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得了溼疹,家長首先要做的不是去醫院,而是這一點!

嬰幼兒及兒童期溼疹的發病率究竟有多高,不同的研究調查往往會給出不同的數據,但有兩點是肯定的,第一,溼疹是嬰幼兒及兒童期最常見,發病率最高的皮膚病,個別醫院的病發率高達75%以上。第二,溼疹的發病率近幾年仍在持續走高。

單從生活經驗來看,”零溼疹“寶寶,象島幾乎從來沒有遇到過,相反,因溼疹而備受困擾,甚至一家倆娃仨娃都長溼疹的家庭,可謂俯仰皆是。

在度娘輸入”嬰兒溼疹”四個字,相關結果高達兩千三百八十多萬條。簡直是有1000個患了溼疹的寶寶,就有1001個說起溼疹頭頭是道,看著自家娃受罪卻沒啥好辦法的媽媽。溼疹,究竟為什麼那麼難纏?因為你雖然天天面對他,卻根本不懂它!一起來跟象島看一下吧

兒童什麼病最常見呢,兒童是過敏性疾病最常見,而在過敏性疾病裡面,就是我們老百姓說的溼疹,作為過敏性疾病,溼疹與遺傳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世上沒啥神藥能一劑除根……

兩週歲以內,溼疹與食物的關係僅有10%,兩歲以上,腸道功能的完善,食物帶來的影響更低。所以,拼命找過敏原,禁止娃吃雞蛋、牛奶、這肉那肉,差不多把娃折騰的營養不良,甚至乾脆連母奶都不讓娃喝的親們,知道為啥你家娃恨不得只喝水都照樣長溼疹了麼?

寶寶得了溼疹,家長首先要做的不是去醫院,而是這一點!

遺傳因素

經研究發現,兒童的溼疹是跟遺傳有關的,如果孩子的爸爸媽媽都沒有溼疹,孩子得深圳的幾率是低於15%的,如果爸爸媽媽其中的一方是有這樣的一個病, 那麼孩子的得溼疹的幾率就高於25%,如果爸爸都有這樣的病,那麼小孩的發生這個病的幾率就是高於了50%

飲食因素

飲食上面在孩子兩歲以前也是會有10%的影響的,但是在孩子兩歲之後,孩子的腸胃功能都已經完善了,這個時候食物對於溼疹的因素就大大的弱化了。

環境接觸

還有一個因素就是接觸帶來的影響了,直接的接觸所帶來往往是我們不易察覺的,屋裡的溫度低,就會讓皮膚進一步的乾燥,所以孩子溼疹是和接觸的環境和溫度是有關係的,所以溼疹是兒童期最常見的皮膚病。

寶寶得了溼疹,家長首先要做的不是去醫院,而是這一點!

如何護理

溼疹本質不是溼,是與生俱來皮膚就比別人幹!幹!幹!(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溼疹的“溼”指的是皮疹發炎以後,疹子滲出液體那種狀態!所以,寶寶得了溼疹以後,家長首先要做的不是要去醫院,而是做好洗護和保溼,因為溼疹護理的第一要素是啥?保溼!在溼疹急性發病期,正確的洗護方式和正確用藥各佔50%的比重,而在慢性期,洗護好佔90%的作用!

許多人不重視的是,孩子得了溼疹,他認為一劑藥就可以祛除,這是遺傳決定的,去不了根的,但是我們可以把它護理的,跟正常人一樣,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洗護保溼才是最重要的。

那現在已經有皮疹的地方,抹藥的時候,已經有皮損了,溼疹的時候,是中間重邊上輕,你要把重的地方多抹上一些,把邊緣的地方少摸一些。再一個再抹潤膚劑的時候,多抹也是要有量的,超不多在7毫升左右,如果感覺這幾天比較乾燥,超不多就是在10毫升就夠了。

寶寶得了溼疹,家長首先要做的不是去醫院,而是這一點!

在孩子溼疹的疾病期,如果有一半的人洗護好了,那麼這個病人就會減少一半,另外一半才是抹藥和治療的功勞,而在慢性期的時候,洗護好就會佔90%的作用,藥只佔10%的作用,大家都知道,科學的洗護在皮膚病裡面佔據的功能是多麼的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