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實存在的方臘起義到底是被誰鎮壓了?

雲墨談


方臘起義是北宋末年爆發的一次農民大起義,後來遭到鎮壓而失敗。看過《水滸》的朋友都記得水滸英雄徵方臘的故事,那麼在歷史上,方臘究竟是被誰鎮壓的呢?當然不是水滸英雄,而是朝廷的軍隊,總指揮是著名的宦官童貫。

為了鎮壓方臘起義,朝廷動用最精銳的部隊

方臘起義爆發後,起義軍節節勝利,攻克杭州,東南為之震動。

宋徽宗坐臥不安,為了對付方臘,皇帝任命譚稹為兩浙制置使,童貫為宣撫使,率領中央禁軍及秦晉蕃漢兵共計十五萬人,殺向浙江。秦晉蕃漢兵就是陝西、山西一帶防備西夏、契丹的駐軍,加上中央禁軍,幾乎就是大宋帝國最精銳的部隊。宣撫使童貫雖然是太監,卻頗有軍事才幹。

童貫兵分兩路,代皇帝下罪己詔

宣和三年(1121年),童貫兵分兩路,一路向杭州,一路向歙州,打算得手後會師於起義的發源地睦州,徹底剷除農民軍。

在童貫領兵出征時,宋徽宗給了他很大的權限:“如有急,即以御筆行之。”就是說,倘若有必要,童貫可以直接發佈皇帝旨令,而不必事先徵得皇帝同意。到了吳地,童貫發現百姓造反,都是造作局、花石綱這些苛政惹的禍。

他當機立斷,代皇帝寫了一份“罪己詔”,又以最快的速度罷除蘇杭造作局與花石綱。與此同時,宋徽宗為了自保,也不得不採取某些平民怨的措施,罷免了聲名狼籍的朱勔父子。大宋朝廷作出了必要的讓步,以討好民眾。

方臘被打回老巢幫源洞

與童貫指揮的朝廷軍相比,方臘起義軍畢竟是烏合之眾,沒有經過專門的軍事訓練,且作戰太分散了,未能集中力量對付官兵。很快,官軍收復杭州,並挫敗方臘的反撲。

十幾萬朝廷軍節節進逼,連續收復衢州、婺州,方臘得不退守睦州。童貫從杭州發兵,在桐廬之戰中打敗起義軍,佔領睦州,攻陷青溪縣。方臘餘部返回老巢幫源洞,當初起義是從這裡開始的,現在還要在這裡終結。

韓世忠生擒方臘

在平方臘之戰中,有一個大家非常熟悉的將領,就是日後與岳飛齊名的韓世忠。

方臘退守幫源洞後,義軍還有二十萬之眾,據險而守,與官兵打游擊。官兵對地形不熟悉,久攻不下。在這個時候,有一個宋軍將領打開局面。這名將領此時還是個小人物,只是一名裨將,他就是韓世忠。

韓世忠率領一支小分隊,沿著溪谷潛行,從一個山村匹婦口中,打聽到入山的路。他立即悄悄潛入,突襲方臘的指揮部,殺數十人,擒方臘。方臘被擒後,義軍群龍無首,終無法突圍,遭到官軍的血洗,共有七萬人死難。轟轟烈烈的方臘大起義,於是以失敗告終。


君山話史


歷史上的方臘“江南起義”如曇花一現,從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勢,再到煙消雲散只有短短的四個月,而方臘起義並不是小說《水滸傳》裡寫的那樣被招安後的宋江所平叛,更沒有武松獨臂擒方臘,而是由北宋朝廷派遣童貫率軍十五萬剿滅。



在方臘起義同時期確實有宋江起義,但宋江算不上起義,也沒有所謂的108將聚義水泊梁山,他只不過是領了百十人的土匪進行了治安破壞活動,而方臘的起義才是正真意義上的起義,且規模很大,影響很大。



由於北宋末期君主昏庸嗜玩,臣下阿諛奉承之風盛行,如蘇州“應奉局”之類勞民傷財之事令百姓苦不堪言,面對無休止的搜刮和徭役,以方臘為首的江南民眾紛紛揭竿而起,方臘以“摩尼教”為思想控制手段,組織群眾建立起政權,江浙一帶百姓紛紛響應。起義之火迅速蔓延至浙江江蘇安徽一帶。部眾最多發展到近百萬人,由於北宋江南地方軍隊的戰鬥力有限,起義軍很快佔據南方重鎮杭州,隨之控制江東地區。

