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溢價“賣身”失敗,這家中藥企業靠政府補助撐起盈利,還能走多遠?

因為盈利狀況連年下滑,疑似靠政府補助“輸血”,中藥企業佐力藥業受到市場關注。

12月18日,佐力藥業發佈公告稱,今年以來累計靠政府補助收入3662.74萬元。而今年前三季度,佐力藥業實現營業收入6.57億元,淨利潤為3602.34萬元。由此可以預計,佐力藥業今年獲得的政府補助,可能撐起其一半以上的淨利潤。

業內人士認為,政府補貼如果得到合理運用,那麼還是能夠提升上市公司造血能力,助力其長遠發展。問題是,佐力藥業具體將政府補助用在了何處,是否真的對自身能力有所提升?

1

業績依靠政府補助

公開資料顯示,佐力藥業成立於2000年,於2011年登陸創業板,目前主要從事藥用真菌系列產品、中藥飲片及中藥配方顆粒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核心產品包括國家中藥一類新藥烏靈膠囊及靈蓮花顆粒、靈澤片、百令片等,其中烏靈膠囊、靈蓮花顆粒屬於中藥保護品種。

事實上,政府補助近年來一直在佐力藥業業績中佔據著重要位置,

甚至其淨利潤也隨政府補助的波動而波動。

2015年至2018年,佐力藥業分別獲得政府補貼2750.8萬元、4387.07萬元、2018.48萬元、55.87萬元,同期淨利潤分別為9363.64萬元、8197.3萬元、5317.65萬元、2618.64萬元。

高溢价“卖身”失败,这家中药企业靠政府补助撑起盈利,还能走多远?

數據顯示,依靠政府“輸血”的佐力藥業,近年來業績一直處於承壓狀態。2015年至2018年,佐力藥業分別實現營業收入6.71億元、8.4億元、7.94億元、7.3億元;分別實現歸母淨利潤8477.3萬元、7202.04萬元、4514.03萬元、2075.18萬元。

高溢价“卖身”失败,这家中药企业靠政府补助撑起盈利,还能走多远?

隨著一大筆政府補助的到來,佐力藥業今年業績也迎來轉折。前三季度,佐力藥業實現營業收入6.57億元,同比增長24.27%;實現歸母淨利潤3869.72萬元,同比增長50.56%。

雖然政府補助拉昇了佐力藥業的業績,但問題在於,它是否能長久靠這種“輸血”運營下去?

某私募人士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如果上市公司合理運用政府補助,提升造血能力,那麼政府補助便沒有白費,短期內可以助力公司發展。但如果公司為了粉飾業績,甚至是為了規避帶帽和退市的風險,產生了長期依靠政府補助的想法,而不把心思用在如何提高自身營業能力上,長此以往會產生惡性循環。

此外,政府補助本身不一定具有可持續性。根據佐力藥業公告,其此次獲得的政府補助中,有3177.29萬元為安置殘疾人收到的增值稅即徵即退返還款,具有可持續性,剩餘的485.45萬元就不具有可持續性。

佐力藥業具體將政府補助用在了何處?是否提升了自身盈利能力?對此,《國際金融報》記者截至發稿時,尚未收到佐力藥業回覆。

2

“賣身”止於同業競爭

除政府補助外,增長受困的佐力藥業也曾尋求“外援”。

今年5月,佐力藥業實控人、控股股東俞有強和德清縣烏靈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擬轉讓1.13億股股份(佔總股本的18.6%)給華東醫藥。

上述交易一經公佈,就遭到市場質疑,許多業內人士直呼“看不懂”,甚至將這一收購案公認為“醫藥業未解之謎”。

讓業內人士直呼“看不懂”的,一方面是華東醫藥作為一家大型仿製藥企業,卻要收購一家中藥企業;另一方面是華東醫藥擬出9.38元/股的價格,而公佈交易的前一個交易日,佐力藥業股價僅為5.54元/股,華東醫藥相當於溢價70%收購。

最終,這起高溢價收購案因存在同業競爭而告終。華東醫藥銷售規模上億元的產品有7個,包括2個重磅級產品百令膠囊和卡博平,其中百令系列與佐力藥業的百令片之間存在同業競爭,雙方無法達成一致解決方案,最終導致收購失敗。

有分析人士表示,此次股權轉讓實質上就是佐力藥業銷售能力有限,主營產品增長遭遇瓶頸,不得不對外尋求幫助。

今年以來,醫藥行業監管更加嚴厲,以控制醫保費用支出為目的的政策不斷出臺,市場壓力加劇。盈利承壓,業績隨政府補助波動,又失去華東醫藥助力的佐力藥業,要如何在藥業這條佈滿荊棘的路走下去?

高溢价“卖身”失败,这家中药企业靠政府补助撑起盈利,还能走多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