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軍艦首次南海聯合軍演背後 這兩點值得深思

近日,央視援引路透社報道,1月11日至16日期間,駐紮在日本的美軍導彈驅逐艦“麥克坎貝爾”號與英國護衛艦“阿蓋爾”號在南海進行了海上聯合軍演。

英美軍艦首次南海聯合軍演背後 這兩點值得深思

英美軍艦首次南海聯合軍演背後 這兩點值得深思

據稱這是自2010年以來,美英軍艦首次同時出現在南海。

英美兩軍交流,卻要選擇南海?

按照美軍的說法,演習的內容是兩艘艦艇進行了通信演習、分隊戰術演習和人員之間的交流,以強調共同關注的安全優先事項,並表示和英國海軍之間的交流機會十分少見,因為兩國海軍已經很多年沒有在南海地區聯合演習的行動了。

兩個國家進行軍事交流我們能夠理解,但是<strong>兩個隔著大西洋相望的國家,跨越大半個地球,來到別人的家門口進行聯合演習,還打著促進地區安全、穩定和繁榮的旗號確實十分少見。對此,中國外交部已經對此次演習表示抗議。

英國艦艇多次駛入南海海域 南海挑釁呈現新趨勢

在此事件的背後,我們還應該注意到<strong>針對南海挑釁的一些新趨勢:

2018年8月,英國的另一艘軍艦“海神之子”號兩棲攻擊艦曾航行到西沙群島附近,此舉正是在美國表示希望看到國際社會更多參與此類行動之後才出現的,契合了英國自身的一些目的。

英美軍艦首次南海聯合軍演背後 這兩點值得深思

2018年10月,英國第一海務大臣瓊斯曾表示,儘管英赴南海行使“航行自由”被中國指責為“挑釁行為”,但英方仍將繼續這一行動。英方有義務在亞太地區顯示對盟友的“實際支持”,並抵制中國“藐視”《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做法。

英美軍艦首次南海聯合軍演背後 這兩點值得深思

<strong>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對此表示,中國從一開始就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簽署國,我們始終遵守公約,而不像英方所說的它的某位盟友,至今還沒有批准公約,不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正式成員。我想英方應該抵制的恰恰是它這位盟友的做法,而不是以盟友劃線,選邊站隊。

特殊時期,多重考量

從歷史上來看,當年英國在“日不落帝國”的時候,整個亞太地區有不少是它所謂的勢力範圍。但是它這次跑到南海來,還是以這樣軍事演習的行動來出現,到底能夠得到什麼?

<strong>海疆問題專家王曉鵬分析,英國想得很多,但是想法很豐滿,現實又很骨感。這就是它面臨的最大一個矛盾。這次英國選擇南海,選擇這樣一個時機,跟美國來搞這樣一場軍事演習存在多重考量。

首先是歷史的問題。早在1800年那個時候,英國就開始派出它的船艦到南海進行非法的襲擾、非法活動。那個時候往往英國與美國的船艦相伴而生、相伴而行。

<strong>在歷史上英國就是用它的艦船出現在相應的海域去挑起相應的事端,以此在南海、遠東、西太平洋刷存在感。

另外從戰略角度來看,英國應該處於一個歷史的“十字路口”。現在隨著英國脫歐進程不太順利,它要面臨新的一個選擇,就是要<strong>“脫陸向洋”。所以它更多的一個認同感是認為自己是一個大洋國家。那麼如何做出自己的戰略選擇,<strong>在歐洲的一項具體的選項被擱置之後,它選擇了在亞太區域跟另外一個大洋國家——美國,也就是跟它建立了特殊關係的一個國家,在亞太挑起一些事端。它要通過與美國之間這種深度的戰略和戰術上的彌合,體現自身在亞太區域的一個全新的戰術選擇。

<strong>關注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南海之聲”頭條號,第一時間瞭解關於南海、軍事、海洋、東南亞等豐富、權威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