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大明湖畔”的東風A9嗎?它去年只賣了257臺

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這就是眼下車市的五味雜陳,眾所周知,2018年是史上少有的車市寒冬,數不清多少車企遭遇了史上最慘的下滑,甚至包括一些自身體量很大的車企,更是難逃這樣的厄運。

比如說《車事風雲》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東風A9,就是這場寒流中的典型代表,接下來,廢話不多說,我們直接上乾貨,看看東風A9表現究竟如何?

還記得“大明湖畔”的東風A9嗎?它去年只賣了257臺

<strong>曾經的東風旗艦,如今年銷257臺,歲月可曾饒過誰?

據乘聯會公佈的銷量數據顯示,在2018年整個年度,東風A9只賣出去了可憐的257臺,排名整個轎車銷量排行榜單的第211位,還沒有海馬M8、江南奧拓、長安睿騁這些停產多年的車賣的多。或者說,一些熱銷車型在某個城市的單店月銷量,都比東風A9全國全年賣的多,如此一來,更能看出東風A9現在的頹勢。

還記得“大明湖畔”的東風A9嗎?它去年只賣了257臺

與此同時,我們再來看一下東風A9在2018年各個月份的銷量走勢圖,從下方走勢圖來看,除了2018年1月份還賣出去了77臺外,剩下的幾個月時間,都在20臺左右的銷量徘徊,最慘的9月份,也就是傳統意義上的金九銀十銷量旺季,居然只賣出去了1臺,如此表現著實讓人難以接受。

還記得“大明湖畔”的東風A9嗎?它去年只賣了257臺

如此一來,也應了網友的那句惡搞,還記得“大明湖畔”的東風A9嗎?它去年只賣了257臺。之於其為什麼落得個今天的田地,想必這是廣大網友迫切想知道的,也是《車事風雲》想要告訴大家的,接下來,我們就抽絲剝繭,看看東風A9失敗的主要原因。

還記得“大明湖畔”的東風A9嗎?它去年只賣了257臺

<strong>產品力是根基,東風A9做得不夠好,並且定位狹窄,營銷跟不上

首先,在產品的定位上,東風A9就犯了大忌諱。

不是《車事風雲》看不起國產車,是因為當下轎車現狀就是這樣,C級車基本上是BBA的天下,即便是凱迪拉克這樣的二線豪華品牌想分一杯羹都十分困難,更不用說品牌溢價能力本身就不怎麼高的東風A9了。

還記得“大明湖畔”的東風A9嗎?它去年只賣了257臺

要知道,經過這麼長時間的努力,我們的國產車也只是在A級車上取得了一點突破,比如說帝豪、逸動、艾瑞澤和名爵6以及榮威i5,B級車除了博瑞還能拿出兩三千臺銷量,其他的基本上都死的死傷的傷,所以說,目前國產車還是先把A級車組好,再來談突破B級車,甚至C級車,切不可步子邁大了。

還記得“大明湖畔”的東風A9嗎?它去年只賣了257臺

或許有人會說,總要有人去嘗試C級車的呀,這種勇氣是值得肯定的。沒錯,總要有人去捅破這層窗戶紙,但是,做事情也得量力而行,講究盈利,如果你生產出來的車是年銷257臺,那生產線的錢怎麼辦?經銷商的損失誰來承擔?所以說,眼下還是要現實一些。

還記得“大明湖畔”的東風A9嗎?它去年只賣了257臺

其次,就是東風A9自身的產品實力了。不得不承認,這款車做的還是有模有樣的,至少摸準了國人對於大空間和大氣感的喜好。但是,其模仿痕跡著實很多,依託於雪鐵龍C6平臺來打造也是不爭的事實,等於說沒有自己的核心研發內容,再加上內飾過於老舊,對於眼下已成購車主力的90後而言,斷然不會選擇這樣一款車型。

還記得“大明湖畔”的東風A9嗎?它去年只賣了257臺

再次,就是東風A9的產品質量了,這一點不是《車事風雲》捕風捉影,而是現實情況,即諸多投訴網站報道的事實,7月的投訴量達到了第一名,仔細來看,東風A9被投訴的問題主要集中在1.8T豪華型和旗艦型發動機身上,佔到29例,車主反饋發動機燃燒室內缺火,導致故障燈常亮;發動機抖動劇烈,連帶著方向盤也巨抖。

還記得“大明湖畔”的東風A9嗎?它去年只賣了257臺

當然,出現這樣的問題,其實一點也不奇怪,畢竟東風A9是基於雪鐵龍C6平臺打造的,1.8T發動機和愛信的6AT變速箱與標緻508、雪鐵龍C5、C6、雪鐵龍天逸都是共享的。而天逸和標誌508也頻頻被投訴發動機抖動和故障燈常亮,如此一來,更能看出東風A9目前的窘態。

【結語】對於東風A9,您有何觀點和看法?歡迎和我們留言互動,我們一起建言獻策,推動中國品牌高質量的增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