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法委首批“十大課題”研究成果新鮮出爐!催生系列工作成果和制度成果

<strong>近日,中央政法委機關舉行了兩場特殊的“考試”——中央政法委兩次召開課題成果彙報會,逐項聽取中央政法委今年首批“十大課題”研究成果彙報,對研究成果進行鑑定驗收,推動研究成果轉化應用。這標誌著今年4月初開始啟動的中央政法委首批”十大課題研究進入收穫季節,結出豐碩成果。


中央政法委首批“十大課題”研究成果新鮮出爐!催生系列工作成果和制度成果


如何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謀劃推進新時代政法工作,今年4月初,中央政法委提出了要開展“黨對政法工作絕對領導的實現形式研究”等十個具有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研究課題。

8個月來,中央政法委緊緊抓住“十大課題”這一“牛鼻子”,以調查研究開局,加強新時代政法工作戰略設計和整體謀劃,釐清新時代政法工作的思路舉措,努力把調研成果轉化為工作成果、制度成果,切實解決制約政法事業發展的重點難點問題,推動新時代政法工作邁上新臺階。


中央政法委首批“十大課題”研究成果新鮮出爐!催生系列工作成果和制度成果


<strong>精心謀劃確定“十大課題”


2018年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

今年初,習近平總書記對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殷切期盼:希望全國政法戰線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強化“四個意識”,堅持黨對政法工作的絕對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增強工作預見性、主動性,履行好維護國家政治安全、確保社會大局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的主要任務。

在今年1月的中央政法工作會議上,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法委書記郭聲琨要求,<strong>全國政法機關要按照黨的十九大作出的戰略部署,沿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的前進方向,不斷開創新時代政法工作新局面。

如何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在新時代政法工作中更好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strong>中央政法委秘書長陳一新提出,以“十大課題”研究為抓手,深入調查研究,理清新時代政法工作的思路舉措,提高謀劃推進新時代政法工作的水平。

為確保重大課題調研工作做得穩、做得實、見成效,中央政法委機關領導班子從選題開始就慎重、嚴謹:業務部門討論報題、分管領導把關出題、秘書長會議研究定題……經過認真思考、反覆醞釀,几上幾下,最終確定了2018年中央政法委第一批“十大課題”。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政法工作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研究》、《黨對政法工作絕對領導的實現形式研究》、《加強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研究》、《總結提煉新時代“楓橋經驗”》、《推行領導幹部每月下基層大接訪制度研究》、《防範打擊涉眾型經濟犯罪的政策策略研究》、《網絡新媒體宣傳輿論新戰略新戰場新戰法研究》……

<strong>通覽這“十大課題”,無一不是事關政法工作全局的關鍵問題、維護政治安全和社會穩定的突出問題、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問題、制約政法事業長遠發展的瓶頸問題。第一批“十大課題”的設置,充分體現了中央政法委講政治、想大事、抓根本、謀長遠的政治站位,體現了清醒強烈的問題意識和攻堅克難的責任擔當。

陳一新大力倡導並身體力行,他主持召開課題調研部署會,審定各課題調研組成員、調研方案,還多次召開調研調度會、推進會,掌握進度、解決難題;各位副秘書長牽頭分管工作領域的課題研究,各業務局主要負責人和業務骨幹全部參加,在工作中調研,在實戰中思考,推動“十大課題”調研在中央政法委緊張繁重的日常工作中一刻不停地向前邁進。

<strong>領導帶頭機關上下身入心入開展大調研


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傳家之寶。黨的十九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號召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真正把功夫下到察實情、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上,對調查研究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並身體力行、率先垂範,為全黨樹立了榜樣。

郭聲琨高度重視調查研究工作。黨的十九大剛閉幕,郭聲琨就前往陝西就政法系統如何迅速掀起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熱潮進行調研。習近平總書記對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作出重要指示後,郭聲琨又到多地專項調研,並親自部署組織全國所有省份開展涉黑涉惡違法犯罪問題專題調研,為黨中央作出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決策部署提供科學紮實的依據。

陳一新要求中央政法委機關幹部要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調查研究的要求,大力弘揚黨的好傳統好作風。他以身作則、說到做到,先後到浙江諸暨調研基層社會治理、赴陝西基層調研掃黑除惡、深入內蒙古扎賚特旗調研扶貧攻堅……上任中央政法委秘書長時間不長,就馬不停蹄跑了全國10多個省份。

今年以來,中央政法委機關領導班子成員的調研頻率,都比以往明顯增加。單就掃黑除惡這一項工作,中央掃黑辦副主任實行“蹲一省帶一片”的方式定期分片調研督導,目前所有人都帶隊調研2次以上,在調研中不斷髮現新情況新問題,提出意見建議。