面對江南這一經濟繁榮地區被起義軍霍亂,大宋朝廷不在坐視不管,派遣童貫率領十五萬大軍平叛。而童貫在《水滸傳》裡被刻畫成一個只會拍馬屁的大惡人,但真實的童貫真還有一些軍事能力的,被蔡京保舉為監軍後,曾違聖意命主帥王厚出兵交戰,一舉收復四州。童貫還參與攻打西夏,主導北宋聯金伐遼之事。算得上是一名將才,要知道他還是個太監之身啊!再加上童貫平叛帶領的隊伍裡有五六萬中央禁軍,這可以說是北宋最精銳的部隊了,戰鬥力不是江南地方軍能比的。


宋徽宗宣和三年,方臘部將方七佛攻打秀洲之際,童貫大軍正好趕到,直接剿滅方七佛所部,方臘被迫退守杭州。童貫乘勝追擊,水陸並進,迅速收復了杭州和其餘失地,並在宣和三年四月,擒獲方臘及其妻兒,後又歷經一年時間,剿滅了方臘舊部殘餘勢力。因剿方臘有功,童貫也被遷為太師,封楚國公。


棍哥觀史


南宋紹興二十一年八月五日(1151年9月16日),抗金名將韓世忠病故於臨安,享年六十三歲。

韓世忠字良臣,延安人。大宋時期西北邊境不安,所以多出勇士。韓世忠骨骼清奇,眼珠嘩啦啦亂轉,敢騎從未訓過的烈馬,從小家窮沒產業,只好在道上混,看相的人說他能當三公。韓世忠說你丫忽悠我幹啥,遂將這個可憐的看相者痛打一頓。十八歲參了軍,勇冠三軍。有次和西夏人打仗,對方一騎士特猛,韓世忠問俘虜此人是誰,回答說西夏監軍駙馬。韓世忠躍馬斬之,敵眾大潰。從此步步高昇。

宣和二年方臘造反,韓世忠被從西北調到浙江,方臘勢力很大,領軍大將惶怖無策。韓世忠帶了兩千人拼死作戰,方臘大敗,被韓世忠一直追到老巢,但是方臘藏身石洞很多,大軍找不到路,韓世忠單人獨馬喬裝打扮從當地農婦口中得知方臘去處,挺身仗戈直前,渡險數里,搗其巢穴,格殺數十人,擒方臘以出。但是功勞卻被別人搶了。《水滸傳》寫擒方臘的人是魯智深,其實差不多,魯智深也是從西北軍混出來的基層軍官。不過生擒方臘的並不是魯智深,而是韓世忠。

北宋滅亡,宋高宗在杭州建立臨時都城,起名臨安,一心想著再跑,聽說金兀朮將要南下,就問諸將該定都何處,張俊等人建議遷都長沙,韓世忠說,國家已經丟掉河北山東,如果再把江蘇浙江丟了,還能去哪兒。於是趙構讓韓世忠守鎮江,金兀朮大軍很快到來,約定來日決戰,戰鬥正酣,韓世忠夫人梁紅玉親自擂鼓,宋兵士氣大振,金兵終不得渡。韓世忠和金兀朮在黃天蕩相持四十八天,金兀朮黔驢技窮,造了連環船跑掉了。此戰金兀朮有十萬人,韓世忠只有八千。趙構重賞提拔了韓世忠。人們都說韓世忠為中興武功第一。

韓世忠不打仗時候都帶著草帽,跟士兵一起幹苦力活,梁夫人親自修繕茅屋,將士們有怕死者,韓世忠就送給他們女人衣服,大庭廣眾擺開宴席,讓他們穿著女人衣服羞辱他們,所以士兵們人人奮勇。由於韓世忠岳飛等人的艱苦奮戰,勝利的天平逐漸倒向南宋這一邊,中原人民紛紛集結為內應,北望王師恢復,韓世忠也向趙構建議北伐,但是趙構和秦檜的決策是議和,所以韓世忠的建議沒有被採納。

