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是什麼改變了建築行業中進度的發展?

截止到7月16日,國家統計局公佈了上半年全國經濟運行情況,全國建築行業總產值94790億元,同比增長10.4%,建築行業的增長事態可謂是振奮人心,為建築企業打了一劑強心針。高手過招,剎那之間即可決定勝負。面對市場化競爭,各企業之間比拼的已經不是簡單的實力與深厚的背景,而是企業管理水平之間的較量,建築行業企業精細化管理升級已經迫在眉睫。

解析|是什麼改變了建築行業中進度的發展?

面對於大型建築集團企業,其精細化管理自然是工地的人、機、料、法、環,利用數字化管理理念,綜合運用BIM、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和智能設備等硬件信息技術,與施工生產過程相融合,對工程質量、安全等生產過程以及商務、技術等管理過程加以改造,得以實現的管理辦法。

在此篇文章中,我們將重點聚焦於BIM技術與進度的關係與發展,和其所帶來的影響等方面。我們現在處於粗放式工地管理辦法,因此,在傳統的施工進度方面存在著如下問題:

(1)進度計劃的制定依賴管理者的經驗,完成情況依靠人工記錄。現在建築行業普遍使用的技術是網絡計劃、Project、甘特圖等,如果更加進步可能會使用斑馬進度等,但是,他們共同的缺點就是非常的依賴個人經驗的影響,人的作用被拉大,因此,項目經理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決定著整個項目的成敗;不僅如此,在項目進行過程中,由於工程項目的複雜性,在工程進行中不可控風險有很多,有可能會使進度進展無法按照原定預期完成。因此制定初始項目進度計劃後,仍然需要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根據實際進展情況不斷對計劃進行動態調整,通過對進度的階段性計量,比較實際完成工程量與計劃進度之間的差異,及時發現信差和問題,並尋找相應措施,以應對各種實際情況的改變,保證按期完成工作,所以現在的進度計劃只能作為一種參考。

解析|是什麼改變了建築行業中進度的發展?

某公司進度計劃

(2)在進度實際展示過程中,市面上使用最多的就是CAD圖紙,事實上CAD圖與紙板畫圖類似,除了容易保存,容易修改的特點之外,都有著實際形象表達不直觀、無法檢測碰撞情況等情況。

解析|是什麼改變了建築行業中進度的發展?

某建築CAD圖

綜上所述,傳統的進度管理已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進度管理的進行。因此將產生BIM,而在基於BIM技術對施工進度管理,貫穿於從預控開始到最終過程。 BIM管理計劃與傳統管理計劃的優勢也將盡顯。

解析|是什麼改變了建築行業中進度的發展?

BIM模型圖

BIM以智能化決策支持為目的,打通數據之間的內在聯繫,建立數據歸集,整理,分析、展示的機制,使現場管理中產生的大量數據能夠及時為各個管控層級提供決策輔助支持,對管理過程進行預警和響應。同時,通過大數據的積累,分析和判斷,利用系統建立的內在工作機制,讓管理體系能自動產生預警和管理響應。

(1)項目基礎配置

通過項目現場管理信息系統項目的基礎模塊設置,將項目分區段和項目崗位,自動生產相對應的項目人員的工作內容庫表。首先可以選定某一項目總控計劃模板;其次,人員可以通過工地版權限分配崗位,並進行工作內容的設置。

(2)計劃自動生成

在項目總控計劃編制完成之後,系統將智能化以時間為單位,將項目自動劃分,劃分成為周計劃、月計劃等。並自動匹配項目人員工作內容,生成每個人員獨特的工作安排。

解析|是什麼改變了建築行業中進度的發展?

人員崗位分配

(3)工作安排與確認

在工作內容確定之後,工作人員可以使用APP端進行工作接收,並在完成工作之後,確認工作狀況,系統將對工作數據進行解讀,比對,上傳,實現人員自動績效管理。

(4)智能化判斷進度完成計劃並預警

系統會根據工作人員項目完成情況與項目設計的進度進行對比,併為項目管理人員提供短信、郵件等多種形式的預警。從而幫助項目管理人員實現動態化管理,輔助項目經理對後續項目進度進行調整;輔助進度計劃人員對修改後的計劃進行校驗;並提供施工人員一個更全面、直觀地項目瞭解進程。

解析|是什麼改變了建築行業中進度的發展?

報警頁面

(5)直觀化展示項目信息

隨著BIM技術的普及,部分進度計劃軟件開始結合BIM技術,在3D模型的基礎上,使用施工流水段切割模型構件,達到施工協同管理的目的。同時進度計劃與流水段,模型綁定,將模型的形成過程以動態的3D方式表現出來,形成4D模型。4D信息模型可以結合進度計劃對相關資源進行進度優化和檢測,並可支持工程項目施工過程可視化動態模擬和施工管理控制。

如今許多施工企業和軟件商正在積極探索BIM應用,但是由於智慧施工才剛剛起步,加之受軟件系統的制約,現階段智慧施工策劃只是在施工場地佈置,進度計劃編制,資源計劃編制和施工方案模擬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不過,相信不久的將來,BIM將再次掀起風潮。

最終解釋權歸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