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說豫之古建築——慈雲寺與興佛寺

這篇,小編想講一下鞏義兩個寺廟,雖不是什麼國寶單位,但其寺廟內也有古代建築,可以參觀。

“傑”說豫之古建築——慈雲寺與興佛寺

慈雲寺

第一座是位於鞏義民權的慈雲寺,始建於東漢永平七年(公元64年),是由天竺高僧攝摩騰,竺法蘭親手創建的民間第一寺院,素有“釋源”“祖庭”“中華第一寺”之譽。寺院佔地面積約60畝,在近兩千年的歷史中,曾有十餘次大規模重修。現在的慈雲寺,是在明朝寺院的原址修復和重建,完整保留了當時的建築格局。

“傑”說豫之古建築——慈雲寺與興佛寺

慈雲寺

慈雲寺位於山巒之中,四山旁圍、一水中流、峰巒聯亙、林木掩映、環境十分幽靜,是休閒度假的理想境地。據寺內碑載:“東漢明帝永平七年(公元64年),有僧摩騰,竺法蘭始建白馬寺於洛陽城西,既而云遊其山,因其山月之秀,遂開慈雲禪寺”。

“傑”說豫之古建築——慈雲寺與興佛寺

慈雲寺

慈雲寺因“佛之慈心廣大如雲,蔭庇整個世界”,因而得名慈雲寺。

慈雲寺歷經滄桑,或興或廢,一直延續至今,它經受了兩千多年的風風雨雨,成了令人遐思的古寺。唐貞觀元年至三年,唐僧唐三藏玄奘奉敕重修此寺。宋代香火仍然很盛。到了元代,由於戰亂和災荒,曾—度荒廢。從明正統九年開始,直到清同治五年,歷代都有修葺。

“傑”說豫之古建築——慈雲寺與興佛寺

慈雲寺

慈雲寺現存的碑刻,無論就其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都可以當作珍貴的旅遊資源;加以保護。有一通明碑上刻有“青龍山慈雲寺五十三峰呈現境圖”,四周群峰,萬壑爭流,摩騰、竺法蘭遙立青龍峰顛。飄飄欲仙,慈雲寺平面圖線刻在碑的中間,給我們留下了珍貴的歷史資料,而且慈雲寺作為中國最早的寺院之一。源遠流長,資料豐富;因而探索它的歷史。就有著更深層的意義。

“傑”說豫之古建築——慈雲寺與興佛寺

慈雲寺

另一座是位於鞏義河洛的興佛寺,位於嵩嶽餘脈蓮花山上,遙望九曲黃河。

“傑”說豫之古建築——慈雲寺與興佛寺

位於山頂的興佛寺

興佛寺,始建於明崇禎十年,後因戰亂;該寺遭到嚴重破壞,致使寺內"香火空存",到清康熙十三年又募化重修寺院,重裝金身。

“傑”說豫之古建築——慈雲寺與興佛寺

興佛寺

崇禎時修建的興佛寺,原有山門、十王聖殿、東西配殿和大雄寶殿等。寺院東西長約27 米,南北寬約21米,面積約為567平方米。現存大雄寶殿,座南朝北,東西 寬11.2米,南北深8.2米,高8.7米。青磚結構,硬山式小青瓦蓋頂,脊飾精美,前後簷下置磚雕仿木斗拱和磚瓦椽頭出簷,殿內系磚砌圓形拱頂,俗稱 "無樑殿"。

“傑”說豫之古建築——慈雲寺與興佛寺

興佛寺

“傑”說豫之古建築——慈雲寺與興佛寺

興佛寺

殿內南壁供奉金裝泥塑佛像三等。中間為釋迦牟尼,兩側為阿彌陀佛和藥師佛,皆結迦跌坐在須彌座上。東壁、西壁和北壁供羅漢坐像18尊。三世佛系。"利得堆筋"手法汝塑,面部為赤金貼面,通身金裝彩繪。三世佛的背 光很有特色,它以竹、木、鐵線做骨架,似船型,高為3.2米,上寬下窄, 中寬2.8米。中間佛像背光,第一、二層為卷草蓮花紋;第三層為變形火焰 紋,背光頂部塑一小佛像盤坐在蓮花寶座上。兩例佛像背光的一、二層也是 春草蓮花紋,三層是一週卷草火焰紋,正中塑一護法飛天,兩臂伸展,背生稀有的藝術珍品。寺內大雄寶殿及殿內三世佛和十八羅漢均為明代塑造;具有較高的文化和藝術計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