岳飛被殺後,滿朝文武無一人敢給岳飛說一句話,唯獨韓世忠敢去秦檜府上責問秦檜岳飛犯了什麼罪,秦檜被韓世忠逼問沒轍,只好以莫須有搪塞,意思他的罪名怎麼會沒有呢。韓世忠出來大罵,一句莫須有何以向天下人交代。有人勸韓世忠識點時務,免得被秦檜陷害,韓世忠說,如果我今天畏懼災禍苟同秦檜的做法,他日死後怎麼有臉去見太祖趙匡胤。韓世忠和秦檜同朝為官,見了面只是作揖以示禮貌,此外多無一言。

韓世忠跟家人說,我名叫世忠,你們沒必要避諱忠這個字,如果避諱不言,是忘了這個字。但韓世忠也是明白人,知道議和是大勢所趨,像自己和岳飛這樣主戰的人畢竟少數,形勢比人強,所以杜門謝客,絕口不言兵,經常騎著毛驢帶著酒,攜一二小童,縱遊西湖以自樂,絕不跟舊部有任何瓜葛。臥家十年澹然自如,若未嘗有權位者。喜釋老之術,自號清涼居士。韓世忠生病後人們前來慰問,韓世忠說,我從一介布衣起家,身經百戰幹到王公的位置,上天保佑沒有死在亂軍之中,你們還對我的死感到悲傷嗎。

同為主戰派,為何嶽武穆被殺了韓世忠卻能善終,因為韓世忠只是得罪了秦檜,卻沒有得罪趙構,趙構沒有殺韓世忠的心,秦檜是不敢妄動的。而嶽武穆卻在立儲問題上得罪了趙構,趙構對他下了殺心,秦檜求之不得。


唐風宋月


一部《水滸傳》不但讓水泊梁山聞名天下,更把發生在北宋末年的方臘起義印入到了觀眾的腦海中,事實上,無論是北宋末年的宋江起義還是方臘起義,在歷史上都是真實存在的,但相應的結局卻與《水滸傳》有很大的區別。



歷史上的宋江起義,實際上是一次規模並不大的民間起義,規模最大時不過數千人而已,到更類似於書中常見的說法——賊寇作亂,最後僅僅是地方通過臨時招兵,使用“臨時工”就輕鬆幹掉這支起義武裝,並迫使宋江等首領投降,可以說,如果不是《水滸傳》這部小說,歷史上的宋江起義根本不會引起後人的注意,畢竟這是歷史上規模小的不能再小的民間起義,他的敗亡也與方臘起義沒有形成任何關係,更不存在與方臘起義軍火併而導致宋江的團隊分崩離析。



但北宋末年的方臘起義,至少在規模上來說小說中並沒有選擇誇大,真實的方臘起義的確是一場撼動北宋政府,甚至震驚天下的江南造反事件,北宋末年由於政府腐敗,宋徽宗不斷地貪圖享樂,那是修建園林宮殿也造成江南百姓負擔嚴重民怨沸騰,早有造反之心的方臘趁機利用宗教形勢,在江南發動起義,由於國內矛盾深刻這場起義猶如星星之火迅速燎原,幾個月的時間就覆蓋江南四個省份,最高峰時方臘的起義軍甚至攻克50餘座城市,起義軍高達百萬之眾,整個江南地區已經地動山搖。

所以指望像小說《水滸傳》中依靠宋江去對抗方臘顯然是不現實的事情,面對方臘百萬之眾,宋江區區數千人連北宋臨時招募的上千兵勇都抵擋不過,又如何面對百萬之眾?真正導致方臘迅速走向失敗的原因,還是在於北宋利用舉國優勢的鎮壓。



在初期北宋猝不及防,也讓方臘趁勢做大,但隨著地盤的擴大和隊伍的擴充,方臘的劣勢也逐漸暴露,方臘起義軍雖然號稱百萬,但包含了男女老少,真正具備戰鬥力的青壯年數量很低,能有一二十萬已然不錯,且從江南各地蜂擁而來完全沒有組織和紀律性,靠著北宋的毫無防備和一窩蜂的進攻,才不斷取得戰果,可不到一年之後,西北15萬北宋正規軍就趕往江南展開鎮壓,面對真正武裝到牙齒的制式化軍隊,方臘的農民軍也迅速現出了原形,面對北宋的集團鎮壓節節敗退,最終走向失敗。

但已經投降北宋的宋江是否參與了平定方臘的戰役,史書中並沒有記錄,但即便參與,以他的身份和實力,恐怕也難出風頭。


遼寧資深球迷


歡迎打開歷史寶藏,一起來讀大宋那些事兒。(約500字,閱讀需2分)

《水滸傳》中的方臘,讓梁山好漢損失慘重,令人讀之無不傷感。

歷史上真的有方臘這個人,和方臘起義嗎?

