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海军理论创立者——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

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被称为"海上的克劳塞维茨",他奠定了20世纪美国海军的战略理论,并对英国、德国和日本的海军发展也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今天,十方来和大家一起了解下"海权"这个概念的提出者——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

二十世纪海军理论创立者——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

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

1840年9月27日,马汉出生在纽约,他的父亲丹尼斯·哈特·马汉是西点军校最年轻的教授。1856年,马汉说服了父亲进入美国海军军官学校学习。1859年,马汉以班级第二名的成绩毕业并进入海军服役。

二十世纪海军理论创立者——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

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

1861年,服役于巴西舰队的马汉被晋升为海军上尉,并经历了南北战争。1885年,已经是上校的马汉进入新成立的海军军事学院执教,出任海战史和海军战略课程的讲师。他成功的使这所学院发展成为美国海军军官和海军理论专家研究海战史和海军理论的聚集地。

二十世纪海军理论创立者——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

南北战争中汉普顿海战

1890年,马汉将他在课堂上的教案汇编成《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一书,并在这本书提出了"海权"的概念,这本书一经出版变风靡全球,陆续被译成德语、法语、俄语、日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等各国语言,成为了当时最有影响力的畅销书。1892年,被任命为海军军事学院院长的马汉,又出版了续编——《海权对法国大革命和帝国的影响1793-1812》,确立了"海权论"的理论体系。

二十世纪海军理论创立者——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

《海权论》三部曲

1893年,马汉调任美国旗舰"芝加哥"号巡洋舰任舰长,并前往欧洲进行访问。1896年,临近退役的马汉再次回到海军军事学院担任院长。1898年,美西战争爆发,马汉被召回军队转为现役,成为海军战略委员会五名成员之一。1899年,马汉作为美国代表出席了第一次海牙和平会议。1902年,马汉成为美国海军历史学会主席。1906年,美国政府为表彰马汉的功绩,晋升他为非现役海军少将。

二十世纪海军理论创立者——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

美西战争导火索——缅因号被炸沉

退役后的马汉一直从事着海军战略书籍的写作,并创作了有关海军将领霍拉肖·纳尔逊和戴维·格拉斯哥·法拉格特的人物传记。他除了《海权论》前两部之外最出名的著作包括有《美国海权利益的现在与未来》、《海权与1812年战争的联系》以及《海军战略》,其中《海权与1812年战争的联系》就是《海权论》三部曲中的第三部。1914年12月1日,74岁的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在华盛顿海军医院逝世。

二十世纪海军理论创立者——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

美国服役200多年的宪法号风帆护卫舰

美国第二十六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是马汉理论的忠实拥簇者,任职期间,他经常就海军建设问题请教马汉,并积极的将马汉的主张付诸实施。马汉的建议和著作为美国海军的扩充以及舰队的发展做出了直接的贡献。同时,包括英国、德国和日本在内的其他国家海军部门也都是马汉理论的拥护者,他们大量采用马汉的理论与战略,在船艇建造方面也借鉴了很多马汉的理论。

二十世纪海军理论创立者——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

美国“大白舰队”

马汉著作的中心内容完全围绕着"海权论"这一观点。他认为"海权是统治世界的决定因素",而要能够控制海权,就必须具备6个方面的条件:地理位置、自然环境、领土、人口、民族素质和政府机制。他认为,舰队之间的对决要远远强于对海岸线和港口的防御,一个国家要想成为世界性强国,就需要具备在世界范围内发动海战的能力,同时马汉还强调了航线安全的重要性以及保持海外海军基地力量的必要性,从而促使美国在夏威夷、菲律宾和古巴建立了军事基地,并通过策动政变、独占开凿权等方式建立了美国对巴拿马运河的绝对控制权。

二十世纪海军理论创立者——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

巴拿马运河

马汉著作中复杂的语言方式使人们很难将其完全理解,但是这都不妨碍他的这些书籍成为历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海军战略理论。两次世界大战中主要强国的海军将领们都以马汉的著作作为教科书,而直到今天,马汉帮助美国建设的遍布世界的海上力量,仍然保障了这个国家世界性强国的地位。

二十世纪海军理论创立者——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

美国航母战斗群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