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那些无儿无女的太妃太嫔最后的结局,故宫里原来有座寡妇大院

小编最近看了一部老片子,叫做《一代妖后》,是李翰祥导演的,虽然走的是戏说的路子,比如慈禧和安德海有一腿等等,但据说是在故宫里实景拍摄的,而且有些细节也拿捏的特别详实,其中有一段剧情是讲同治皇帝追一个宫女追到了一个宫,宫里杂草丛生,残垣断壁,进去之后里面都是些年老的后妃,有的缝补些东西卖钱,有的在拜佛,同治问那个宫女这是什么地方,宫女告诉他这是慈宁宫,里面住的都是嘉庆朝和道光朝的后妃,一片凄凉景象。

清朝那些无儿无女的太妃太嫔最后的结局,故宫里原来有座寡妇大院

清朝那些无儿无女的太妃太嫔最后的结局,故宫里原来有座寡妇大院

那么,清朝皇帝驾崩之后的后妃们的余生到底是如何度过的那?真有那么凄凉么?

还真有,清朝规定,皇帝驾崩后,新皇帝登基,老皇帝的众多没有孩子的妃嫔(对新皇帝来说称“太妃”、“太嫔”)就居住在紫禁城的慈宁宫内,不允许出宫。有成年儿子的可以在年龄大后选择出宫住在自己儿子的王府里,比如著名的恭亲王奕欣的母亲晚年就是住在奕欣家里的。

清朝那些无儿无女的太妃太嫔最后的结局,故宫里原来有座寡妇大院

真正住慈宁宫的其实都是些皇帝活着的时候一年也见不上皇帝几次的,等级比较低的,还无儿无女的,她们在皇帝活着的时就备受排挤和冷落,住进慈宁宫后的日子就更难过了,不是冷宫胜似冷宫。

清朝那些无儿无女的太妃太嫔最后的结局,故宫里原来有座寡妇大院

待遇方面,皇太后的待遇是后宫最高的,按规定每年黄金二十两、白银两千两、兽皮一百二十四条、绸布缎纱一百六十匹、银纽扣四百个等。而且可以不选择住慈宁宫,(慈禧就是坚决不住的),而这些地位低下的太妃们只能得到一点微薄的例银,也就刚够温饱。清朝中后期后宫的开销比较大,所以很多时候生活困窘的寡妇们只得做点针线活,秀个荷包什么的让太监宫女偷偷地拿到宫外变卖,换点碎银聊以贴补。

清朝那些无儿无女的太妃太嫔最后的结局,故宫里原来有座寡妇大院

一旦住进了寡妇院,也就无异于被判了无期徒刑。从进入的那一天起,需要一直熬到死为止。更可怜的是那些年轻的太妃,其实有的才二十多岁而已,人生中最好的年纪,下半辈子却要一直住在这里,年复一年,过着毫无生气的日子。在漫漫无期中、大多数在烧香拜佛中寻求精神慰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