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州,工資3000月供5000,你拿什麼買房?

最近在微信和某些項目的置業顧問閒聊,很多的置業顧問說,現在客戶看房,基本不會去給客戶算還款計劃,因為一算,客戶購房的意願會大大打折。

的確,對於德州平均收入在3000元/月左右徘徊的四線城市,何能承受近4500元/月的房貸。

曾經在小房的文章中出現的強子也終於在尋尋覓覓之後,用四個錢包湊下的錢買下了屬於自己兩室一廳。

買房後的強子,卻變得更加的焦慮,面對未來30年每個月4500元的房貸,感覺一輩子捆在了房子。

除了對房貸的壓力,還有就是強子對未來的迷茫;

過去時常擔心的是房子的漲價,買了房子,擔心開始變為房子會不會降價;

生活就是這樣,從一個焦慮,走向另一個焦慮。

不同利益訴求的人,有著不同的觀念。

很多時候,我們都說有壓力就會有動力,但人處於長時間大壓力狀態中,真的會死的早。


人口的流入與流出

魯迅說,世間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

世間也原本沒有繁華的都市,住的人多了,便有了城市的喧囂。

而城市的繁華與否,決定於人口的疏密程度。

德州作為山東的北大門,成為距離京津冀最近的城市,在享受京津冀產業溢出的同時,也在因京津冀圈的吸附作用,造成大量人口流出;

根據德州市統計局網站信息,德州市流出人口數量是流入人口數量的1.9倍,是明顯的人口流出型城市,由於德州市經濟發展相對京津冀地區而言比較落後,產業層次較低,對高層次人才引進存在困難,一定程度上,表現出本地人才留不住,外地人才引不來的尷尬。

在流出的人口,更多比例的是高學歷人才的流出,眾多外出求學的學生以及外出求職的精英,他們的流出更多的是永久的流出,甚至更多的帶走父母多年的積蓄異地置業。

外出務工的人員多是短暫的流出,掙得工資返鄉置業。


在德州,工資3000月供5000,你拿什麼買房?


除去人口的流動,人口增長週期也在影響房地產週期,近三年,德州全市常住人口一直在579萬徘徊。

在建國後,中國有過幾次明顯的嬰兒出生潮,一次是在 1962-1976年左右,這一批人決定了中國經濟發展的和經濟結構的主要特點,人口老齡化多是因此類人群的年齡增長;

伴隨中國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以及劉易斯拐點的臨近,房地產開始進入週期的右側,城鎮住房的飽和度在上升,置業人群達到頂點。

如同日本以及部分西方國家,在經濟高速發展期過後,社會的低生育率及老齡化,對各自的住宅市場產生了顯著影響。


城市配套不均衡

城市的房價高低,也在受配套因素的重要影響,德州中心城區區域性的房價差距,正是從側面反應了城市配套的畸形

,優越的配套資源多集中於老城區,以中心廣場附近為例,人民醫院,德百超市,實驗小學,新湖公園等,作為老城區的核心區域,集中了大量優異的資源。


在德州,工資3000月供5000,你拿什麼買房?


而開發區,雖然經歷了20年的發展和推進,但在生活商業配套方面依舊十分的匱乏,大型的商貿活動區多集中於東風路與晶華路交接口,澳德樂時代廣場、德百批發城、商貿城。

如果從區位來看,長河公園周邊為開發區的核心區,但僅僅在區位,環境,交通方面佔據了優勢,而交通方面的優勢多因周邊配套的缺乏而造成,伴隨周邊配套的完善,人口的密集度增加,交通優勢將會逐步降低。


在德州,工資3000月供5000,你拿什麼買房?


從東風路往北到三八路,從康博路到晶華路部分,為開發區開發相對較早的區域,商業氛圍相對完善,人口密度也較高,德開小學,統計中學,人民醫院開發區分院,董子文化街,商貿城,澳德樂等,但對於老城區稍稍靠中心的片區,繁華度和生活氛圍度遜色很多。

中國的房子捆綁了太多的東西,戶籍,教育,醫療等,所以區域配套成為影響房價的重要因素。

城市配套的不均衡,進而造成了老城區新湖周邊的房價高出城邊區域房價一倍甚至兩倍的現象。

同樣,這種現象在一二線城市,及同級別的三四線城市同樣存在。

很多時候,在城市發展推進中,某一個新區的炒作,實現的效果並不是會帶動新區,而是推進了新區之前發展區域成熟度。

如同德州的高鐵新區與經濟開發區。

高鐵新區,也稱東部新區,發展的核心是新型產業,而推動的是開發區的居住屬性。

在營銷的世界裡,有一種叫對比消費。

在羅伯特《影響力》這本書中,提到過認知對比這個概念,超市中,如果有40元/箱、50元/箱、60元/箱三種價格的牛奶,一般賣的最好的是50元/箱的。

正如同,當下德州中心城區中,老城區,開發區,東部新區的三種概念。

有了東部新區,開發區的距離感將會大大降低。


被虛高的工資

曾經一段時間,一篇德州平均工資5000多的文章在朋友圈裡流傳,關於德州平均工資5000元的文章從2015年便開始流傳;

一個在德州市場佔有率不足20%的招聘網站,統計出來的數據何足參考?

人最怕習慣於習慣,我們怕的不是暴雨來襲,而是溫水煮青蛙,對於變故,我們沒有任何的準備,習慣於樓市的酷暑,而扔掉了過冬的衣物,面對降溫,我們熟手無策。


在德州,工資3000月供5000,你拿什麼買房?


網絡流傳一個名詞“高負債中產階級”,拿著高昂的工資,卻每天起床面對的是龐大的貸款和待還的信用卡。

我們習慣了槓桿消費,工作10年卻沒有半點積蓄。


價格合適,市場不缺客戶

在經歷2012-2015,2016-2018年的房地產行業的波峰波谷,德州市場購房客戶對房地產市場的敏感度越來越高,人們開始對買房變得更加的理性;

在經歷2012-2015,2016-2018年的房地產行業的波峰波谷,市場客戶對房地產市場的敏感度越來越高,人們開始對買房變得更加的理性;

在2014年,德州樓市價格下滑,但更多的人選擇觀望,最終房價在觀望中慢慢回暖,迅速攀升,迎來了2017年的報復性增長。

在經歷一輪的只要價格合適,真的不缺客戶。

近期,2017的地王地塊,中梁金麟府,東海玉和院子依次開盤,而高鐵新區區域最新的大產權項目紅燁一品也即將面臨開盤,

此次的兩個項目開盤,相比前兩個月其他項目的開盤,表現出異常的火爆。

對於當下的樓市,在價格暴漲以後,部分項目開盤,只要客戶感覺價格合適,真的就不缺客源;


在德州,工資3000月供5000,你拿什麼買房?

對於房價的壓力,每一代人都會有,只是一代更比一代強。

伴隨中國經濟的“增速換擋,”房地產的金融屬性比例逐步向居住屬性遷移,同時,金融政策在資金方面對房地產行業的限制,控制了房地產行業的過度火熱。

而德州樓市在經歷一年多的激情演繹後,熱度遞減,同時中心城區貨量供應的增多,對於開發商而言,去化壓力逐步增大。

但,未來是長期趨穩,還是短暫冷卻再爆漲,唯有看政策。

11月1日上午,北京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共有50多家民營企業參與,但在名單中卻沒有房地產企業。

END


在德州,工資3000月供5000,你拿什麼買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