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一新:新時代政法領域全面深化改革再出發

窗外寒風凜冽,室內熱情高漲。<strong>12月28日晚,中央政法委在機關大會議室召開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會暨第二次“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展示會”。

會議的主題是,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引領新時代政法領域全面深化改革再出發。經過精心準備和兩輪推薦評選出來的中政委7個廳局單位負責同志先後發言,暢談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認識體會,並結合工作職責,提出了貫徹落實想法建議。

中央政法委秘書長陳一新在會上也作了學習體會發言。


陳一新:新時代政法領域全面深化改革再出發


聽了陳一新的講話,長安君感到,這是一篇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輔導報告。講話中提出的深化改革的六個“再”字,釋放出推動政法領域全面深化改革再出發的強烈信號。

<strong>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全面回顧了改革開放的光輝歷程,全面總結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全面揭示了改革開放的寶貴經驗,莊嚴宣示了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崇高使命。這是一篇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真理光芒的綱領性文獻,是新時代改革開放再出發的宣言書、動員令。我們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弘揚偉大改革開放精神,把新時代政法領域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進。

<strong>改革意志再強化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改革開放已走過千山萬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擺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榮、任務更艱鉅、挑戰更嚴峻、工作更偉大。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要堅定信心、下定決心、保持恆心,勇攀新時代政法領域改革的高峰。


<strong>——要增強全面深化政法領域改革的信心。改革開放40年來,政法領域改革走過了不平凡的歷程,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政法戰線做成了想了很多年、講了很多年但沒有做成的改革,是當之無愧的改革“排頭兵”。我們要認真總結政法領域改革的偉大成就和寶貴經驗,以此凝聚共識、增強信心,汲取奮勇前行的強大力量。

<strong>——要堅定全面深化政法領域改革的決心。改革開放每一步都不是輕而易舉的,未來必定會面臨這樣那樣的風險挑戰。政法機構改革、司法人員分類、司法職業保障這些難啃的硬骨頭,只要我們下決心了,都是能夠啃下來的。時代只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我們要始終保持這麼一股勁,這麼一種敢為天下先的精神,以更大的決心推動新時代政法領域全面深化改革走得更穩、走得更遠。

<strong>——要堅持全面深化政法領域改革的恆心。改革開放是一場永遠在路上的接力跑,需要一棒一棒接著跑。行百里者半九十。我們決不能有半點驕傲自滿、固步自封,也決不能有鬆鬆勁、歇歇腳的想法。必須面始終堅持方向不變、道路不偏、力度不減,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韌勁,持之以恆把政法領域改革進行到底。

<strong>改革理念再深化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總結的“九個必須”是改革開放40年積累的寶貴經驗,是黨和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也是全面深化政法領域改革必須牢固確立的基本理念。我們要深刻領悟精髓,廓清思想迷霧,確保新時代政法領域全面深化改革沿著正確方向前行。



陳一新:新時代政法領域全面深化改革再出發


<strong>——要深化對黨對政法工作絕對領導的認識。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堅持黨對政法工作的絕對領導,是全面深化政法領域改革的根本保證。要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把黨的領導貫徹和體現到改革全過程、各環節,完善黨對政法工作絕對領導的體制機制和實現形式,提高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抓落實的能力,確保黨的領導更加堅強有力。

<strong>——要深化對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認識。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改革開放的初心和使命。改革開放的40年曆程清晰勾勒出我們黨治國理政的“民生邏輯”和“人民至上”的執政情懷。要始終把以人民為中心作為新時代政法領域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取向,把人民群眾福祉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作為制定政策的依據,充分激發蘊藏在人民群眾中的創造偉力,讓人民群眾成為改革的最有力參與者、最重要評判者、最廣大受益者。

<strong>——要深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認識。方向決定前途,道路決定命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當代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引領時代發展的康莊大道,必須毫不動搖走下去。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之所以能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就在於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要堅定不移走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中國特色、體現發展規律的社會主義法治道路,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被任何干擾所惑,該改的、能改的我們堅決改,不該改的、不能改的堅決不改。

