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受争议的《地球最后的夜晚》究竟是神作还是烂片?

我们都知道电影可以用来讲故事,甚至现代流行音乐也可以用来讲故事,所以这世界上有着不同的讲故事的形式。

在漫长的观影体验中,人们逐渐忘记了电影和戏剧的区别,电影和文学的区别,我们强调好莱坞古典电影叙事体系里的人物的圆满,强调剧情里的戏剧冲突,却忘记了电影本体是一个多么强大的媒介。

毕赣在帮我们认识它。

2018年的最后一天,铺天盖地的宣传让一部艺术片在商业上取得了堪称奇迹的预售,活在了风口浪尖。

《地球最后的夜晚》

饱受争议的《地球最后的夜晚》究竟是神作还是烂片?

《地球最后的夜晚》是一部关于梦的电影,尼采对造型艺术的形象比喻就是日神关于梦的艺术的描述,而电影这个媒介也恰好与弗洛伊德主义的盛行在同一年代。

这一切都让电影与梦联系到了一起。

最早对梦进行探究的电影是超现实主义的第一作《一条安达鲁狗》,在这部影片所表现的世界里,所有的人物与事件都是反逻辑的,但同时也是梦的逻辑,作为超现实主义和达达主义的关键人物,达利作为这部电影的主要创作者之一把现代主义里的无序与反叛贯穿其中。

但是这样的充满粗粝感的作品,具有着所有流派早期艺术作品的优点与缺点,《地球》相比《一条安达鲁狗》多了理性思考与整合的魅力,但同时也欠缺了一点时代所赋予的身份和意义。

首先先说一下形式问题,影片在形式上并非对毕赣前一部电影复刻,当然,所有创作者的作品都会深深打上自己的烙印,也有一说每个导演一生都在拍同一个电影,所以这些似曾相识的感觉来源于导演毕赣而非电影。

饱受争议的《地球最后的夜晚》究竟是神作还是烂片?

毕赣

在我们惯常的认识里梦是无序的,碎片化的,现实是规矩的,完整的。

《地球》则正好反过来,通过现代化的剪辑手段以记忆的姿态把现实打碎,影片的前半程,我们一直在零碎的片段中拼凑一个通俗故事;

当我们终于理好人物关系的时候,《地球最后的夜晚》几个大字伴随着男主看电影的行为赫然出现,好似一切才刚刚开始。

饱受争议的《地球最后的夜晚》究竟是神作还是烂片?

毕赣用纪实感最强的长镜头来描述一个梦幻的梦境,在这个长达40分钟的长镜头里,一切被安排的那么井然有序,而内容却那样的匪夷所思,又与现实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毕赣真切地把梦拍了出来,以真人的形式。

而上一个把梦完成的如此出色的导演,还是今敏,以动画的形式。

中途2d转3d的方法又多了点后现代艺术的味道,无论是观念主义还是行为艺术,都强调艺术与观众交互的过程,这种和观众共同完成的一种仪式让毕赣宣传时反复咏叹的沉浸感在观众这里更多了一层。

也只有毕赣会用几个小时来铺垫一场40分钟的盛大镜头。

关于电影这个充满诗意的名字,为电影带来了众多想要来感受诗意的观众,但是人们像是惯于被喂饭到嘴边的孩子没有细致入微的解释就忘记了去思考和理解,这不怪观众,只怪电影市场里太多直给简单的电影体验。

影片中间,男女主为逃避霸占女主的江湖大哥而进行了一段关于太空的讨论,称只能躲到太空去生活,才不会被找到,这点了片名的题。

饱受争议的《地球最后的夜晚》究竟是神作还是烂片?

