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芯片被內外聯合絞殺之痛(三)“沒良芯”漢芯

“漢芯事件”的“創造者”陳進,1968年生人。在同濟大學獲得了學士學位,1994年和1997年獲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計算機工程碩士、博士。

國產芯片被內外聯合絞殺之痛(三)“沒良芯”漢芯

陳進


畢業後,在美國摩托羅拉半導體總部任高級主任工程師(假的),芯片設計經理(假的),曾主持多項SOC系統集成芯片的新產品開發和重要項目管理(也是假的),但工作時間不長就回國了。

2001年,陳進加入了上海交通大學,以一位青年學者的身份開始了宏大的芯片項目。

剛剛進入21世紀,中國的芯片產業卻十分落後,發展我國自主的芯片產業刻不容緩。可以說陳進是趕上了最好的時候,他剛進入上海交大,就被任命為“漢芯”的總設計師,“漢芯”計劃為863項目重點計劃。

第二年,學校就成立了芯片與系統研究中心,陳進出任研究中心主任。

在他的領導下,研究中心還制定了一個“四年規劃”:第一與第二年臥薪嚐膽,第三年一鳴驚人,第四年海納百川鵬程萬里。

萬眾矚目的“漢芯計劃”就這樣誕生了。

國產芯片被內外聯合絞殺之痛(三)“沒良芯”漢芯

發佈會現場


2003年2月26日,“漢芯一號”發佈會召開,由上海市新聞辦公室親自主持。陳進宣稱自己在上海完全自主研發出了一款世界一流的芯片,名為“漢芯一號”。180um的工藝,在只有一個指甲大小的空間裡集成250萬個器件,每秒鐘運算能力高達2億次。

國產芯片被內外聯合絞殺之痛(三)“沒良芯”漢芯

漢芯一號

這在當時,已經達到了世界頂尖的水平,完全和英特爾等老牌科技大廠做出來的CPU一個水準。

這塊芯片經過了中科院數位院士和“863計劃”專項小組負責人組成的專家組的反覆研究與查驗之後,證明的確是陳進研發出來的並得出的結論是:“漢芯一號”屬於國內首創,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是中國芯片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有了權威的發聲支持,還有陳進本人的研發經歷,這件事看上去確實是不假。而後,上海市政府正式開發佈會,信產部科技司司長、上海市副市長、上海科委、王陽元等知名中科院院士、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負責人嚴曉浪等悉數出場,向外界宣佈了這項中國的科技成果。全球數百家媒體到場報道,一時中國芯片的“崛起”已成定局。

國產芯片被內外聯合絞殺之痛(三)“沒良芯”漢芯

863計劃

陳進接下來就被“火箭提拔”,上海交大還對其進行投資,和他一起成立了漢芯科技有限公司,陳進當之無愧的成為了公司總裁,開始對“漢芯一號”進行商業化。接下來公司不僅拿到了數億的研發資金,第二年陳進還成為長江學者,長江學者可是代表中國學術界的最高榮譽。同時,陳進本人還身兼數職,成為上海交大微電子學院院長、上海硅知識產權交易中心CEO。

可是事情真的有這麼簡單嗎?短短16個月的時間,陳進憑一己之力就讓中國芯片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研發速度之快,按照當時看到“漢芯一號”報道的英特爾的工程師都覺得“不可思議”。

但“漢芯一號”這塊自帶光環的芯片,竟然一直沒有量產。而像芯片這種高精尖的科技發展是一直跟時間賽跑的,當年的巨頭英特爾、摩托羅拉等CPU廠商很快研發出了新一代的CPU。“漢芯一號”也自然而然的落後了下去。

