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思維助力持續虧損連鎖超市扭虧為盈,百萬欠款竟不用還

最近營銷行業很流行“免費模式”這個詞,今天我們要講的也是一個關於免費模式的案例。

希望我的案例分享可以幫助到廣大的實體店老闆提升營業額。

這是一家定位於鄉鎮的便利連鎖超市(這裡不便公佈超市名稱)。剛開始接觸到這家超市時的現狀是:

1、公司已經拖欠了近2個月的員工工資;

2、欠供應商貨款270多萬,供應商得知超市問題後也停止供貨了,天天有人去超市催債。

3、80%的店面出現虧損;

那麼如何運用“免費思維”將超市扭虧為盈的呢?

最終我們做到的結果是:

1、40天內收款200萬現金;

2、拖欠員工2個月的工資,員工自願換成超市的購物卡;

3、倉儲物流成本砍掉60%;

4、欠供應商270萬不用還了;如何做到的,這是各位看官最關心的,接下來我來進行分析。

研究免費模式,我一直在悟兩個字“吃虧”。

最終我發現,免費的思維就是吃虧的思維。我就這樣無條件的吃虧,無條件的付出,無條件的給予,無條件的愛你。因為誰也無法拒絕一個發自內心愛你、對你好的人。所以就做生意而言,永遠不能去損害合作商、員工、顧客的利益,咱自己吃點虧,不讓他們吃一點虧。這樣他們就會追隨,你還擔心賺不到錢嗎。

具體操作:

一:從人性的角度出發,我跟他說把店都免費送給了員工,就這樣收款了200萬,非常輕鬆的完成了。

如何操作的?瞭解了超市整體情況後,我就到店裡去了解銷售情況,分析其虧損的原因。

第一個原因,由於拖欠員工工資,員工沒有積極性。

第二個原因,由於資金鍊斷裂,供應商不給供貨,貨品短缺。其實和店長聊天的過程中發現,大家對店都很有信心。

43家店走訪完畢後,我們選擇了6家店,把店80%的股份送給員工。每個店選兩個股東。每個股東收3~5萬押金(根據店的面積收),不經營了退還押金。這6家店爽快的把錢交了,把合同簽了。因為員工,都知道這個投資情況,更瞭解店裡的經營狀況。

這樣操作的核心就是:沒讓員工吃虧,投資幾十萬的店才收他幾萬押金,還送他80%股份。

這6家店改革試運行一個月,這個月期間,我們把所有的資源都傾斜到這6家店,保證這6家店的股東們能賺到錢。一個月的試點過去了,開了個全體員工的啟動大會,現場給這6家店的股東分錢。這場啟動會結束,43家店全部送出去了,加上原來的店收的錢一共200萬現金。從此以後公司開啟了新紀元,由原來的僱傭制改變為現在的創業合夥制。

二,當員工都變成合夥人的時候,欠的工資都折成購物卡了。因為他還可以賣掉,所以除了離職的員工,其他員工都換成卡了。

三:當員工都變成合夥人的時候,倉儲物流成本就下降了60%。

每個月公司只免費配貨三次,如果你超市在讓配貨,就需要承擔車費。所以員工都提前根據銷售數據囤貨,囤多了過期了自己承擔。以前都是公司囤貨在倉庫,會出現過期等一系列問題。現在倉庫轉移到員工家裡了(因為員工都住在店附近),店裡沒貨了就回家弄兩箱。給老闆打工的時候,員工怎麼都不肯把貨放在自己家裡,沒貨了就等公司配。所以人只操心跟自己有關係的事。目前這個連鎖超市是店店盈利。並且在超市把日常食品雞蛋大米虧本賣,增加人流量(如雞蛋平時賣9毛每個,成本5毛,賠本賣3毛,每人限購)引爆客流。

至於怎麼解決270萬債務的問題,這個是關鍵點。

當然解決這個問題肯定不是用收到押金來解決的。如果這樣那就是沒智慧了。至於怎麼解決的,我們是這樣解決的。

十幾個供貨商共270萬,跟供貨商說,現在逼著要錢也沒有。但是如果繼續合作的話從現在開始每次進貨現款現結,我現在生意好了,以後現金進貨了,如果各位供貨商同意把各自的應得欠款轉化為進場押金,那麼我們繼續長期合作,如果有哪位不願意那麼我們解除合作,我再找別的供貨商談,照收進場押金還欠款。

因每個供貨商各自欠款不多,又想繼續做這筆生意,而且彼此都熟悉了;另一個原因,如果供應商去找別的超市合作,照樣也要給進場押金,也還是要被欠款,所以也都同意了。

這個案例設計的一個關鍵點就是:給他們80%股份自己分配,調用了員工的積極性,還不用開工資。老闆賺的20%純粹是純利潤,還不用管理,可以算是躺賺了。一家賺取20%純零潤43家是多少錢呢?各位可以自己算算就知道了。

最主要的還是,員工當老闆了能不好好盡心給自己幹嗎?把創造力發揮到極致,換算只是得失,任何營銷把握不住人性註定再精明的換算也是一時成功做不到全面。

在這個超市的案例裡,最厲害的一招是,把股份送給員工

一方面,調動員工積極性,損耗降低,營運效率也大大提升

另一方面,收回一大筆資金(押金)

第三,欠員工的工資,不用付了(轉成購物卡)

可謂是一箭多雕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感謝大家的觀看,我們下期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