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樓市鬆綁,大勢所趨

經歷了2018年樓市的跌宕起伏,樓市從狂熱到冰封的逆轉讓大家的心情跟隨著起起落落,外在環境的不確定性。疊加內在的下行壓力,交雜著整個社會的各種情緒,都讓2019年充滿著變數。

2019年樓市鬆綁,大勢所趨

年前,樓市鬆綁信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山東菏澤已經率先公開鬆綁限售,打響全國樓市寬鬆第一槍。緊接著,湖南衡陽鬆綁限價,雖然後來“取消限價令”以緊急撤銷作為收場,但樓市鬆綁已是大勢所趨。

樓市鬆綁信號可判斷:

(一)三四線城市會率先鬆綁。一方面,三四線城市本身就不是調控主力城市,取消與否,無關要害。另一方面,三四線城市依靠棚改貨幣化而獲得大漲,支撐性相對較弱,難以承受樓市調整,所以不乏主動試探政策底線的動力。

2019年樓市鬆綁,大勢所趨

(二)因城施策成為主導規則,地方獲得更大自主權。最近的中央會議明確提出,因城施策,分類指導,夯實地方政府主體責任。這意味著,樓市調控不會再一刀切,不同城市之間或將出現更大差異化。

2019年樓市鬆綁,大勢所趨

(三)一些樓市調整壓力較大的一二線城市,也會試圖鬆綁調控。一二線城市受制於調控高壓,一般會採用逐步鬆綁的方式,或利用人才政策,打開限購缺口。部分以全域限購為特色的區域,也會局部放鬆,為樓市穩定尋找空間。

2019年樓市鬆綁,大勢所趨

專家表示,樓市調控是反週期性的。越是緊縮,越說明市場火熱。越是寬鬆,越說明市場存在問題。同理,這一輪越是最早放開調控的城市,越說明樓市相對脆弱,基本面對市場調整毫無抵抗之力。

2019年樓市會不斷鬆綁,貨幣政策空間也會不斷打開,這對於防範房價大跌形成一定支撐,有利於“穩樓市”目標的實現。

2019年樓市鬆綁,大勢所趨

2019年的調控面,央府仍會主抓房住不炒的基調,但其側重點因為樓市基本面的變化而悄然生變,為了防跌,在“不炒”的基調下,必然會相繼釋放“房住”的需求,包括剛需、改善性需求等,以穩樓市。穩定比什麼都重要,這才是理解中國樓市的關鍵點。

2019年樓市鬆綁,大勢所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