歷史上確實有方臘起義的故事,不過和《水滸傳》中所言還是有些不同的。

真實情況如下:

方臘:睦州青溪人,就是今天的浙江淳安地區。職業是漆園主,為人直爽,深得人心,在本地也是很有號召力的。起義時間:大宋宣和二年(1120年,十月初九日。起義原因:自政和初年起,東南地區就深受朱勔“花石綱”之害,青溪之地多產竹、漆等材,因此備受盤剝,奸臣當道,民不聊生,百姓怨憤,方臘一呼百應,揭竿而起。最終結局:起義軍一度佔領了杭州等地,史料記載義軍最盛時佔地六州五十多縣,朝野震動。出動軍隊彈壓,在起事的第二年,方臘就被宋軍。王稟、劉鎮諸將俘獲,被送往汴京,隨後被殺。方臘被俘後,義軍各部先後被官軍擊敗,直到宣和四年,起義最終被平定。

方臘起義聲勢浩大,聲震東南,因此其事蹟廣為流傳。

由此可知,歷史上確實有方臘這個人,也有方臘起義。不過並不是如水滸中所言是被宋江等人平定的,而是被官軍彈壓的。


兩分鐘走近歷史現場,更多歷史類原創內容,歡迎右上角關注@歷史寶藏。

歷史寶藏


記載的很多,民間小說《水滸傳》武松單臂擒方臘,當然這不可信。如宋《獨醒雜誌》言方臘既敗,獨與千餘人入剡溪洞死拒,童貫無奈和,命部將偽為朝廷招安者誘之,出遂系之,送京師伏誅。而《宋史•韓世忠傳》謂方臘入青溪洞,世忠挺戈獨入擒之。據《韓忠武王世忠中興佐命定國元勳之碑》和《容齋逸史》等著作中的記載。“忠武王”乃是韓世忠的諡號,碑文述道:“王(韓世忠)潛行溪谷間,問野婦得其洞口。即挺身仗戈而前,楱棘嶺綺,越險數里,搗其巢穴,縛偽八大王,格殺數人,臘遂就擒,並俘以出……” 綜合以上信息,可以看出方臘起義,雖然有很多不同版本,但最大的可能性是被韓世忠鎮壓下去的。不過宋人洪邁考證,擒獲方臘的是童貫麾下裨將王世終。方臘究竟被誰擒獲,眾說紛紜,不過他們好像都是童貫的部下吧?我也不清楚……


歷史怪獸小火龍


徵方蠟折兵折將,破遼國徒勞無功。


水清木華66


水滸傳是亂史小說、別拿小說當歷史講,人家笑話咱,宋江離方臘十萬八仟裡.挨不上.黑三郎是小股義軍而方臘數萬人馬.根本是以卵擊石!施耐庵太有材了-又騙了一大批!


白樺黑土


方臘起義軍節節勝利,當宋徽宗聽說杭州失守。一方面招降方臘。一方面命童貫為江浙淮荊宣撫使率兵十五萬南下。搶先派兵進駐金陵和鎮江兩大重鎮。然後行程合圍之勢,包圍幫源洞。由於起義軍缺乏作戰經驗。起義軍傷亡慘重。最後在杭州經歷六天六夜奮戰。彈盡糧絕,外無援兵。但是起義軍堅持戰鬥。同年四月。方臘率軍二十萬進軍幫源洞再次作戰。最後不幸被俘,方臘在開封英勇就義。餘部相繼被鎮壓。起義以失敗告終。


華語歷史


歷史上方臘在南方起義,後來被童慣所滅,其本人及其家人以及手下將領共36人全部被斬首。童慣滅完方臘之後,隨即征討宋江,宋江一路敗逃至現江蘇宿遷境內,被童慣一舉殲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