上行下效,一以貫之。<strong>各課題組開展廣泛而深入的調查研究,廣開言路,“走出去”與“迎進來”相結合,放下架子、撲下身子,深入基層實地看、深入群眾當面談、深入實際親體驗,問計於基層、問計於群眾、問計於專家。

《黨對政法工作絕對領導的實現形式研究》課題組多次赴相關部門上門“取經”,組織中央和地方政法單位及專家學者座談研討,並赴吉林、安徽、廣東等地進行實地調研;

《加強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研究》課題組赴東、中、西部10個省16個市開展調查研究,實地考察走訪基層社會治理單元,吸收基層社會治理的經驗做法;

《網絡新媒體宣傳輿論新戰略新戰場新戰法研究》課題組赴基層政法單位、有關部門、新聞媒體調研的同時,走進百度、騰訊、今日頭條等互聯網企業,與網紅大V聯繫溝通,徵求意見建議;

從“微服私訪”到不設路線的隨機調研,從登門“取經”到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輔助調研,從自主調研到調動各地各部門和科研院所、智庫機構的力量開展聯動調研、合作調研、委託調研……調研方式方法的豐富多樣,確保了調研成果的科學權威。

上聯“天氣”、下接“地氣”,廣泛深入的調查研究,有力推動中央政法委機關作風的轉變,成為排“四風”之毒、去“四風”之疾的一劑良藥。機關人人比學趕超,形成良好氛圍,生動展示了新時代機關新風尚。

<strong>以思想解放推動思路創新


當今世界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大變局,不安定不穩定因素潛滋暗長,加上我國社會利益關係調整,社會階層結構分化,互聯網影響越來越深,安全風險跨界性、關聯性、穿透性增強,給做好新時代政法工作帶來新挑戰。

<strong>創新是改革發展的引擎,也是做好新時代政法工作的不竭動力。

今年4月以來,中央政法委以解放思想開路,推動理念思路、體制機制、政策策略、方法手段等各方面創新,用改革思路破解難題,用創新舉措推動落實,使難點變亮點、問題變成效。

目前,一系列具有突破性、創新性的政法工作思路和辦法在重大課題廣泛深入研究的基礎上生成:

<strong>——維護政治安全始終是頭等大事,中央政法委提出應對國家政治安全諸多風險挑戰的對策。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的重要思想,構建“一大戰略、兩大戰場、三大戰術、四大戰力、五大戰法”對策格局,積極防範應對國家政治安全風險挑戰,切實履行好維護國家政治安全的責任使命。強調突出標本兼治,在消除存量風險和管控增量風險上多措並舉,既要採取有力措施使重大風險逐年減少,也要採取治本之策解決風險背後的深層次問題;

<strong>——如何加快實現社會治理體系現代化?中央政法委提出“新時代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這一重要命題,通過樹立“五大導向”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的理念現代化,優化“四大體系”構建市域社會治理的體系現代化,提升“七大能力”實現市域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打造具有中國特色、時代特徵、城市特點的市域社會治理新模式。強調市域具有較為完備的社會治理體系,具有有效解決社會治理中重大矛盾問題的資源能力,提出要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城市開展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總結經驗、推廣模式,把市域打造成為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加強平安中國建設的“前線指揮部”;

<strong>——黑惡勢力屢打不絕怎麼辦?這次全國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創新方式方法,實行打擊黑惡勢力與深挖背後“保護傘”同步,打“黑幫”與鏟“黑財”並舉,嚴懲犯罪與依法辦案同步,地方開展專項鬥爭與中央督導並舉,及時打擊與源頭治理並舉,建立長效機制,避免一陣風,死灰復燃。提出“抓省促市”、“抓市促縣”戰法,促進專項鬥爭在各省區市、各市區縣均衡協調發展;提出總結推廣督導工作經驗,加快實施督導專員制度,對中央領導同志批示落實情況和問題突出的地方進行專項督導;

<strong>——怎樣讓億萬網民在眾聲喧譁中聽到黨的聲音?中央政法委提出政法新媒體“三四五六”創新舉措,即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思想,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應對“三大挑戰”,開展“四大宣傳”,提升“五個能力”,抓好“六大保障”,大力推進新時代政法宣傳輿論工作創新發展。強調要下決心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移動新媒體上來,堅持“內容為王”、“圈粉為本”,提升政法新媒體網上鬥爭能力、融合發展能力、品牌創新能力、議題設置能力、“引關圈粉”能力,著力提高政法新媒體在網絡輿論場上的核心競爭力;

