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青年后,原来我还是“隐形贫困人口” 你是其中之一吗?

“佛系青年”还言犹在耳,同龄人“抛弃”你也没过多久,一个新的网络词汇又火了——“隐形贫困人口”。

这个词为什么火?火爆背后,又折射了哪些真相?

你是“隐形贫困人口”吗?

首先,什么是“隐形贫困人口”?

佛系青年后,原来我还是“隐形贫困人口” 你是其中之一吗?

一些简单的案例↓

能买戴森吸尘器就不用扫帚了;

割肾买爱疯;只为一个logo;

吃完牛油果又要吃藜麦了;

100块钱一张的“前男友面膜”用起来也不心疼;

一有健身冲动,就非得去办张年卡;

一月工资挥金如土,

工资到手,一周花光,三周吃土。

更可气的是平时太豪气了,

给人一种哭穷都没人相信的土豪的感觉。

佛系青年后,原来我还是“隐形贫困人口” 你是其中之一吗?

尽管能叫出四大顶级高跟鞋品牌全名,却买不起一双。唯一一件带香奈儿标志的物品,是一个十元蛇皮袋。

贫穷人口的化妆品,不在化妆包里,在微博抽奖平台上。贫穷人口化妆,不在家里,而是在商场各大彩妆专柜的试妆镜前完成。身上喷着价值1000元TOM FORD香水,脸上搽着价值500元的ARMANI粉底,却都不是自己的。

隐形贫困健身

表面上天天晒Tony、Kevin的私人教学指导,实际上还在咨询价格哪家低。办好了卡,表面上手环护膝全套装备,实际上都是商场会员积分换的。不经意间一条朋友圈状态透露出健身房的宽敞明亮,实际上要坐一个小时公交到郊外。

健身房,不仅可以锻炼,更重要的是,还可以洗澡。

隐形贫困社交

中国人的社交,大都在饭桌上。但是天天在外面吃,难保荷包会日渐消瘦。身为贫穷人口,又想看上去不那么穷,约饭地点起到决定性作用。

要约,就要约Brunch,餐厅桌上一定要铺英伦方格桌布,点餐一定要有鹰嘴豆、培根和烤西红柿等非典型中式食物。

这样,不仅能花一顿饭的钱解决两顿饭,还能体现自己身为一个都市白领的格局。

隐形贫困恋爱

对于贫穷人口,男/女朋友就是tan90°——不存在的。虽然贫穷,但我们有想象力。如何装作恋爱中是一门技术活儿。

首先,要学会暧昧性语言,比如把朋友称为“某人”,“今天跟某人去喝咖啡了。”比如纯文字“今天很开心,谢谢”。其次,要学会用嘴照相,这样你刚学会的两只手十指相扣的技能才能被施展。

隐形贫困境外游

如何省钱而优雅地旅游是一门艺术。

境外游,最重要的是把异国感,比如“时差”、“外语”的存在体现出来,即使去的新马泰。并且,朋友圈不能刷屏,不能让别人发现你第一次出国的激动之情。

就像广告里插播的电视剧,旅游,只是代购的顺便行为。紧凑的行程里见缝插针搞代购才是正经事。但是,朋友圈得表现地游刃有余,遇到行程太紧的时候,要说“断货”,至少不能表现慌乱,怎么能让人看出机票酒店一年前就定了呢。

佛系青年后,原来我还是“隐形贫困人口” 你是其中之一吗?

所谓的“隐形贫困人口”,简单地引申,其实就是虽然我现在的收入能够满足我基本的消费需求,但是又阻碍我去追求更好的物质条件,为了提高我的生活水平,预支了未来的钱。追求有品质的生活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消费经常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之外,享受了高级生活还高喊自己贫穷,可能就是矫情了。有的甚至出卖自己的肉体只为满足自己的虚荣。

佛系青年后,原来我还是“隐形贫困人口” 你是其中之一吗?

年轻人和父母一代人在理财观念上最大的不同就是,父母一代人花钱的时候,一般会事无巨细地将每一笔开支和收入记在一个本本上,尽量不花多余的钱而且还能定期留下一笔储蓄的存款。而到了当代的年轻人,依旧很少人能够继承父母记账的传统了,大部分人收到工资的时候,先把上个月的花呗给还了,然后再大吃大喝浪一波,开始无所顾忌地打开淘宝把囤了一个两个月的购物车清空,然后呢,基本上要么做好每天吃土吃草的准备,要么打开花呗开始向马爸爸伸手要钱了。

年轻人挥霍惯了,已经不太可能发扬勤俭持家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了,年纪大一些的人都会经常感叹现在的年轻人已经越来越不懂节俭了。如果画数轴表示,父母一代人和年轻人走的是两个极端,负方向那端的父母过过穷困日子,因为穷怕了,就懂得每一分钱来得非常的艰难,所以就可惜将每一分钱存住,过度消费愿望几乎被消耗殆尽,而正方向这边的子女们没有经历过那些岁月,加上物质越来越丰富了,选择面也越来越广,所以会不断地追求更高的物质条件,花钱之前当然不会和父母一样拘谨。

所谓“隐形贫困人口”更多是自我消费不节制所造成的——不是没有钱,只是花得多而已。希望你我都能够在活出自己的同时懂得克制自己。在消费文化的冲击中保持自我,尊重现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