<strong>改革格局再拓展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只有順應歷史潮流,積極應變,主動求變,才能與時代同行,要求形成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全面改革開放新格局。當前,政法領域改革已進入系統性、整體性、重構性變革的新階段。我們要加強統籌謀劃和協調推進,形成全方位深層次政法領域改革新格局。


<strong>——改革目標要更有高度。要站在政治和全局高度,準確把握政法領域改革的前進方向。要著眼於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政法制度體系,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要著眼於加強和優化黨對政法工作的領導,構建優化協同高效的政法機構職能體系,為新時代政法工作創新發展提供有力支撐。要著眼於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提高服務政治安全、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服務反腐敗鬥爭、服務對外開放的能力,加快推進政法工作體系和工作能力現代化,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堅強保障。

<strong>——改革領域要更有廣度。從全面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政法領域改革,不僅僅是名稱的改變,更是改革內涵、外延的重大變化。當前,改革已從法院、檢察院的集中改革向黨委政法委、公安、國家安全、司法行政等全方位改革發展,不僅輻射到政法工作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而且延伸到社會治理創新、現代科技運用、涉外法律服務,政法領域改革越來越廣。要深入把握新時代改革規律特點,釐清各項改革任務之間的整體關聯性、層次結構性、先後時序性,確保各項改革相互促進、良性互動、協同配合,提升政法領域改革整體效能。

<strong>——改革舉措要更有力度。當前我國改革已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複雜程度、艱鉅程度前所未有。同樣,政法領域改革也由微觀的體制機制問題,上升到宏觀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層面,觸及政法事業長遠發展的根本性問題,觸及深層次利益格局調整和制度體系變革。要敢於啃硬骨頭、涉險灘、闖難關,採取更有靶向性、更有突破性、更有開創性的有力有效舉措,堅決破除阻礙政法事業深入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和利益固化藩籬,不斷把改革引向深入。

<strong>改革任務再落實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拿出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韌勁,以釘釘子精神抓好落實,確保各項重大改革舉措落到實處。我們要以只爭朝夕、時不我待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在抓好改革落實上下真功夫,蹄疾步穩、步步為營、久久為功,確保各項改革任務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strong>——要加快推進政法機構改革。要以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法體制為目標,健全偵查權、檢察權、審判權、執行權互相配合、互相制約的體制機制,構建起黨領導下政法機關各司其職、配合有力、制約有效的工作體制。要以完善政法組織體系為目標,遵循政法機構設置規律,加強專門法院檢察院建設,探索深化跨行政區域法院檢察院建設,構建起適應國家發展戰略需要的政法機構體系。要以提升政法機關戰鬥力為目標,深入推進政法機關內設機構改革,優化職能配置、機構設置、人員編制,讓政務、業務運行更加順暢高效。

<strong>——要加快推進司法體制改革。要增強司法公正性,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構建權責統一、規範有序的司法權運行新機制,讓司法人員集中精力盡好責、辦好案,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的司法產品。要增強司法高效性,加快構建立體化、多元化、精細化的訴訟程序,推進案件繁簡分流、輕重分離、快慢分道,解決好“案多人少”難題,讓司法公正更快實現。要增強司法權威性,創新完善偵查、起訴、審判、執行工作體制機制,把證據砸實、把法律用準、把案件判明、把裁判兌現,讓人民群眾對法治更信仰。