<strong>——如何創新政法委機關建設載體?中央政法委機關創辦了以“三改”(改進學習、改進作風、改進工作)為切入點、以“三比”(比干勁、比成效、比奉獻)為著力點、以“三創”(創新、創先、創優)為落腳點的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展示會,全體機關幹部踴躍參與,進一步推動機關作風轉變。強調要處理好“學”與“講”、“講”與“幹”、“幹”與“比”、“比”與“用”四對關係,以講促學、以幹選講、以比驗幹、以用獎比,形成機關作風建設的良性循環;強調展示會將作為一項制度長期堅持下去,每隔一兩個月舉辦一次,並以此作為考察干部的重要方式,讓那些敢於擔當、勇於創新、善於作為、甘於奉獻的好乾部脫穎而出、使用起來。

……

<strong>“十大課題”調研組拿出了一系列破解難題、補齊短板、防控風險、服務發展的實招硬招,為研究部署新時代政法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撐。

<strong>研究成果務必轉化為工作成果、制度成果


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中央政法委各課題組堅持邊調研邊應用、邊實戰邊總結,在研究成果轉化上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重慶公交車墜江事件發生後,網絡輿情洶湧,中國長安網、長安劍發起倡議“弘揚正氣、從我做起!”,號召公眾熱情為見義勇為者鼓掌,勇於對暴戾悖德者說不,守護好“社會這輛大公交”。72小時內,超過5500萬網民響應。

<strong>這是一次網絡新媒體宣傳輿論新戰略新場域新方法的生動實踐。

不僅如此,江蘇崑山“反殺案”、黑龍江湯蘭蘭案、山東於歡母親非法吸存案……今年以來發生的一系列敏感案事件,政法機關切實落實“三同步”工作機制,促進了政治效果、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相統一。

<strong>課題研究是手段,解決問題才是關鍵。

<strong>陳一新強調,搞調研、抓課題,不能僅停留在書面成果上,要採取有效舉措,把研究成果轉化好、運用好,推動研究成果轉變為工作成果、制度成果。

——對於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政法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研究報告提出了包括開展“大學習大研討大培訓活動”在內的五大舉措。中央政法委於今年5月聯合中央組織部、中央黨校舉辦政法領導幹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專題研討班,於6月首次舉辦地市級新任政法委書記培訓示範班,各級政法機關也通過舉辦輔導班、大講堂等形式,掀起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大學習大研討大培訓熱潮,大力推動最新理論創新成果入心入腦。

——隨著經濟社會高速發展,新情況新問題不斷湧現,基層社會治理面臨諸多挑戰。各地以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為抓手,以共建共治共享為格局,充分發揮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作用,加快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

——福建泉州、寧德打造“海上楓橋”,湖北武漢推行領導幹部下基層大接訪,重慶開發“巴渝和事佬”APP,浙江推進縣鄉村社會心理服務三級平臺……大量課題研究報告反映的全國各地先進典型經驗內容被11月初召開的紀念“楓橋經驗”大會會議文件所吸收,部署各地推而廣之。

——掃黑除惡是推進治理現代化的關鍵一役。從全國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領導小組會議到每隔2至3個月召開一次全國掃黑辦主任會議,從10個督導組進駐地方到全國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推進會召開,專項鬥爭持續向縱深發展,一大批黑惡勢力被連根拔除,受到法律嚴懲。

——從公安機關對網貸平臺涉嫌非法集資案件開展集中網上登記到最高法再審改判張文忠案,從機構改革穩步推進到深化司法體制配套改革,再到全面部署推開政法領域各方面、各層次、各環節改革,中央政法委以“十大課題”為抓手,一個難題接一個難題攻堅,一步一個腳印向前推進,努力提升政法工作科學化水平。

調研成果不僅被應用於實戰、在實戰中檢驗,而且還被總結提煉,成為政策、制度、機制,轉化為一系列在政法工作實踐中發揮長效作用的制度成果。

防範打擊涉眾型經濟犯罪的意見、推進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意見、政法網絡新媒體創新發展的意見……一批從課題研究成果中提煉出來的重要政策性文件有的已經進入批准程序,有的正在加緊起草。截至目前,首批“十大課題”的研究成果全都已經或者正在運用於實際工作當中,形成了一大批工作成果、制度成果。

今年9月份,隨著政法工作發展形勢任務需要,中央政法委又提出了第二批“十大課題”研究,目前也陸續完成,並被納入謀劃研究明年政法工作的決策參考之中。

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創新是我們推動工作的致勝之道。以解放思想開路,以重大課題研究開局,帶動政法工作創新發展、整體推進,已經成為中央政法委謀劃推進工作的一個重要抓手、一項長效工作機制。最近,中央政法委又已開始徵集謀劃2019年新“十大課題”研究。隨著一波又一波重大課題調研的接力展開,新時代政法工作將注入源源不斷的養分與活力,向著更高水平、更大成效闊步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