地球和太空是两个相对的概念,在地球上,男主执着于寻找的动作,执着于万事万物的解释与成全,似乎只有逃到太空里这些忧愁烦恼才不复存在。

而夜晚又是大部分人做梦的时间,看完全片,我们会发现,在梦中,男主救赎了自己,也像是自己对现实周遭一切最后的执着。

从片名我们可以得知,这个梦也许就是男主在地球最后的夜晚,是梦过后,一切在太空从头开始。

为方便理解,我们先简单整理一下影片的叙事线,影片现实中男主寻找女主的部分是正序,参加葬礼,发现照片,找到女主小偷同伙,寻找陈慧娴,看望白猫妈妈,寻找陈慧娴丈夫,来到即将拆迁的歌厅以及看电影。

但是穿插在其中的回忆,导演为了表现记忆是混乱的,运用各种联想手段模糊了时间线,所以显得有些凌乱,但也是形散神不散。

包括与女主相遇,和女主偷情,女主怀孕,私奔被抓以及击杀女主男友。

在看望白猫妈的片段补叙了自己妈妈给自己吃蜂蜜的桥段和白猫的谋杀案。

接下来我想从梦境开始,分四个部分试图阐述一下,毕赣是如何把梦境和现实联系在一起的。

第一部分是孩子,洞穴通往黑暗,洞穴黑暗的尽头是鬼怪所在的地狱,也可能是女人的子宫。

所以在矿洞里,男主遇到了这个孩子,这个孩子既是他和女主未来得及生下的孩子也是他死掉的朋友白猫。

在讲述现实的镜头里,有一段男主车展买票的片段,他透过玻璃窗口看见了一个小男孩,桌子前面卧着一只白猫,他笑了一下,透过镜头我们只能看到孩子的背影,但是在梦境里我们看到了孩子的样子。

由于这么一个现实片段的记忆,孩子和白猫在梦里合为了一体。

饱受争议的《地球最后的夜晚》究竟是神作还是烂片?

同时男主的内心无论对死掉的朋友还是死掉的孩子都具有一种愧疚感,在梦里他想通过这个片段和二者进行一场和解。

孩子从胸口掏出的乒乓球拍上印着老鹰,而现实中白猫的胸口就有一副老鹰的纹身,乒乓球又是男主最想交给自己孩子的技能,由此也可以看出这是白猫与孩子的化身。

白猫和未出生的孩子都去了地狱,同时孩子也是在子宫里死去的,白猫也以孩子的身份在子宫中重生,这是男主对二人命运在梦里的美好寄托。

黑暗中孩子送男主离开的所骑的车子挂着羊头面具,三盏车灯像一个亡灵的使者的脸一般,营造出了地狱出逃的氛围。男孩停下车说了一句前方堵车,有点挤,所以前方是什么呢?

前方不就是人口膨胀的人间地球么?

到了第二部分,男主遇到了女主,还记得男主开车尾随女主时那段谈话么,女主明明说的是凯里话,但是男主说听口音不像是凯里人,所以在男主的梦里,女主说的是普通话夹杂着凯里话。

女主在梦中的名字叫凯珍,解释起来就是凯里的珍珠,这也是男主的想法。

要不是父亲的葬礼他说他一辈子都不会再回到凯里,在凯里他唯一觉得如珍珠一般珍贵的记忆,就只有和女主的情谊。

野柚子是两人绕不开的一个物件。

饱受争议的《地球最后的夜晚》究竟是神作还是烂片?

在男主看来野柚子就像是万能的许愿机,因为女主曾对他说,只要他找到野柚子,就可以实现他的一个愿望。

在梦里,女主以找到野柚子为契机来许愿离开她的男朋友,在现实里女主也希望自己可以离开男朋友和作为情人的男主私奔。

当女主吃着柚子看着枪声响起的电影的时候,她就早已想好要让男主枪杀她的男朋友了。

男主成为了她的野柚子。

两人打台球的时候,男主问女主不怕两个小混混在外面说她的风言风语么,女主告诉他人与人之间就是由误会组成的表示不在乎。

这里男主在梦中向自己解释了女主在白猫妈妈口中的和好几个男人搞在一起这样的刻板印象,一方面表达了女主洒脱的人生观,一方面也在侧面向自己暗示,女主没有那么不检点。

饱受争议的《地球最后的夜晚》究竟是神作还是烂片?

两人被困在台球厅里就如同生活里被困在凯里一样,她们都想着可以飞向太空,挣脱束缚,现实里她们被抓了回去,所以在梦里,男主让她们两个真的可以飞起来,轻而易举地就挣脱了牢笼。

飞下来之后,苹果这个意向出现了,伊甸园里,毒蛇诱惑夏娃吃下的禁果就是苹果。

所以苹果也有危险与爱情的意思。

在现实里也正是那一箱苹果,导致了一场关于白猫的谋杀和复仇路上偶遇的爱情。

饱受争议的《地球最后的夜晚》究竟是神作还是烂片?