2006年1月,一位神秘人物在清華大學的BBS上發佈了一個名為《觸目驚心的漢芯黑幕》

的帖子。

國產芯片被內外聯合絞殺之痛(三)“沒良芯”漢芯

文中毫不客氣地揭露了“漢芯”的發明人陳進,稱其在研發過程中完全弄虛作假,騙取了國家數十億元的研究經費。

國內外媒體迅速跟進。但是陳進毫不畏懼,聲稱這完全是汙衊,是對“中國芯片產業的破壞”,甚至想盡辦法要找出那個匿名用戶。

人家是身正不怕影子斜,陳進的事實證明很明晰不屬於“身正”。

先是陳進其人,他的履歷被發現有多處不實。雖然學歷上沒有造假,但是陳進還是動了不少的手腳。

陳進在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畢業論文是《模擬和混合電路的故障模型和測試技術》。顯然,陳進的研究方向是集成電路測試技術,與集成電路設計是兩個不同的領域。

陳進後來在摩托羅拉擔任的職務是“高級電子工程師”,從事技術測試工作。可在給上海交大的簡歷中,陳進卻說自己擔任的是半導體總部的高級主任工程師,從事芯片設計工作。

國產芯片被內外聯合絞殺之痛(三)“沒良芯”漢芯

陳進

除了履歷造假外,陳進在科研經費的使用上也是劣跡斑斑。在“漢芯一號”的研發期間,他就以上海交大芯片與系統研究的名義與一家名為Ensoc公司簽署了合同。由Ensoc公司將負責“漢芯”的試生產與測試工作。而這家Ensoc公司實際上是陳進在美國註冊的皮包公司,註冊地址是陳進一個朋友的住址。陳進還將Ensoc公司的試生產與測試服務的價格全部定得高於市場價,上海交大付的科研經費如流水般進了陳進的個人腰包。據說科研經費一到手,陳進就組織實驗室的員工一起周遊世界,享受人生。

“漢芯”實驗室成立後,陳進當然知道以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不可能設計芯片。於是他請來了自己在摩托羅拉的同事和德州大學的同學,於是“漢芯”實驗室全靠這2個人和其餘30多人全是交大的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研發芯片技術。當然這種半吊子的小型研發團隊怎麼可能做出芯片。

國產芯片被內外聯合絞殺之痛(三)“沒良芯”漢芯

漢芯一號生產線

於是,在“漢芯一號”研發之初,陳進就利用一次去美國的機會,讓曾經的摩托羅拉同事從的內部下載了摩托羅拉某芯片的源碼。

即便有了源碼,但由於沒有得到摩托羅拉授權,設計出來的芯片是不可使用的,連功能演示都不行。

可是,“漢芯一號”發佈會上,那麼多專家親眼所見,芯片的演示是實實在在的,還有錄像為證。

那是因為陳進“偷樑換柱”。

陳進從摩托羅拉偷源碼之後,發現就算有了源碼也沒有辦法交差。於是,他找到了在美國的弟弟,購買了一批摩托羅拉dsp56800系列芯片。

為了掩人耳目,陳進讓人用砂紙打磨掉芯片上原有摩托羅拉標識。

國產芯片被內外聯合絞殺之痛(三)“沒良芯”漢芯

漢芯一號

大家可能都想不到,打磨芯片的那家公司,把這事當成自己公司的榮譽,堂而皇之的放在官網上。這家公司甚至不是科技公司,而是一家搞裝修的。而陳進又是怎麼找到他們的呢?因為這家公司承接了陳進公司的辦公室裝潢,陳進找來了當初給“漢芯”實驗室裝修的一位民工。

後來這位媒體瘋狂尋找的關鍵人物被稱為“21世紀最具創新精神的民工”。

這家公司叫上海翰基裝飾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裝修公司。他們的官網把這件事作為一個成果在介紹,寫著“曾經為陳進的芯片與系統研究中心做過裝修,並十分榮幸的承攬了第二次芯片在商業化運用上的商品定義和造型設計”。把摩托羅拉標識給改了,叫做“造型設計與第二次商業運用”。

他這一磨,磨出了一個“中國芯片”,也磨掉了一代中國芯片的發展。

一個造假海歸買了前公司的芯片,找裝修工人把標識拿砂紙磨了,然後拿來當成自己研發的芯片,輕鬆騙取了高達11億的資金,耽誤了中國芯片產業的發展,毀掉了中國芯片的信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