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社會試驗眼看又要失敗


一場社會試驗眼看又要失敗


過去的兩年時間,中國有一個行業幾乎停擺了。

從事電器廢棄物回收的環保企業,有三分之二已經倒閉和停產,剩下的三分之一已經在裁員,勉力維持。最主要的原因是:

環保部的補貼已經兩年未正常發放,欠了整個行業將近百億。

2012年,環保部學習國外模式,牽頭成立了電器電子設備回收基金,向家電生產企業收費,用途是對電器環保回收企業進行扶持和補助:

誰汙染,誰治理。

電器回收需要專業的公司來做,如果是無資質、無技術的小作坊“野拆”,會造成更大規模的汙染。

政策鼓勵下,這個行業初見規模,2017年底有109傢俱有資質的企業,年處理電器電子產品達到7500萬臺,綠色回收率較2013年翻了整整一倍。

這些企業有近乎一半的收入,都來自政府的基金支持。

如果沒有回收基金的補貼,廢舊電子產品回收就是個慈善行業,基本是拆一臺,虧一臺。一位回收行業的朋友算了一筆賬:

算上車費、油費、工資、回收費、稅費,一臺冰箱要付出260元左右的成本,收益卻大概在100元左右。

回收基金正常運轉了不到三年。一開始,基金是按照季度發放,後來逐漸變成了半年一次。到了2016年,則變成了兩年一次。

郝大星說:

結婚以後,都是按照這個頻率交公糧。

2016年全年,整個回收行業只收到了一次補貼。2017年則一筆也沒有收到。很多公司連2015年的錢還沒收到。就連行業龍頭中再資環都被欠了29.7億,其他企業更不用說。

整個2017年,回收基金只發放了七千萬元。

環境部不是不願意發錢,是基金沒錢了。政策的制定者們沒有想到,中國攢了這麼多廢舊電器。

基金的設計者們估算,每年家電銷售量差不多是3億臺,報廢量在3000~4000萬臺。實際運營中,家電銷量確實穩定在了3億臺,但企業處理報廢電器量卻接連上漲,2015年達到7500萬臺。

按照3億臺銷量,基金大約可以從家電企業徵收28億元,但是另一頭,支出一直在猛增。2015年,基金支出達到了54億元。

基金的虧空,就是那時埋下的。

聽到國家補貼虧空,樸石的第一反應也是:是不是其中有腐敗。

2017年,被拖欠欠款最多的中再生曾經舉報過環保部的分管人員,經過調查,沒有發現什麼問題。

回收基金相對透明,無論是向家電企業收錢,還是向環保企業發錢,都有公開的國家標準。

今天的問題,一方面是基金的頂層設計確實沒有做好,但更重要的原因是,過去幾十年,我們欠了太多的環保債。

為歷史買單,是最貴的。

家電回收的陣地,正規軍不去佔領,土匪就會去佔領。

很多地方的無資質、無技術的小作坊已經抬頭,他們把回收電器有價值的部分拿走,剩下的用火燒掉,或者乾脆就扔掉,造成了巨大的二次汙染。

浙江省台州市路橋區曾經是中國最大的野拆基地,一部分人富起來了,土壤和水卻被毀了,房價都漲不上去。有關部門做了實驗,用4年時間花了上千萬,連20畝土地都沒修復好。

一些環保企業在走投無路之際,曾經看到了一線希望。他們接了大量ofo屍體處理的訂單,被無數人詬病的共享單車墳場,差點拯救一個公益性行業。

ofo的結局,大家也都看到了。

電器回收企業派去環保部催賬的工作人員發現要賬的人排成長隊,便想順便去ofo要個賬,結果發現那邊排隊的人多得多。

在北京的寒風中,他崩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