梦境来到第三部分,象征男主妈妈的人出现了。这是男主心中的另一个心结,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梦境中男主妈妈的脸是张艾嘉扮演的白猫妈妈的脸。

这是由于在现实中寻找女主的过程中,男主讲述自己妈妈跟养蜂人出轨的事情的时候是跟白猫妈妈讲的。

再加上男主的妈妈在男主很早的时候就离开男主,留下的照片遭遇了火灾模糊不清,同时这里的火灾也暗示了现实里妈妈放火烧房子的情节。

饱受争议的《地球最后的夜晚》究竟是神作还是烂片?

所以在梦境里,他只能把自己的妈妈想象成别人的脸。现实里关于染什么颜色的头发的对话也加深了男主把自己的妈妈和白猫妈妈想象在一起的潜意识。

男主记得妈妈说过,火把可以把蜜蜂驱走,所以梦里的妈妈拿着火把驱赶着看似正常的人们,妈妈通过这种方式把人们的风言风语拒之身外。

火把也象征着热烈,彻底,革命的爱情,是义无反顾的也是愤怒的。

而梦里的妈妈去寻找的就是那个养蜂的男人,她对男主说生活太苦了只有养蜂人的蜂蜜可以让她感觉到甜,这就是她私奔的理由,这也是男主认为的她离开的理由。

把妈妈和养蜂人隔开的栅栏充满蜂巢般的六角形的洞,梦里妈妈用火把敲它,现实里妈妈把那个养蜂人的房间和蜂巢一并烧掉了。

男主掏出了手枪选择成全自己的妈妈,枪是权力的象征。

因为这是男主的梦境,所以所有的事物与人他都可以左右,只要掏出那把象征权力的手枪,男主就可以用自己的权力强迫养蜂人跟自己的妈妈走了。

饱受争议的《地球最后的夜晚》究竟是神作还是烂片?

他也认为妈妈并不是不牵挂自己,所以在他的梦境中,妈妈说的是她牵挂的人还太小了,会忘了她的。

临走的时候,男主说要打劫对他妈妈来说最重要的东西。于是妈妈把手腕上坏掉的手表给了他。

饱受争议的《地球最后的夜晚》究竟是神作还是烂片?

这对应了影片一开始讲述的爸爸临死前一直盯着的坏掉的钟表。

那钟表里放着男主妈妈小凤的照片。男主在这里也一厢情愿的认为,那坏掉的钟表也是对于自己妈妈最重要的东西。

与自己的妈妈告别之后,男主终于开始面对内心最深的伤痕,让悲伤尽情的宣泄出来,所以他悲伤到如妈妈口中所说的那样连苹果核都吃掉了。

饱受争议的《地球最后的夜晚》究竟是神作还是烂片?

第四部分的关键词是房子,当男主重新来找梦中的女主时,两人交换了礼物,这里通过女主之口解释了送表的含义,就是永远的意思。

但是送男主表的妈妈并没有永远陪在他的身边。

而女主送给男主的则是象征短暂但是美好的烟花。

女主说我们之间本来就是短暂,实际上这是男主在梦境中借女主之口说出来的,作为梦的主宰,他让所有人按照他的意思去讲话。

男主认为他和女主之间的关系是短暂而美好的。

饱受争议的《地球最后的夜晚》究竟是神作还是烂片?

女主提出要带男主去看一下房子,现实中女主看了绿皮书的小说,里面讲述了旋转的房子里最美好的爱情,男主受到女主的影响,也自然而然地认为那是美好的爱情。

关于男主受女主影响之深我们也可以从前半部分影片的很多细节可以看出,参加完葬礼男主靠在小凤餐厅抽烟的时候咬掉了香烟的头然后点燃,而男主第一次和女主产生交集的时候,女主也咬掉了香烟的头向他借火。

饱受争议的《地球最后的夜晚》究竟是神作还是烂片?