<strong>——要加快推進執法規範化建設。要嚴格執法,堅決依法打擊處理挑戰法律權威、挑釁公共秩序、危害國家安全等違法犯罪行為,切實維護社會主義法治權威。要更加註重約束權力,健全執法司法權運行監督制約體系,加強黨委政法委執法監督,切實解決執法亂作為、不作為等突出問題,將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要更加註重保障權利,完善人身權、財產權、人格權保護機制,堅決防止侵犯企業和公民合法權益,為經濟健康發展、人的全面發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strong>——要加快推進政法公共服務改革。要突出“普惠均等”,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把法律服務延伸到城鄉社區居民身邊,促進公共資源向基層延伸、向農村覆蓋、向邊遠地區和困難群體傾斜。要突出“方便快捷”,深化政法機關“放管服”改革,總結推廣“馬上辦、就近辦、網上辦、一次辦”、“刷臉辦”等做法,讓人民群眾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高品質公共服務。要突出“智能精準”,加快推進公共法律服務網絡化、智能化建設,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時化、定製化、個性化的法律服務。

<strong>改革方法再創新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革開放是前無古人的嶄新事業,必須堅持正確的方法論,在不斷實踐探索中推進。我們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有機結合,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改革方法論,推動新時代政法領域改革進入新境界。

<strong>——要更加註重頂層設計。頂層設計是管全局、指方向、打基礎的藍圖規劃。改革能不能做到協同推進,頂層設計是前提。要強化引領性,增強問題意識、時代意識、戰略意識,加強整體規劃,真正向前展望、超前謀劃、提前佈局。要強化耦合性,使各單位改革、各項改革任務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實施過程中相互促進、在實際成效上相得益彰。要強化操作性,既統籌考慮戰略、戰役層面的問題,又重點考慮戰鬥、戰術層面的問題,確保改革方案接地氣、能操作、有實效。

<strong>——要更加註重基層創新。改革的源頭活水在基層,創新的澎湃動力也在基層。部署推進改革要調動地方積極性創造性,鼓勵各地因地制宜,用新思路應對新情況、用新辦法解決新問題。研究制定政策要堅持統一性和差異性相結合、原則性和靈活性相統一,不搞一刀切、齊步走,為各地探索留出足夠空間。要尊重和保護基層首創精神,完善落實容錯機制,激勵基層積極作為,鼓勵大家爭當改革促進派、實幹家,讓小體量撬動大能量、以微創造推動大變革。

<strong>——更加註重系統集成。隨著政法領域改革進入新階段,各自為戰的“碎片化”改革已難以適應需要,必須加強改革有效舉措的系統集成。要及時總結各地的新探索新創造,推動有條件的地方和領域實現改革舉措系統集成,善於從眾多個別經驗中發現一般共性,從一般共性中提煉出普遍適用的規律性做法,並及時上升為制度規範。要通過創新交流會、現場會、新媒體等方式,總結宣傳推廣一批先進典型經驗,把一地的探索變成各地的共同財富,把點上的“盆景”變成面上的靚麗“風景”。

<strong>改革紅利再釋放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切改革歸根結底都是為了人民,是為了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全面深化政法領域改革,就是要最大限度釋放改革紅利,增進人民福祉、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strong>——要讓群眾得實惠。要把事關群眾福祉的改革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來抓,堅持從老百姓最恨、最怨、最煩的事情改起,讓人民群眾有更多、更直接、更實在的獲得感,切身感受到環境更安全、司法更公正、服務更便捷、生活更幸福。要加強人權司法保障、產權司法保護,營造鼓勵幹事創業的社會氛圍,讓社會成員的創造活力競相迸發。

<strong>——要讓幹警減負擔。要深化政法職業保障制度改革,紮實推進政法幹警職務序列改革,健全落實與之相配套的各項待遇政策,提升幹警職業認同感、尊榮感。要健全依法履職免責、履行職務受侵害保障救濟、不實舉報澄清等制度,解除幹警嚴格執法、公正司法的後顧之憂。要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和“痕跡主義”,清理取消不科學、不合理的考評指標,給廣大幹警減負鬆綁。要推進司法輔助事務外包、政法工作智能化建設,把幹警從重複性勞動、無謂性事務中解放出來。

<strong>——要讓體制添活力。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全面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充分彰顯我國司法體制機制的強大活力。要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充分發揮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作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構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治理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