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軍為何最能打,國民黨五大主力下轄部隊的來歷

五大主力是國民黨1946年軍事整編會議提出的,其中包括:18軍,74軍,第五軍,新一軍,新六軍

74軍為何最能打,國民黨五大主力下轄部隊的來歷

18軍

18軍是1931年組建的,下轄:11師與14師

軍長:陳誠,11師(師長:羅卓英),14師(師長:周至柔)

五大主力期間,下轄:11師、18師、118師

軍長:胡璉,11師(師長:楊伯濤)、18師(師長:覃道善)、118師(師長:高魁元)

11師是原福建軍閥周蔭人的部隊,18軍的根基也是陳誠“土木系”起家部隊,一直沒有離開18軍建制。

18師是1938年調入18軍,18師是原譚延闓(陳誠老丈人)的部隊,調入前歸屬78軍

第118師是1945年4月調入18軍,118師是原東北軍張學良部隊,調入前歸屬87軍

74軍為何最能打,國民黨五大主力下轄部隊的來歷

74軍

74軍是1937年9月1日在淞滬戰場組建,下轄:51師與58師

軍長:俞濟時,51師(師長:王耀武),58師(師長:俞濟時)

五大主力期間,下轄:51師、57師、58師

軍長:張靈甫,51師(師長:陳傳鈞)、57師(師長:陳噓雲)、58師(師長:盧醒)

51師是前身為國民黨補充一旅,51師是74軍的核心,師長王耀武一直是74軍的靈魂人物。

58師是前身是國民黨浙江保安部隊,

57師是1938年調入74軍的,57師最初是是從煙臺威海由施中誠帶出來的山東警衛團

74軍為何最能打,國民黨五大主力下轄部隊的來歷

第五軍

第五軍是1938年組建的,下轄:200師,榮譽第一師,96師

軍長:杜聿明,200師(師長:戴安瀾),榮譽第一師(師長:鄭洞國),96師(師長:餘韶)

五大主力期間,下轄:200師、96師和45師

軍長:邱清泉,200師(師長:廖慷),96師(師長:黃翔),45師(師長:胡長青)

200師就國民黨陸軍裝甲兵團擴建而成,是第5軍的核心。

96師是原36軍的部隊,調來與200師組建第5軍。

45師是44年調入第5軍的,調入前歸屬27軍

74軍為何最能打,國民黨五大主力下轄部隊的來歷

新一軍

新一軍是1942年10月組建的,下轄:新38師,新22師

軍長:鄭洞國,新38師(師長:孫立人),新22師(師長:廖耀湘)

五大主力期間,下轄:新38師,新30師,50師

軍長:孫立人,新38師(師長:李鴻),新30師(師長:胡素),50師(師長:潘裕昆)

新38師是原財政部稅警總團改編而成,是新一軍的核心。

新30師是1944年加入新一軍的,以四川新兵在主組建的新部隊

50師是1945年8月調入新一軍,50師是陳誠的嫡系部隊,先是加入新6軍,後新6軍回國轉加入新一軍。

74軍為何最能打,國民黨五大主力下轄部隊的來歷

新六軍

新六軍是1944年組建的,下轄:新22師,14師,50師

軍長:廖耀湘,新22師(師長:廖耀湘),14師(師長:龍天武),50師(師長:潘裕昆)

五大主力期間,下轄:新22師,14師,青年軍207師

軍長:廖耀湘,新22師(師長:李濤),14師(師長:龍天武),青年軍第207師(師長:羅又倫)

新22師是原杜聿明第五軍的部隊,作為遠征軍失敗後留印度,最初與新38師合編成新一軍,

14師是原陳誠18軍的根基部隊

青年軍207師是1945年加入新六軍的,青年軍是以知識青年為主的軍隊。

74軍成軍後下屬三個師一直協同作戰一直沒有分開過,當然戰鬥力是最強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