間。擠在地鐵裡的每個人,也不是我們看上去那麼渾渾噩噩,他們的“耳機”裡,有時候有另一個世界。

有通勤族說,自己住的離公司遠的那兩年,在地鐵裡看完很多書。都是難啃的大部頭,因為住得遠所以上車早,可以找個過道中間的位置,安安穩穩看上一個小時的書。

每天趕2小時為了9點打卡,你有這麼努力嗎?

也有的說,每天早上在車裡聽歌的時間,是完全屬於自己的,聽音樂或者做其他的什麼,都還不錯,起碼不會因為聽得歌曲太過老舊被別人笑話。

每天擠一兩個小時的地鐵或公交的生活,誰也不能昧著良心說是幸福的。可是就算處境是如此辛苦,看一點自己喜歡的書,或者聽點自己喜歡的音樂,總是可以做到的。

<strong>辛苦有時候是奮鬥的歲月的主基調,可哪怕是如此辛苦的年月,人總要找到讓自己舒服的辦法才好。

每天趕2小時為了9點打卡,你有這麼努力嗎?

<strong>生活就是不停選擇

幾乎所有通勤時間長的人都面臨過這樣的問題:你怎麼不找個離家近的工作呢?也許來自同事,也許來自家人,甚至是當初面試你的那個直屬上司。

可願意去離家這麼遠的地方工作的人,一定是看上了這份工作裡的某些東西的。記得有個做記者的朋友曾經說過,如果可以採訪到莫言,他甚至不介意坐著綠皮火車去拜訪。

每天趕2小時為了9點打卡,你有這麼努力嗎?

喜歡是可以戰勝山高水遠的,工作裡讓人開心的滿足感會支撐我們戰勝每天幾個小時的通勤時間:也許是夢想,也許是喜歡這個行業,也可能是一份還不錯的工資。

不是不能換一份離家近的工作,而是這份工作裡讓我們喜歡的東西,或者能夠滿足生活需求的薪水,讓我們願意選它,讓我們不再介意是不是離家遠。

每天趕2小時為了9點打卡,你有這麼努力嗎?

<strong>生活原本就是不停做選擇題的過程,其實少有沒得選的時候。工作也是一樣,我們總是在為一些我們覺得重要的東西,放棄另一些不那麼重要的。

<strong>從這個角度來看,如果能遇到份能讓你喜歡到願意每天多花兩個小時上下班的工作,哪怕再辛苦,也不失為一件幸運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