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和知县有什么区别?

手机用户60429491149


从春秋战国时代起,秦国等诸侯国已经逐渐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由中央直接统治,而此时的县级最高长官就已经被称为“令”了,这是“县令”的起源。

到了秦汉时期,常规情况下,一般对人口万户以上的县的长官称为“县令”,不满万户的则称为“县长”。

到了南北朝时期,每个国家的疆域都很不稳定,人口也大量流失,每朝每国一般将县的最高长官统统称为“县令”。

当然,在唐朝的时候,已经出现了偶尔有县里的其他官员临时代理县令职权的情况,这时候这个官员就被称为“知县事”,这是是“知县”一词的起源。

总体来说,秦汉至隋唐,主流的称呼还是县令。

而此时,由于中原王朝作为千年东亚文明圈的宗主,县令一次也被传播到了朝鲜、日本、越南等地,称为这些地区各国的一县之长的称谓。

到了宋代,“县令”这一称谓开始出现变化。

由于唐朝后期以及五代十国时期,藩镇割据极其严重,也导致了五代十国军阀混战的严重后果,宋太祖建立宋朝之后,一方面杯酒释兵权剥夺武将们的兵权,而对于如何抑制地方官员的权力也是苦思冥想。

终于,赵匡胤从唐朝的“知县事”职位里受到启发,他索性不再正式任命地方官员,而是由中央派遣官员下去,代理地方的事务,称为“知事”,“知”谐音为“执”,也就是执掌、主持的意思,相应的,以前朝代的县令、太守、刺史等称谓也统统被相应的“知州”、“知府”、“知县”等“知”字头的名称代替。

赵匡胤通过这个办法,逐渐废除了前朝的前朝的刺史、太守、县令等职位,从此,宋代以后在名义上就没有正式的地方官了,地方事务都是由中央派遣官员署理,“县令”和“知县”一字之差,其背后是中央集权发展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如果大家有印象的话,就会发现,那些明清时代的电视剧里,府县的最高长官都是“知”字头的称呼。

不过元代县的主官改称县尹,明、清还是以知县为一县的正式长官,正七品,俗称“七品芝麻官”。

知县虽然品级不高,但是在明清时期,要当上一名知县,却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很多读书人辛苦一辈子,等了一辈子,也没当上县太爷。

在清代,一个人要坐上知县的位置,要么通过正常的科举之路,要么就走买官、举荐的他途。

在清代,一个读书人,要一路通过童生试、乡试、会试三大关口,先后取得秀才、举人、进士的功名,这才拥有成为知县的资格。这每一关都很不容易,几乎都是百里挑一的竞争激烈。

而如果要买官,在清末,捐个知县的价格需要4600两银子,这相当于130个家庭一年的生活开支,除非富贵人家,一般人家根本捐不起。

但是,不管你通过科举,还是通过买官,你都是只获得了做知县的资格而已,接下来,你就得排队候选,等待“出缺”。

清朝时期,全国有1500个知县的职位,但是每3年一次的会试会产生200多个进士,再加上6年一次的大挑考试以及不定期的恩科考试,即使在清朝前期,竞争者已经非常激烈,而到了清朝后期,买官之风流行,就把更为庞大的买官者放进了这个等待的池子里。

而只有出现在职知县死亡或者去职了,才能补上一个候选官员,一个萝卜一个坑,这个等待的时间是极其漫长的。

郑板桥44岁中进士,中二甲第八十八名,但他在京城等了一年,也没等到朝廷的分配,不得不回到家乡,5年后,他再次入京等待,刚好受到慎郡王允禧的重视,在允禧的推荐下,郑板桥才有机会去范县做知县。

郑板桥运气还算不错,有一个叫刘黎阁的人,候补了26年,很多人候补了一辈子,也没等到上任的圣旨,有个叫王竹的人,候补了20年,好不容易等到了上任荆溪知县的圣旨,却在4天后就去世了。

还有很多人,等了小半辈子,终于等来了官位,但却已经在漫长的等待中耗尽家财,而他们任职的地方往往相隔千山万水,为了赴任,他们不得不举债上任,上任后,为了还本付息,他们也只能从地方上搜刮民脂民膏了。


