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最终家长都会选择要帮娃写作业

为什么最终家长都会选择要帮娃写作业

为什么要帮娃写作业?作业不是娃自己的事情么?

能问出这样问题的家长,不是太年轻,就是太幸福。要么就是常年飘在云端的猪队友。

当年,没做过弊的学生生涯,是不完整的。

如今,没有帮娃写作业的,家长人生也是不完整的。(学神家庭除外)

曾以为自己是最与众不同的佛系妈妈,有着静待花开的大彻大悟大智慧。但随着自家娃一日日长大,终究,佛系的白莲花,也会被周遭的残酷逼成一个张牙舞爪的凶婆娘。

然后,在抓狂和自省中一点点沦陷,最终成了那个帮娃写作业的家长!

这是多么痛的领悟。

如下来自一个妈妈的自白,看大家是如何一步步走上帮娃写作业的不归路!

1、一切始自润物细无声的春风。

娃上幼儿园了,这一阶段是母慈子孝的黄金阶段,和蔼可亲的老师时不时布置一些增加亲子关系的小手工,让妈妈带着宝宝一起做。

其实,这一切都是精心准备的铺(quan)垫(tao),是幼儿园老师给小学老师们打前站。让妈妈和宝宝在含情脉脉的环境下,有了共同完成作业的美好回忆。

此时,年轻妈妈出手帮忙做手工,帮得天经地义,帮得引以为荣!

于是,从一开始大家就有了共同的认知,有些回家作业,要大家一起做才温馨。

为什么最终家长都会选择要帮娃写作业

2、关于底线的沦陷

进入小学,意味着战斗打响了。从母慈子孝到鸡飞狗跳,就隔着一场幼升小。

但战斗的最开始,无论是年轻爸爸还是年轻妈妈,作业是娃的事情,这一点是共识。

没事帮娃写作业?我有病吧!

但,所谓娃的事,也是娘的事。

无论耐心还是狂躁,娃的作业就在那里,有增无减。

无论佛系还是狼系,老师的要求就在那里,不离不弃。

无论哀怨还是愤懑,队友和手机总捆在一起,若隐若现。

是眼睁睁看着娃作业被不停退回重写,加倍罚抄,不停接到老师投诉电话,告状短信,还是奋起出手,拎起娃衣领,咆哮着向前冲锋?

当妈的,一定会掂量掂量。

这一掂量,就从温柔的年轻妈妈蜕变成彪悍的老母亲。

老师还没有放弃你家渣娃,你怎么能隐身背后翘着二郎腿儿,磕着瓜子儿看电视?那是老年人的行为模式。身为中流砥柱的老母亲,怎么能和隐在云端的队友,以及跳着广场舞的太上老母亲们一般?

最终,无论是自愿的还是被形势所迫的,每一个奋笔疾书的读书郎,背后都站着一位虎视眈眈的老母亲。(再次强调,神的家庭除外)

一旦站在了娃的背后,该出手的时候自然出手!

最开始,只是指导作业,但是搁不住娃的各种磨蹭,纠结,拖延。

于是,站在娃背后的老母亲,开始主动帮娃处理一些边角料的工作。

毕竟,在幼儿园阶段,曾经有着共同完成任务的美好回忆。

比如预习作业中的查字典,找资料,比如各种资料的按要求粘贴,以及计算核对等。甚至,帮忙拟了作文草稿,让娃仿(chao)写,也是可以被接受的。

当年,孔乙己老人家曾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如今,陪读的老母亲也会怒目圆睁,提高了尖嗓门,气急败坏的表示:“我只是帮帮忙,让他早点弄完早点睡觉,怎么能算替他写作业呢?陪读的苦侬晓得伐?”

“作文不是娃写的?你看下那小东西本子上哪个字是我写的?要不下次作文你来!”

“You can you up,别瞎扣帽子,有空一边玩手机去!”

为什么最终家长都会选择要帮娃写作业

3、边角料的延展

这一届老母亲从小作业写到大的,和上一届不一样。我们小时候写作业他们看电视,而现在我们盯娃写作业,他们依旧看电视。这相当符合惯性定律。

据说现在学校有一个布置作业的APP叫:“一起作业”,这个名字真是太贴心了。

作业要一起做才带感。

从边角料开始,陪读老母在日日地动山摇的嘶吼中,心中的底线也开始动摇。

边角料能不能再整点大的?

毕竟,咱只是套上了后妈的脾气和嗓门,心还是亲妈的,娃若睡得太迟,咱也会心疼的。

看着娃没来得及填色的美术作业,和离结束遥遥无期的语数英作业。老母亲拿出蜡笔就开始涂色。自己涂还不够,一把拽过队友,“来证明你曾经为娃的学业付出过,请从蜡笔涂色开始”。

一但爹娘从幕后的协助,演变为出手相助需上交老师的作品,这意味着,某些东西从量变突破到质变。这就不是简单机械翻翻字典那么简单了,需要很高的技术含量。

首先,要对接娃本身的水平,其次,要符合老师的要求。

前者难,后者更难。

比如,队友为了切合娃的水平,第一份美术作业就被老师退回重画。

重画,也是队友的事情,谁让你水平不达标!

帮娃写作业,要高仿!高仿!懂伐!

为什么最终家长都会选择要帮娃写作业

4、最终,都是要彻底沦陷的

从最初站在娃身后的家长,变成伸出手拖着娃的鸡血斗士!中间只隔了一堆作业。

一旦出手,无论是美术涂色还是语文罚抄,就再无回头之路。

既然已担了虚名,就该打正经主意了。帮忙写作业也有写出水平,写出谋划,写出格局。

尤其到了高年级甚至初中,帮忙写作业不能满足于高仿,而需要一种时间规划的策略。

谁说到了初中,家长就沦为老妈子,什么都做不了?别妄自菲薄了,帮娃解决抄写问题,还是很有用处的。

朋友儿子上初中,学校是好学校,老师很负责。但当每一门可的老师都很负责的时候,你懂得,那感觉太酸爽。所以,老母亲就要出手了。

娃的时间有限,必然有所取舍。部分二线课程老师的KPI就由老母亲来承担了(别问我哪些是二线,大家都不容易)

妈还是亲的好。

这一届老母亲尤其好,小时候模仿家长的笔迹签名,长大了模仿儿子的笔迹抄写。在模仿中再次刷新了母爱的境界!

为什么最终家长都会选择要帮娃写作业

别问老母亲为什么要帮娃写作业,陪娃读书路,谁陪谁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