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猫双11拿下十亿订单,拼多多为何零增速!

最近,中国移动互联网 Q3 报告发布,其中有一个点令人目瞪口呆,估值数百亿美元的拼多多在2018年第三季度居然呈现零增速。这令很多瓜众大跌眼镜,估值百亿美元的拼多多为何在三季度会零增速。

昨天天猫双11,天猫携手菜鸟拿下10亿物流订单,进入十亿包裹时代。

天猫双11拿下十亿订单,拼多多为何零增速!


根据国家邮政局的数据,双11当天物流订单一共13.52亿件:大致是天猫占八成,拼多多京东亚马逊、当当、苏宁等多家电商共占两成(阿里10亿件,其他电商加起来3.52亿件),假设拼多多和京东平分秋色,其他电商忽略不计,则两家约为13%。

印证了主打低廉山寨商品起家拼多多,用户几乎零增长的说法。·

天猫双11拿下十亿订单,拼多多为何零增速!


移动电商用户总量,在6月份有一次高潮,但随即下跌,目前稳定在四亿用户左右。

天猫双11拿下十亿订单,拼多多为何零增速!


淘宝、天猫,用户总量增速平稳,但拼多多却几乎零增长了! 各大平台的新用户增加数量都在萎缩,只不过,拼多多的回落特别明显。

天猫双11拿下十亿订单,拼多多为何零增速!


其实,在新零售的浪潮里,无论是电商还是传统零售业,都高呼着消费升级,从以往商品渠道型消费转为商品服务型消费,用户获取商品的驱动力也从价格转为品牌价值,以至于我们总能看到各类网红店、网红产品的诞生,其原因正是消费力在升级,商品的服务和体验也在升级。

然而,消费升级更多是城市化发展的催生品,高品质意味着高价值,高服务意味着存在品牌溢价,但对于三四线,甚至五六线城市的消费能力而言,消费力并未出现明显升级的趋势,而是在逐级分层,即“消费分级”。

从拼多多的平台模式上看,它抓住了底层级别的消费人群,满足了这群消费者对于廉价商品的需求,同时借助微信社交传播的影响力,以裂变的形式实现了大规模的用户覆盖。

天猫双11拿下十亿订单,拼多多为何零增速!

但是,在平台服务上看,拼多多是一个极其不完善的互联网购物模式,乍一看,其实有点像初期的淘宝:全开放的电商平台,几乎是“0准入”的商品门槛,人工审核及客服机制相当不完善。

所以,拼多多上的商品基本上是很廉价的,一方面是卖家自主“免费”发布的,渠道费用较低,另一方面是商品无需审核,任何“三无”产品都可以放上去卖,这就变相地将“摆地摊”演变成了“拼多多”。

但是,有句老话说得好,“一分钱一分货,十分钱三分货”,要想花三分钱买十分货,那么只能说,货有问题。如果说淘宝的9.9元是为了刷单,以至于可以花不到10块钱买到10块钱价值的商品,那么,拼多多9.9元的拼团,纯粹是为了卖商品,利益又何在?

不难发现,拼多多在诸多问题上都显示出增速的疲态,三四线城市小镇青年的消费力升级,从低端产品的消费向中高端产品转移,这部分消费人群的流失对于巩固拼多多的意向消费人群无疑是个重大打击。

其次,第三季度用户的零增速带来的影响,拼多多在产生之初,的确以产品的多样和价格低廉吸引了众多人群,但是,与天猫淘宝等规范化的电商平台比较,拼多多平台的产品缺陷暴露无遗,产品质量,售后服务都成巨大黑洞。

这些一切的一切导致了快递包裹量增长减缓,利润的单薄使得很多快递公司不愿与其形成合作。拼多多这样的模式也比较容易被复制,是否能长期发展,不得不画上大大的问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