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家倒牛奶 慈善家送咖啡


资本家倒牛奶 慈善家送咖啡



瑞幸咖啡又完成2亿美元的B轮融资,尽管它一直强调自己不缺钱。今年7月份A轮融资之后,他们说过账上还有20多亿人民币的现金。

创始人钱治亚曾表示:

要花10个亿来“教育市场”!

教育的方式,就是免费送咖啡。不过,钱总可能没想到,市场上的差生太多了,老得补课。

前不久,瑞幸咖啡在北京和上海悄然上调了免配送费的门槛,从原来的35元上涨至55元。瑞幸最贵的咖啡27元,就算买两杯也还得支付6元的配送费给顺丰快递。

不知道是不是教育得差不多了。

12月初,瑞幸的财务数据悄悄流出。大星看了一下,瑞幸咖啡今年前9个月开了1500家店,卖出去3670万杯咖啡,净亏损了8.57亿元。

数据曝光之后,瑞幸咖啡自己贴了一版截止圣诞节的数据。三个多月过去,瑞幸的门店已经变成2000家,卖出了8500万杯咖啡。

也就是说,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瑞幸卖出的咖啡比之前9个月的总和还多。在消费降级的寒冬,走出了一条陡峭的增长曲线。

钱治亚去年辞掉了神州优车COO,开始创业。她的前老板、神州优车董事长陆正耀是瑞幸咖啡的天使投资人和董事长。陆正耀说过:

“我现在去星巴克买咖啡时,心里都在替他们着急——钱总要卖咖啡,你们遇到对手了!”

星巴克的毛利率已经连续5年超过50%以上。不知道陆总为别人着急什么?

刚刚进入瑞幸咖啡董事会的愉悦资本刘二海说瑞幸是数据咖啡:

顾客看到的瑞幸App、进入的每一个店面、喝到的每一杯咖啡,都是基于海量数据计算的结果呈现。

大星还记得第一次进瑞幸,想点一杯咖啡解渴,服务员说必须先下载瑞幸的app才能点单。公元6世纪,地球人就在喝咖啡了,智能手机普及不过十年,不敢想象之前的1400多年,人们是怎么喝到咖啡的。

用瑞幸公布的财务数据计算,每卖出一杯咖啡公司收入10元,直接成本是22元。靠着这种大家尽管喝,能赚到钱算瑞幸输的精神。一直在中国获利丰厚的星巴克在今年遭遇到了负增长。

大星研究了一下瑞幸的新开店数据,除了2017年底刚成立时的快速扩张外,瑞幸的新开店数据有两个上升节点,一个是今年6月下旬开始,从单周10家左右暴涨至40家,另一个是10月初开始从单周50家暴涨到超过100家。

A轮融资是在7月,B轮融资启动是在11月,你说巧不巧?

许多中国创业公司都喜欢在融资前刷刷数据做高估值,比如校园贷红火的时候,很多公司都会把数据节点放在学生们放暑假之前。

毕竟,资本最喜欢数据了。

政治经济学一直有一个经典的课题:

万恶的资本家为何宁愿把牛奶倒进大海也不愿分给穷人?

万恶的资本家们没有料到,几百年后,终于有人把咖啡分给穷人了。

瑞幸咖啡的融资材料里说,公司准备在2019年上半年境外上市。靠巨额亏损立足的中国企业在美国上市速度越来越快,以往创立三年上市就是奇迹了,瑞幸的出现把时间压缩了一半。

今年6月,神州优车和瑞幸咖啡一起把总部搬到了厦门。厦门是个好地方,15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2200多家咖啡馆,每走25步就能遇到一家。

陆正耀说神州和瑞幸要在厦门大展拳脚,大星友情提示一下,数据显示,厦门人在咖啡馆最爱喝的饮料是:

红茶。

大星看了下,瑞幸B轮的机构还都是A轮的一些老面孔,大星问了一个机构朋友为什么不投瑞幸,他说:

“星巴克市销率3倍,瑞幸20倍,我为什么不直接买星巴克的股票?”

如果大家都去买星巴克的股票,谁来撑起祖国万众创业的大旗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