她们来到房子,女主说这里经常漏雨,还感叹怎么被烧成这样了,我们意识到,这房子既是被男主妈妈烧了的养蜂人的房子,也是男主和女主偷情所在的漏雨的废弃房子。

(这里也可以理解为现实里就是一个房子,但是我更倾向于后者,这样可以丰富梦的多义性)这两个房子共同的特点都是拥有真正爱情却不能在一起出轨的情人偷情的房子。

在梦境中,男主认可了妈妈的离开,认为妈妈是为了爱情离开的,就像他和女主之间的爱情一样。所以现实中的两个房子在他的梦里合二为一了。

那么,男主要怎么证明他和女主独一无二的最纯粹也最美好的爱情呢。那就是像绿皮书里讲的故事一样,在旋转的房子里接吻。

饱受争议的《地球最后的夜晚》究竟是神作还是烂片?

所以最后男主念出咒语,房子转了起来。镜头离开,我们发现烟花还在燃烧着,这就是梦境的魅力,它可以让一切短暂但美好的事物变成永恒。

你可以一直身在其中贪婪地吮吸,当然,这也是电影的魅力。

夜晚,是做梦的时间,冬至这一天是黑夜最长的一天,你可以在这一天做那个最长最美好的梦,所以在男主进入矿洞观察四周的时候日历本上写着的是冬至。

同样,男主遇到女主的那一天,女主说是夏至,也就是说从遇到女主的那一刻开始,白天越来越短,黑夜越来越长,对于人物的命运来说,在现实里,黑暗越来越多,在梦境中美好却越来越长。

火跟水是是影片绕不开的两个意向。

在《地球》里有两种爱情,一种像火一样,一种像水一样,男主妈妈跟情人的爱是火,烧了房子,烧了照片,火红的头发,最后轰轰烈烈地私奔离开。

男主和女主的爱情是水,怀柔,阴冷,克制,时常消失不见又无孔不入。

影片里当男主第一次说道开始迷恋危险的事物的时候,镜头第一次切到男主和女主偷情,他们在洗车房的车里,两边亮着一红一蓝的灯,就像警车的灯光一样,这样的灯光就如同拉响的警车一样充满危险。

满屏幕的水包裹着他们。

饱受争议的《地球最后的夜晚》究竟是神作还是烂片?

而男主在寻找女主的过程中去访问女主的小偷同伙,当同伙提到女主的时候,镜头反打过来,男主的身后背景是流淌的水,这背景就是人物内心的写照,也是他想到女主时必然出现的水的意象。

女主要男主杀自己的男朋友的时候,男主潜入水中,被水淹没,也正是象征爱情的水让他窒息让他感觉到冰冷的实体化力量。

除却梦境,影片的前半部分也并非毫无逻辑的碎片剪辑,而是运用了十分成熟的类型化的多线叙事的手段。

每一次男主进入回忆都有着预兆和铺垫。

比如前文提到的男主独白说喜欢危险的事物的时候第一次出现了他和女主偷情的画面。

男主在去找女主以陈慧娴之名嫁的那个丈夫住的地方而坐车的时候,他向上抓着车的把手的镜头进入的下一个镜头是回忆里他被吊在绳子上的画面,男主跟白猫妈聊天的时候插入交代了白猫死掉被弃尸矿洞的画面。

男主把枪对准女主男朋友的时候,下一个画面接的是一个洞的镜头,镜头拉远我们才发现这并不是开枪的镜头而是又从回忆里回到了现实寻找女主的路上。

诸如此类的联想剪辑比比皆是。

《地球》并不是长镜头的炫技,而是拥有严密内在逻辑并且试图将人类梦境完整理性地呈现出来的优秀作品。

饱受争议的《地球最后的夜晚》究竟是神作还是烂片?

至于它的表达,很多表现主义的艺术确实是以输出观点表达情绪为己任的,但是很多形式艺术更多的是为了呈现。

它更像是一个容器,在你看到并看懂了它的呈现之后,你看到了什么,它就是什么。

它可以是任何观点,任何情绪,或个人化的,或宗教式的,或是一场谋杀或是一段爱情,全凭你的理解。这也符合电影里对梦境的呈现。不确定性才是它的魅力所在。

就如同你中途带上的3d眼镜一样,你参与着创作的过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