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材集團整合進行時:“中國神材”來了

在成立一年後,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建材集團)的整合有了更大動作。

去年8月,中國建築材料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建材集團)與中國中材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材集團)實施重組,組建中國建材集團。新巨頭的體量驚人。截至2016年底,中國建材集團擁有5644.6億元的總資產,其年度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分別達到2612.3億元、75.8億元,並且控股15家上市公司。

但新巨頭的業務紛繁複雜。雖然通過合併之後,中國建材集團擁有了世界第一的水泥產能、商品混凝土產能、石膏板產能、玻璃纖維產能、風電葉片產能,可集團旗下1600多家成員企業的數量意味著上述業務分散而存,內部整合迫切。

中國建材集團的誕生,標誌著中建材集團與中材集團完成了總部層面的合併。而市場對於集團企業在上市公司層面整合的猜測從未停止。今年4月份,中國銀河國際證券針對中國中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材股份,01893.HK)出具的一份研報便指出,該公司存在潛在的重組可能性,有助於價值的釋放。

終於,“中國神材”漸行漸近。9月8日晚間,承載中國建材集團核心業務的中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建材,03323.HK)、中材股份發佈了一則聯合公告,體量規模更大的中國建材將以換股吸收的方式合併中材股份,換股比例為每0.85股中國建材換取1股中材股份。合併完成後,中材股份將從港交所退市,股份將被註銷。

於是,繼此前的“中國神運”、“中國神電”之後,“中國神材”接棒成為國企改革的最新力作。

事實上,從中國建材與中材股份的業務分佈上看,“兩材”的整合存在必要性。

“兩材”業務及旗下上市公司梳理

中国建材集团整合进行时:“中国神材”来了

中國建材的主營業務包括水泥、混凝土銷售、輕質建材銷售、玻璃纖維與複合材料等,中材股份的主營業務則包含水泥、水泥工程技術裝備、新材料等。

在水泥領域,兩家公司的重疊性高,並且水泥業務均扮演著兩家公司的核心業務角色。

作為國內最大的水泥生產商,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國建材擁有4.09億噸的水泥產能。該公司的水泥業務收入佔比較高,今年1-6月份,中國建材實現水泥、混凝土業務收入共計438.43億元(人民幣,下同),佔該公司總營收的比例高達82%。

而中材股份則為國內第四大水泥生產商,擁有1.12億噸的總產能。在其所控股的A股上市公司中,祁連山(600720.SH)、天山股份(000877.SZ)、寧夏建材(600449.SH)便主營水泥、混凝土業務,另一家上市公司中材國際(600970.SH)則成為該公司水泥工程技術設備的平臺。今年1-6月份,中材股份實現水泥、水泥工程技術裝備業務收入共計203.85億元,佔該公司總營收的比例同樣為82%。

“兩材”重組最顯著的變化便是上述水泥領域的整合。在水泥行業整體產能利用率不高、產能持續增長的背景下,供給側改革的範圍已蔓延至水泥行業。來自行業的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水泥產量和熟料產量分別為24.03億噸、13.76億噸,產能利用率分別為62.74%、68%。可見,水泥行業去產能工作繁重。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份,中國水泥協會發布的《水泥行業去產能行動計劃(2017-2020)》指出,截至2020年,擬壓減熟料產能39270萬噸,提高熟料和水泥產能的利用率分別至80%、70%。因此,在整個行業推進供給側改革過程中,推動企業整合便成為一項重要舉措。

除了水泥業務層面,“兩材”在玻璃纖維、複合材料領域也存在著經營範圍的重合。

主營收入佔比較低的玻璃纖維及複合材料業務今年上半年為中國建材帶來7.44億元的營收,但實際上,中國建材玻璃纖維業務的絕大部分體量則由中國巨石(600176.SH)承擔,並實現獨立上市。今年1-6月份,中國巨石的玻璃纖維及製品業務實現收入39.97億元。

而中材股份的新材料業務則由玻璃纖維製品、複合材料構成。今年上半年,該公司新材料業務實現營業收入52.51億元。此外,中材股份旗下上市公司中材科技(002080.SZ)最大的主營業務則是特種纖維複合材料製品,今年上半年,該項業務實現營業收入達31.41億元。

“兩材”合併成“中國神材”後,中國建材集團旗下水泥、玻璃纖維、複合材料等業務的集中度明顯提升。且值得注意的是,由於中國建材集團業務鋪陳廣闊,經營領域眾多,相較於其他央企重組案例,中國建材集團內部整合的動作更是頻繁。

2016年9月7日,距離中國建材集團正式掛牌不到半個月的時間,該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洛陽玻璃(600876.SH、01108.HK)與凱盛科技(600552.SH)雙雙發佈停牌公告,預示著集團內部整合的開始。

率先披露重組進展的凱盛科技隨後公佈其重組標的資產為中建材浚鑫與安徽天柱綠色能源,這兩家企業的實際控制人均為中國建材集團,業務範圍為光伏電池組件、EPC與電站。不過,今年2月份,凱盛科技宣佈此次重組終止。

當凱盛科技宣佈重組失敗的次日,洛陽玻璃則順利公佈了重組預案並於8月份更新了前述方案。洛陽玻璃獲注中國建材集團旗下光伏玻璃資產,涉及合肥新能源、桐城新能源、宜興新能源三家標的企業,交易作價為7.74億元。

今年2月23日,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宋志平在首屆中國企業改革發展論壇上表示,中國建材和中材集團已經順利完成“無縫對接”,下一步要對旗下15家上市公司進行深度業務整合,目前正在做方案。

凱盛科技的重組失敗、洛陽玻璃的重組推進、“中國神材”的重組浮現,這些已經發生、正在發生的舉措則表明中國建材集團內部整合正當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