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奢侈品不再奢侈 人民日報與trytry推動理性消費

9月24日中秋節當天,人民日報官方微信按慣例為萬千讀者發紅包福利。此次紅包金額與往常無異,但用法不太一樣,讀者領取後可以在try try上使用紅包。

作為高檔品試用平臺,try try為用戶提供高性價比的奢侈品試用服務。在普通消費者看來,這樣的消費模式與時下火熱的"共享經濟"無異,即享受物品使用權、而非擁有權。

此次try try聯合《人民日報》廣發紅包,也將這種理性消費觀念推廣給更多消費者。

讓奢侈品不再奢侈 人民日報與trytry推動理性消費

奢侈品消費趨於理性

千禧年間,中國經濟快速崛起的同時,國人對奢侈品的消費熱情也開始上漲。

國內大型旅行社扎堆在春節前後推出歐洲購物團,大多以"血拼"為賣點。彼時,國外免稅店內擠滿中國購物者,他們的人均消費一度是歐美遊客三倍。

2013年,有數據顯示,世界上奢侈品的平均消費支出佔個人財富總量的4%,而我國大部分消費者使用超過40%的個人財富總量去進行奢侈品消費。

如今,互聯網的發展與進化,正在改變人們對奢侈品的消費觀念。

如今,理性消費已成為主流。據媒體報道,今年6月,北京太古裡的範思哲、巴黎世家等奢侈品商店中,往日擁擠、喧囂的人潮已經退去。

2016年中國奢侈品電商市場規模達到了573.5億元,與2015年的465億元相比,增長了80.2%。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佈的《2017年中國奢侈品電商發展報告》顯示:23-37歲的年輕人是奢侈品消費的主力軍。

中國權威生活方式(含奢侈品)研究和顧問機構財富品質研究院院長周婷曾作預判:企業家和都市白領階層將成為奢侈品消費主力。這部分群體的消費將更加趨於理性,他們注重奢侈品的性價比,對質量有著高要求。

2016年,《羅博報告》也做出理性消費迴歸的判斷:85%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更看重產品能夠符合他們個人氣質選擇。

"共享奢侈品"成為消費新潮流

在知乎上,有人這樣解釋理性消費:理性的消費者不會過多考慮價格因素,因為他購買商品的時候,只會考慮商品與自身需求的契合度,在契合度相同的商品中比較質量、售後等等,最後才會比較價格。

當奢侈品消費觀念逐漸理性,消費群體年輕化,對新時代奢侈品共享經濟模式的接納度也變得越高。

在美國,84%的中產階級自稱喜歡用租的方式享受奢侈品。在日本,二手奢侈品市場的規模已經達到2000億日元(約合116億元人民幣)。

中國二手奢侈品同樣擁有廣闊藍海。2017年,中國舊貨協會二手奢侈品工作委員會公佈數據顯示,2016年年底,二手奢侈品市場的交易額只有80億,並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長。而根據麥肯錫發佈的《2017中國奢侈品報告》顯示,中國二手奢侈品市場2017年市場交易規模800億,每年以40%的速度快速增長,預計在2020年超過日本。

充足數據顯示,伴隨中國中產階級的擴大,越來越多消費者傾心於奢侈品,哪怕是二手奢侈品也可以滿足其使用需求。

這樣的消費趨勢,為"共享奢侈品"的發展提供了先天條件。易觀智庫研究認為,奢侈品適合共享主要有三點先天優勢:價格高;用戶有需求但使用頻次低;有不斷更新的心理需求。

由此,try try等奢侈品共享平臺應運而生。今年9月17日,try try被評為人民日報數字傳播優選品牌。人民日報數字傳播董事長徐濤說,try try提供了當前消費的一種可能性:高檔品牌可以通過實惠低廉的價格滿足百姓消費,更能滿足常換常新、緊跟潮流的需求。

讓奢侈品不再奢侈 人民日報與trytry推動理性消費

理性消費時代到來,"以更經濟的方式享受更多服務"成為中產消費升級的大方向,高性價比、高品質的非新商品,也將成為人們顯著提升生活品質的新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