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实修录:浅谈修行人为何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佛家实修录:浅谈修行人为何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每年我们修行人都要花时间在修道上。然而在福报上,就要多积累阴德,在智慧上,就要多念大乘佛教。尤其是趁着我们年轻体力好,眼睛好,记忆力好,就要赶紧去学。如果年老了,你们念经都没力气,更不要说去行脚,参学,还是去爬高山拜佛。所以年轻很重要,一定不能辜负了大好时光。你们如果想看一个人的业障,那么就看他去圣地时的体质如何,现在这个社会交通是很方便的,所以你们力气也没用多少。腿力也没用多少。其实你们身体不好,也是一种业障。我们平常在好的环境中,走不动就有车,爬不动就有电梯,你们都没试过自己的体力如何。这是很不好的,所以要多积累阴德,你们的身体就好。所谓德能润身,还要多念一些大乘经典,你们的智慧也就好。所以不要辜负了,这个青春的美好时光。

佛家实修录:浅谈修行人为何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当今这个时代,我们想去哪里都很容易,有车,有飞机,都很快。但是人的虔诚心也少了,因为都太容易了。以前的古人去朝山,则需要跋山涉水的。在当时那个年代,他们交通是很不发达的,如果遇到危难时,那就真的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但你们可以叫佛菩萨。那么在此时,在当下,其实就是在考验你们的信心。只是你们不知道而已,当我们在受苦的时候,其实也就变相的积累了许多的阴德和功德。但现在太容易了,导致你们那个殊胜性也少了很多。就像以前古人建寺庙,造佛像,全部都是用手工,用肩膀挑,所以他们的那个心是很虔诚的。但是现在都改用机器了。所以人的福报就少很多了。建寺庙很快,但人的福报反而减少很多。所以要能吃苦,我们要有吃苦的教育。其实现在大家都缺乏这种吃苦的教育。包括节约水、节约电、节约粮食的教育。我们太缺了。现在我们都假设自己水用不完,粮食吃不完,有钱就住的越来越高档,车越来越好。所以我们缺乏受苦的教育。 

佛家实修录:浅谈修行人为何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如果一个教法,要长远,一定要不忘苦人多。这个世界上,苦人是很多的。那么富人在布施和救济给穷人时,自己应该有惜福的启发,而不是拿钱给穷人,得到一种布施优越感。肯定不是这样的的,我们应该要惜福,爱惜资源。在前段时间,我查了一下,我们中国饥荒的年限。在解放前发生过三次饥荒。一旦饥荒来时,我们历史记载的是吃草根和树叶而食。这个现象在1942年还有。所以说为什么?我们需要这种苦难的教育和觉醒。所以我们要积累阴德,大家应该要惜福,惜水,惜物,惜粮食,也珍惜时间。与此同时你们还能劝人珍惜,劝人积累阴德,这其实也是积累我们阴德的事情。 

佛家实修录:浅谈修行人为何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所以大家在劝导亲人学佛的时候,先不要跟他们提佛法,你们可以先提阴德。我们国人不管男女老少,都是比较容易接受阴德的观念。大家可以这样跟他们说 : 吃素放生,不邪淫,不偷盗,那也是积累阴德的。这就跟佛门的五戒差不多,并且同时一定要劝人惜福,要去走惜福的路线。所以你们要度亲人朋友的时候,首先从阴德入手。但如果自己的阴德不够,你们也是度不了别人的。还有就是你们自己在念经的时候,也要念念回向,回向给自己的亲人,让自己的亲人能积累阴德,断恶修善,身体健康,能开智慧来积累阴德。这个是很重要的。 

佛家实修录:浅谈修行人为何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如果你们学佛了,也不要讲太高深的佛理,先用积极的阴德观念,然后自己可以多念经,比如普门品,金刚经,然后可以多回向给眷属,是能亲近三宝的。要知道!亲近三宝比回向给他们健康更重要。你们亲近三宝后,他们自然就能懂得事理,能吃素念佛,其它外在的健康平安也都有了。但如果不亲近三宝,虽然暂时健康了,可能又吃肉了,又做错事了。所以你们回向给他们的亲近三宝,断恶修善,积累阴德是首要的一条。你们可以多带他们去圣地朝拜或去寺院参加法会。其实圣地和寺院的磁场,会加持转化他们大脑里的清净,他们的脑袋清净了,自然也就清醒了,他们就会懂得亲近三宝了。

​我喜欢修行,你们喜欢修行吗?喜欢修行就关注我吧!不喜欢修行的也可以关注我哦,因为我会带领你们去揭秘那些未知的事物,以及实修上的指导与解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