云中史记


县令和知县,都是中国古代对县级行政长官的称呼方式,其管辖权限范围都是一县之内。然而,两个官衔名称出现年代不同,构词方式不同,任命程序不同,官秩品级不同。

\r

一,县令:唐代《通典▪职官典》说:“县令者,政令之长也,正五品。”战国时秦国晋国就已设立直接从属于国君的县,其长官就是县令——令的意思是发号施令的人,是名词。秦汉时期有规定,人口万户以上的县,县官称县令,俸禄六百石;人口万户以下的县设县长,俸禄三百至五百石。秦汉以来县令为一县的主官,通常由郡守任命。\r

二,知县:唐朝时称以佐官(县里的其他正式官员)身份代理县令职务为知县事,也就是“知县”——注意,知是动词,在这里有代理的意思。也就是说,在唐朝“县令”和“知县”两个头衔是并存的,只不过前者是正式的行政职务,后者是非正式的代理职务。宋朝时也有县令和知县,但是朝廷更喜欢越过州府,直接任命朝官做县的长官,管理一县行政。这种职务称“知县事”,也就是“知县”了,此时知县已成为正式的官职,而且俸禄通常高于县令,一般是七品。明清时期则只有知县这一种县级正式长官官衔了,其品级是正七品。





龙业文史


其实很多词汇在古代是两个意思,到了现代我们就已经混为一谈,不再区分了。例如古代的相国和丞相,相国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而丞相则是更偏向于“辅佐”,很明显前者的权利大于后者,而如今我们便不做区分了。

当然,县令和知县在古代也是有所区别的。

中国从春秋战国开始,慢慢的由分封制转变到封建制度,由原来的分封诸侯到派遣地方官员治理地方。“县令”一词也逐渐登上历史的舞台,并且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后发扬光大。



在秦汉时期,中国分为三级统治制度,即中央——郡——县层层管理。一般人口超过一万的大县长官称为“县令”,人口不足一万的小县称为“县长”,此时的县令还属于地方官的范畴,太守可以直接认命,不需要经过中央同意。


而“知县”一词出现在宋代,赵匡胤建立北宋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地方官员权力过大,已形成尾大不掉之势。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赵匡胤选派中央官员知任地方,称“知县事”,也就是代理管辖一县事务的意思,官员由中央直派,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地方的权力,使得权力更加集中到中央。

后世的明清两朝基本沿用了这一做法,“知府”、“知州”也是此意。从宋代开始,中央对地方拥有了绝对的掌控能力,地方再也没有实力与中央叫板,也使得中国封建王朝的集权进一步加大,从侧面来说,也是维护了社会的安宁与稳定。

我是亮仔,欢迎大家讨论留言,关注亮仔学史,共同探讨历史的那些事儿!


亮仔学史


在看一些影视剧时,人们把自己的地方父母官称为:知县或县令,那么它们有区别吗?

中国的县制始于春秋中前期,“县令”的称呼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推行郡县制,其规定:县万户以上为令,减万户为长。从这时起就出现了“县令”,“县长”的称谓。

唐朝时由于某些特殊情况,地方上出现县令空缺,朝廷直接派官员到该地方管理,称为”知某县事“,”知“,有主持,管理之意,简称”知县“。但唐朝的知县不是固定的官职,是因事而设的。

到了宋朝,朝廷对那些人口众多,地理位置重要的县直接派官管理,就正式有”知县“称谓了。此时知县是临时委派的官职,非县的正式长官,县令称谓还存在。

明清以后知县为一县正式长官,俗称”七品芝麻官“。知县便成了县级长官的专有名称了,县令的称谓消失了。


半醉看夕阳影音


  

  其实,县令和知县区别不大,只是不同朝代不同的说法而已,本质一样!

