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劉邦有能力駕馭群臣,還要大殺功臣?

為什麼劉邦有能力駕馭群臣,還要大殺功臣?

我們看史書的時候,有時候往往會有一個疑問,為什麼一個開國皇帝在大事未成之時,往往慧眼識英才,馭人有術,但在大業已成的情況下,就要屠戮功臣,難道事業成立之後,反而駕馭不了當初的那些英才了麼?

其實,一個成功的君主,是既要能夠毀滅舊秩序,也能建立新秩序的。

項羽毀滅了舊秩序,但是沒能建立新秩序。最終,被劉邦取代。 朝代更替的過程,需要兩種人:舊秩序的毀滅者和新秩序的建立者。 韓信、彭越、英布是前者。這樣的人,一方面在新秩序中很難找到合適的位置,一方面很容易顛覆新秩序。一代戰神,沒有敵手以後,如果不願主動隱退,基本死路一條。所以,劉邦、呂后除掉了他們。

為什麼劉邦有能力駕馭群臣,還要大殺功臣?

蕭何是規則的建立者。這樣的人,在新秩序中能夠找到自己的位置,但是他們既然能夠建立新秩序,就不難再次建立一個更新的秩序。不僅如此,對他們來說,君王不過是帶隊大哥,並不是神聖的天子。

皇帝輪流做,今天到了劉邦家。劉邦怎麼上去的,我們推舉上去的。

高祖為布衣時,何數以吏事護高祖。高祖為亭長,常左右之。高祖以吏繇咸陽,吏皆送奉錢三,何獨以五。

以蕭何的為人,與沛縣功臣集團的關係,應該不差。對沛縣功臣集團來說,劉邦和蕭何,都是可以接受的領袖人選。

為什麼劉邦有能力駕馭群臣,還要大殺功臣?

蕭何沒有接受領袖位置的原因,除了不願意和劉邦帶回的百十號亡命徒火併

諸郡縣皆多殺其長吏以應陳涉。沛令恐,欲以沛應涉。掾、主吏蕭何、曹參乃曰:“君為秦吏,今欲背之,率沛子弟,恐不聽。願君召諸亡在外者,可得數百人,因劫眾,眾不敢不聽。”乃令樊噲召劉季。劉季之眾已數十百人矣。

也是因為比較謹慎,不想給家族其他人惹禍

”父老乃率子弟共殺沛令,開城門迎劉季,欲以為沛令。劉季曰:“天下方擾,諸侯並起,今置將不善,壹敗塗地。吾非敢自愛,恐能薄,不能完父兄子弟。此大事,願更相推擇可者。”蕭、曹等皆文吏,自愛,恐事不就,後秦種族其家,儘讓劉季。諸父老皆曰:“平生所聞劉季諸珍怪,當貴,且卜筮之,莫如劉季最吉。”於是劉季數讓。眾莫敢為,乃立季為沛公。

劉邦成為大漢天子,蕭何如果不是相當於天使投資人,至少也是A輪融資的關鍵投資者。蕭何是劉邦集團僅次於劉邦的第二股東,是總經理。

為什麼劉邦有能力駕馭群臣,還要大殺功臣?

在這種情況下,劉邦會怎麼考慮蕭何的位置和潛在的作用?

對蕭何來說,他原先是秦朝體制內的人物,很熟悉秦朝的秩序,在秦朝秩序的基礎上,建立了西漢的秩序。 他如果有野心的話,有人望,有人脈,有經驗,重新建立一個新秩序,輕車熟路。新秩序說不定還能汲取舊秩序的教訓,搞得更完善。

劉邦完全有理由擔心:一旦自己駕崩,屍骨未寒,主少國疑,蕭何或主動或被動完全可能發揮餘熱,做出一些讓自己死不瞑目的事情。所以,在這種情況下,

蕭何有必要證明自己毫無野心,

漢十二年秋,黥布反,上自將擊之,數使使問相國何為。相國為上在軍,乃拊循勉力百姓,悉以所有佐軍,如陳豨時。客有說相國曰:“君滅族不久矣。夫君位為相國,功第一,可復加哉?然君初入關中,得百姓心,十餘年矣,皆附君,常復孳孳得民和。上所為數問君者,畏君傾動關中。今君胡不多買田地,賤貰貸以自汙?上心乃安。”於是相國從其計,上乃大說。

劉邦也有必要證明自己的絕對權力。

上大怒曰:“相國多受賈人財物,乃為請吾苑!”乃下相國廷尉,械繫之。數日,王衛尉侍,前問曰:“相國何大罪,陛下系之暴也?”上曰:“吾聞李斯相秦皇帝,有善歸主,有惡自與。今相國多受賈豎金而為民請吾苑,以自媚於民,故系治之。”高帝不懌。是日,使使持節赦出相國。

為什麼劉邦有能力駕馭群臣,還要大殺功臣?

那麼新秩序究竟需要的是什麼人呢?

維持一個朝代則只需要一種人:視權威為神靈,視規則為禁律的因循守舊者。

漢七年,長樂宮成,諸侯群臣皆朝十月。儀:先平明,謁者治禮,引以次入殿門,廷中陳車騎步卒衛宮,設兵張旗志。傳言“趨”。殿下郎中俠陛,陛數百人。功臣列侯諸將軍軍吏以次陳西方,東鄉;文官丞相以下陳東方,西鄉。大行設九賓,臚傳。於是皇帝輦出房,百官執職傳警,引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賀。自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肅敬。至禮畢,復置法酒。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壽。觴九行,謁者言“罷酒”。御史執法舉不如儀者輒引去。竟朝置酒,無敢讙譁失禮者。於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為皇帝之貴也。”乃拜叔孫通為太常,賜金五百斤。

叔孫通因進曰:“諸弟子儒生隨臣久矣,與臣共為儀,願陛下官之。”高帝悉以為郎。叔孫通出,皆以五百斤金賜諸生。諸生乃皆喜曰:“叔孫生誠聖人也,知當世之要務。”

所以,在一個王朝建立後,往往推崇體制,並提拔任用推崇體制的那些人,用這些體制去遏制那些跟著帝王一起成長起來的,不受帝王束縛,甚至一度被帝王十分仰仗的功臣勳貴和野心家。

為什麼劉邦有能力駕馭群臣,還要大殺功臣?

百無一用是書生,誰說的? 誠然書生既不能摧毀舊秩序,也不能建立新秩序,但是,沒有書生,劉邦就是劉季,沛縣的劉老三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