  从秦始皇开始,天下改封邦建国为郡县制度。当时的郡长官叫做太守,县长官叫做县令。如果是万户以下,人口不多的县,其长官则叫做县长。

  故此,在汉朝时期,郡太守为年俸禄为两千石,县令多为六百石到八百石,县长就只有四百石到六百石。

  县大就权力大,责任也大,领取的工资也要高。就如现在,有的大县,县委书记多挂市委常委职衔,已然是副市级干部。

  至于知县,则是从宋朝开始。所谓“知”就是管理,宋朝将天下分为许多州(即古代的郡),每个州的掌管叫做知州。州下设立县,每个县的长官叫做知县。

  像范仲淹老师著名的《岳阳楼记》,开篇提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当时滕子京的实际职务是岳州知州,古人喜欢用古语替代官职、地名,因此范仲淹称滕子京为巴陵郡太守。

  在宋朝,与郡州同级别的还有军州,《水浒传》中就有知军。与县同级别的还有寨(与军一样,都是屯驻军队的要塞)。宋江的好基友小李广花荣,就是武知寨,人称花知寨。在水浒众好汉中,像花荣这种品级的已经算是高官了!

  诸如什么鲁提辖,武都头,宋押司什么,都被花知寨秒杀。

  随口说一句,《水浒传》中上梁山前地位最高的是霹雳火秦明与双鞭呼延灼。秦明是青州指挥司总管兵马统制,呼延灼是汝宁郡都统制,都是相当于军分区司令的狠角色。当然,他们比起高俅来,又都是芝麻绿豆小官了。

喜欢本文的话就点个赞,关注一下吧,老叶鞠躬致谢!


叶之秋


知县,正式称呼是知某县事,一般是吏部委派的,简称(某县)知事,再简化为知县。就是负责一县之内行政事务的主官。

同样,知州知府也是这个道理。而知州知府辅助副手则为,(某)同知(州府事)。

县令,一般是皇帝钦命的一县行政长官,职权其实与知县相同。也就是待遇或者个人级别上有所差异。


四川達州


秦朝商鞅变法以前,秦宣公在魏国流亡,那时魏国就开始执行县令制度。

秦宣公学习魏国经验,到秦国遂渐推广。商鞅变法后广泛执行。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郡县制时,县令和知县没有根本区别。只是管辖人数上有区别,一万人口以上的县级行政长官叫县令。一万人口以下县级行政长官叫知县。

实际都是我们今天的县长。战国时县令是国君直接下属行政区划的最高官员,一是个行使国王意志的权力机构,有强制管控一切事情手段,办法。有行政司法,审判,税务,兵役等大权的国家机关的地区行政长官。

随着时代变迁,它的权力越来越少,管辖地方越来越小,人口越来越多。成为国家基础的基础长官,省级的基础,中央的基础单位主管负责人。也是二千几百一致不变的老县级,长官。

我国最早县,是《史记秦本纪》曰秦武公十年(前688年”伐邽冀戎,初县之。武公十一年(前687年)“初县,杜,郑“就春秋初期秦武公伐西狄戎时,人家己经首先设立邽县(令甘肃天水市)冀县(甘谷县)次第年又攻下,杜县(令陕西杜陵)郑县(华县)可见当时狄戎的的官僚政治制度已经作为有县地方政权。而实行官僚制度的县制,县令为一县之长,由国君任免,县下为有乡里,对居民进行控制的基层组织单位。它比郡设立早很多年。

郡是吴起政治改革结果,设置的第一郡当为魏文侯时的西河郡。

我们发现三星堆文化,是早于最于秦汉官僚文化的。秦文襄王征服的巴蜀,必然在政治制度文化对有其所影响,从而以后一百年时,一举改变中国中原大地政治制度,和管理机构中央集权,郡县制,统一六国创造新时代。




ww3721


与皇帝和国家元首的区别,只是历史不同罢了。都是县正处级干部。历史上也须经地方上报,朝庭下派两种形式。县令与知县的权利差不多,都是总管全县政治经济,维护社会稳定治安,同时县令,知县县官是审案法官,庭长,古时县里没有县法院,县检察院,虽说没有公安局,但捕头,牢头,衙役还是有的。县丞,县宰,师爷是协助县太爷工作,应该属于付县级,秘书之类的待遇。那时吃皇粮的正式官员编制是相当有限的。

县令知县县官县太爷都是同一级别,只是时间历史不同称呼而以。


自在了然1


有区别的,一个是中央派驻官,一个是本地的官。

这是本质区别。


温情忆鸿564


县令是指一个县的长官,知县也是,不过知县是属于行政一把手,县令属于军政一把手。由于改革,知县是后面出来的。知县,知府,知州,知字都类似,知某县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